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萬傑

(明朝官員)

鎖定
羅萬傑(1613年-1680年),字貞卿,號庸庵,晚號龍山樵夫,諡文節先生,揭陽縣藍田都上陽(今豐順縣湯南隆煙永豐村)人,中國明朝官員、將領。 [1-2]  [4] 
羅萬傑於崇禎四年(1631年),中舉人。崇禎七年(1634年),登進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崇禎帝召對便殿,問以修煉儲備四事,羅萬傑侃侃而談,敷陳愷切,深中時艱。旋擢吏部主事,後轉驗封司員外郎、掌文選司郎中、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與林大欽、翁萬達、郭之奇、黃奇遇、許國佐、肖端蒙等齊名,世稱“潮州後七賢”。甲申之變,羅萬傑起兵勤王,後兵敗入山。結廬於埔陽之雙髻峯林棲谷,30年山居足跡不人城市,日與牧童樵夫為侶。永曆三十四年(1680年),羅萬傑去世。 [1-4] 
羅萬傑能詩文,詩風遒勁,格合三唐,體兼劉白。文則沖淡雍容,真摯樸實。著有《瞻六堂集》。 [4]  馮奉初謂其詩:“風神秀朗,不露憂忿焦殺之音,蓋身世滄桑之感,已消融於三十年貝葉經聲中矣。” [5] 
全    名
羅萬傑
貞卿
庸庵
諡    號
文節先生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揭陽縣藍田都上陽(今豐順縣湯南隆煙永豐村)
出生日期
1613年
逝世日期
1680年
主要作品
《瞻六堂詩》

羅萬傑人物簡介

羅萬傑,生於明朝萬曆四十一年(1613)。15歲為秀才,崇禎三年(1630)庚午科舉人,明崇禎七年甲戌科(1634)三甲二百名進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官名),兩奉旨赴江西、湖北策封吉、荊二藩王。數年後崇禎帝召對,問修、練、儲、備四事,侃侃陳述,深中時弊,帝甚賞識,擢為吏部清吏司主事,旋升員外郎。以為人正直不阿,吏部尚書破格推薦其主管清吏司,拒卻請託,力澄吏政。期間,協助吏部尚書鄭三俊整頓朝廷冗員,在任一年,以母喪歸鄉。
適地方荒歉,倡富户出糧平糶,並率先垂範,窮户獲救甚多。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破北京,清兵入關,明亡。其後,南明弘光、隆武、永曆三個政權先後建立,此時羅萬傑在鄉,盡出家資,約諸同志募兵勤王,與南明政權遙相呼應。
永曆三年(順治六年,公元1649),郭之奇上疏永曆帝擬收復福建,並建議由萬傑統軍,但正準備起兵時,形勢急轉直下,清軍急劇推進,潮州等處再次被攻陷。萬傑知事已不可為,乃遣散將士,痛哭入山,先後隱居藍田都隆煙寨之逸老庵,大埔縣坎廈之語石庵等處,布衣蔬食,與逸老相唱和,削跡不入城市30年。康熙初年,揭陽縣令奉命敦請其出山仕清,以詩婉謝,有“道人只合派峯頂,卧聽康衢擊壤聲”;“首陽亦屬周疆裏,敢道茹薇不是恩”之句。委婉地表達“忠臣不事二主”的意思,還希望清朝統治者要改善人民的生活。
羅萬傑卒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六月十二日,享年68歲。 [1] 

羅萬傑人物生平

羅萬傑字貞卿號庸庵,揭陽縣藍田都龍山上洋鄉(今豐順縣湯南鎮隆煙村)人。羅萬傑幼年聰敏過人,15歲為秀才,18歲中舉人,年少有才名。後人把他與揭陽辜朝薦、黃奇遇、郭之奇譽為“四俊”。
羅萬傑22歲時考中明朝崇禎七年甲戌科進士,初授吏部行人司“行人”,這個官職在京官中位雖卑下,但因凡是頒詔冊封,撫諭徵聘,都由行人司擔任,故此其聲望亦高。在職期間,曾兩次奉使封吉荊二藩,27歲時崇禎帝召對金鑾殿,問修練儲備四事,羅萬傑詳陳已見,切中時弊,升任吏部清吏司主事,他協助吏部尚書鄭三俊,整頓冗員,力澄銓政,因此觸犯權臣,僅任事一年,以母亡丁憂(守孝)歸裏。羅萬傑居家,適逢榕江洪水暴發,穀物無收,餓殍遍野,羅親自向知縣倡議賑濟災民,救活無數。
在羅萬傑歸家守孝期間,1644年清兵入關,崇禎帝自縊於煤山,北京淪陷,弘光帝立於南京,下詔徵封羅萬傑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他不願與掌權的馬士英阮大鋮等奸黨共事,辭不赴職。由於南明政權錯用“借虜平寇”之計,1646年丙戌,南京和福州小朝廷相繼淪亡。清將佟養甲李成棟率兵入粵,聲明誰先降者則為本縣縣官,豐順士弁吳六奇首先率眾到閩粵邊境迎降,並願為清兵響導,招撫各地土弁。在吳六奇的幫助下,清兵很快攻下粵東地區,到處燒殺搶掠,鎮壓反清武裝。羅萬傑與郭之奇、何士冢等結“陶社”,變賣家產,訓練鄉丁,意圖保全一方。
當年十二月,佟養甲攻佔廣州,廣東全部陷落,清軍以斧鉞爵祿威脅利誘明遺臣,要他們順應天時,輔佐新主,由於清兵的強大,土寇的騷擾,吳六奇的助敵,致使明遺臣的各種努力付之東流。羅萬傑見大勢已去,只好遣散兵卒,從此退隱閒居,以詩留別諸眷屬雲:“幾年塵土混衣冠,大澤棲遲夢已閒。破釜昔曾聞項籍,奪鐺今竊效陳摶。孤蹤冷比飛鴻爪,去志迅同落澗湍。從此黃岐峯頭月,清宵應各照團欒。”詩中表達了國亡家破的無奈心情。
羅萬傑在豐順湯南藍田隆煙寨築“逸老庵”,環植以叢桂修竹,前鑿池塘,後房為居室,他敝衣蔬食,以寄國亡家破之悲。有一年除夕,他與明度和尚在庵中守歲,賦詩云“殘年抱病隱園中,潦倒幾忘歲月窮。窗對木蘭花正白,爐添火初紅。天寒乍覺香消霧,夜靜頻驚磬逐風。閉户跏趺無俗語,辛盤聊與山僧同。”環境的惡劣,心境的悲涼,可見一斑。1648年戊子,清將李成棟反正為明,迎接明朝永曆皇帝歸肇慶,兩廣和湖南盡行光復,這一事實給明遺臣帶來一線光明,羅萬傑與郭之奇,李二何等明朝遺臣利用這大好時機,積極活動。因羅萬傑與吳六奇是姻親,親往吳氏行營,動員吳六奇反清復明。羅對吳説:“永曆回粵,人心復明。你不如仿效成棟將軍之義舉,留得萬世芳名。”吳六奇説:“羅公所言固是,但我是戴罪之身,不知能否容於諸臣”羅言勿慮,即上疏請準,仍任吳為掛印總兵,朝廷命羅萬傑掛帥,統領吳六奇、賴其肖等由大埔入永定攻打汀州;郝尚久由饒平入詔安攻打漳州,但吳六奇是個看風駛舵的傢伙,他只是口頭答應歸明,並無任何動作,為了自己的權勢地位,仍採取觀望態度。
1649己丑年,吳六奇大軍移駐大埔縣三河壩汀江、韓江和梅潭河在此匯合成韓江,是水路交通的樞紐,吳六奇又是關鍵人物。羅萬傑追蹤到三河繼續做吳的工作,誰知吳冥頑如故,反而協助清將耿繼茂攻打反正歸明的潮州總兵郝尚久,致使清兵屠殺了潮州十萬軍民。羅心灰意懶,遁入大埔湖寮雙髻山, 把大埔人羅明宇築在山中的別業(別墅)買來,改名為語石庵,有《語石庵即事》詩云:“ 梅依石壁留初月,竹近茅庵納晚風。”並於康熙五年(1666年)倡募擴建大埔盤湖庵,改名為“逃禪竹院”,與處士黃一淵比鄰結廬而居,題“逃禪竹院”,門聯雲“盤湖非舊仍嚴正,大石雖頑也點頭。”羅林棲谷汲,每日與樵夫牧童量雨課晴,完全不問世事,雖其子孫,亦拒絕來探,三十多年足跡不入城市。研習佛學,形同僧人,自言:“身丁世變,忠孝兩愧,學道無成,去當再來。”後來,有晚清大埔名士李谷生《題盤湖庵》詩云:“尋幽策杖入遙峯,來聽盤湖寺裏鍾。石號美人芳草處,龕供古佛彩霞封。逃禪舊住木陳子,避地同趨吏部公。今日登臨拜遺像,青松白鶴想高風。”
清朝坐穩江山後,採取懷柔政策,籠絡民心,下詔搜求明朝遺臣,許諾願意當官者仍可當官。縣令勸羅出山,羅作詩二首答之,詩曰:“竹馬迎來冬日温,條風遠拂隴頭村。首陽亦屬周疆裏,敢道食薇不是恩。”“一掃浮氛今已清,幾家雞犬月中行。道人只合孤峯頂,卧聽康衢擊壤聲。”委婉地表達“忠臣不事二主”的意思,還希望清朝統治者要改善人民的生活。
羅萬傑卒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六月十二日,享年68歲,葬於揭陽縣缶灶村。遺命墓碑不書名字,只題“龍山樵夫之墓”,有墓誌銘雲:“岐山之陽,榕水之旁。瘞玉佳城,遺蜕仙藏。高節峯峙,貞名流長。樵夫姓字,千載有光。”鄉人私諡為“文節先生”。其詩文集《瞻六堂存草》,由其曾孫羅廷祥於乾隆三十年出版面世,由沈德潛作序,稱其詩“不假藻繪,和平温雅。”

羅萬傑軼事典故

1. 仕途平坦,守正懷仁
羅萬傑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出生在這裏。羅萬傑少負才名,二十二歲那年(1634)考中崇禎甲戌科進士,二十四歲開始京官生涯。
羅萬傑考中進士後,開始時任專掌捧節奉使的行人司行人,這個職務在京官中地位雖然卑下,不過凡是朝廷中頒詔冊封、撫諭徵聘,都由行人司擔任,這一職務亦就顯得頗為重要,京官們也不敢輕視。羅萬傑在行人司時曾二次捧節奉使冊封江西、湖廣兩藩,均有可圈可點之處。
1640年,崇禎帝召對金鑾殿,問修煉儲備四事,羅萬傑針對當時的政局,詳陳己見,切中時弊,升任吏部清吏司主事。1642年,正當而立之年的羅萬傑又升為吏部員外郎,協助吏部尚書鄭三俊,整頓冗員,力澄銓政。
在京六年,羅萬傑關心民瘼,還樂於助人。他在吏部任職期間,家鄉揭陽縣令張明弼遭人忌恨,在考核時被列為下下級,面臨降級調離的處分。羅萬傑出於對張明弼為人的瞭解,於是向上司請求從輕降調。張明弼不清楚內情,一度誤會是在吏部任職的羅萬傑排擠他。羅萬傑也沒有做過多的解釋,直到後來真相大白,構陷張明弼的是揭陽縣的有關士紳,張明弼才明白自己錯怪了羅萬傑。
羅萬傑在京任職,官銜並不算大,但他對前來北京的同鄉卻竭盡照顧之職。邑人張宗昌兩次感染疫病,生命垂危,羅萬傑出資延請名醫,求尋良藥,請人護理,終於使這位同鄉轉危為安。另一位同鄉林一奇進京參加廷試,感染瘟疫病故,他的童僕因為害怕傳染,都不敢靠近主人的遺體。羅萬傑獲悉情況後,冒着酷熱,親自安排為林一奇殮棺治喪。
1643年春,羅萬傑得其母去世消息,去職歸裏守孝。丁憂時,適逢揭陽遭受大雨水災,糧食失收,米價騰貴,城鄉居民遭受大饑荒。面對此慘景,羅萬傑帶頭倡動,敦勸家鄉富户拿出囤積穀物,平價出賣給百姓,自己還親自到福建等地採購米糧來分發給百姓。這一做法救活了一大批民眾。 [2] 
2. 社稷淪亡,隱居佛門
明崇禎十六年(1643),剛過而立之年的羅萬傑接到家鄉母親去世的訃告,匆匆南歸丁憂。或許他未能料到,至此一別,他的人生道路發生了轉變。翌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陷京城,崇禎帝煤山自縊。隨後清兵入關建都北京,大明朝宣告淪亡。
此時,處於亂世變革中的羅萬傑,毅然選擇執明室的旗幟奮起抵抗,他與粵東名士郭之奇、何士冡等結“陶社”,變賣家產,訓練鄉丁,在豐順縣湯坑築金鼎寨準備抗擊清兵,意圖保全一方。清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清軍入粵,廣東陷落,羅萬傑見大勢已去,只好遣散兵卒,從此退隱閒居。隱居之際,他以詩留別親眷家屬雲:幾年塵土混衣冠,大澤棲遲夢已閒。破釜昔曾聞項籍,奪鐺今竊效陳摶。孤蹤冷比飛鴻爪,去志迅如落澗湍。從此黃岐峯頂月,清宵應各照團圞。
詩中表達了自己面對國破家亡的無奈心情,並試圖把注意力轉向自然山水,以獲得心靈的解脱。
關於羅萬傑的歸隱地,歷來都有爭論。學術界普遍認為,羅萬傑最初隱居於今豐順縣湯南鎮隆煙村。在清朝初年,羅萬傑回到祖輩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築起了逸老庵。逸老庵原是一座小寺廟,供奉着觀音大士,並有一位主持名叫明度上人。羅萬傑在逸老庵周圍種植桂竹,前鑿池塘,後為僧舍,他敝衣蔬食,以寄國亡家破之悲。在羅萬傑流傳的詩歌中有一首《除夕同明度上人逸老庵守歲》,其中寫道“殘年抱病隱園中,潦倒幾忘歲月窮……閉户跏趺少俗語,辛盤聊與山僧同”。可見,羅萬傑感亡國之痛後,以一種“出家”的方式表達對先朝的忠貞,心境之悲涼可見一斑。
羅萬傑隱居或者出家的時候,還是三十多歲的壯年,如果他不甘寂寞,只要順從新朝,應該是不愁獲得重用的。但是他心存明室,保持知識分子的節操,寧願守着寺院的青燈走完漫長的後半生。面對清廷地方官員勸説,他賦詩明志:“竹馬迎來冬日温,條風遠拂隴頭村。首陽亦屬周疆裏,敢道食薇不是恩。”作為一位現實主義者,羅萬傑明白明朝已經成為歷史,清朝的統治已經成了定局,他隱居逃禪,是為了臣子之節;選擇蒲團,不是為了某種信仰,而是為了平熨內心。 [2] 
3. 高風亮節,千載有光
清康熙元年(1662),羅萬傑離開逸老庵前往大埔縣湖寮雙髻峯,棲於語石庵,與黃一淵處士擴建盤湖庵,並重新命名為“逃禪竹院”,親題門聯“盤湖非舊仍嚴正,大石雖頑也點頭”。晚年羅萬傑結廬於揭陽黃岐山崇光巖,他與高衲談禪,與樵夫話雨;他有時荷鋤種植,有時詠詩見志。據説崇光巖原名松崗巖,羅萬傑將其改名,以明其崇敬崇禎帝、光復明朝之志。
羅萬傑歸隱二十幾年,雖一心向佛,但並非不問世事。現盤湖庵還保存有《盤湖庵創建佛殿並置僧田記略》(碑記),參與倡建人士有翰林大學士李士淳、清總兵吳六奇、大埔知縣陳其文、進士蕭翱材,落款為:賜進士第督察院右僉都御史羅萬傑薰沐拜撰。此外,晚年的羅萬傑為友人郭之奇撰寫了墓誌銘,應揭陽縣令張方聖之邀撰寫了《重建揭陽縣官署記》;撰寫了寓意深長的《祭孫戒庵文》,藉以説明自己在故國不保、迴天乏力之後隱居“出世”,遁跡於長林豐草之間的緣由。清末愛國政治家丁日昌曾賦詩對羅萬傑其人其事做了恰如其分的評價,詩曰:“逃名逃世並逃形,長向峯頭講佛經。捧檄未隨東郭去,移文懶向北山聽。黍離歌罷怨腸斷,鶴夢歸來戰血腥。幾疊詩箋數行淚,可勝遺恨滿新亭。”
清康熙十九年(1680)羅萬傑仙逝,享壽六十有八。其柩十年後才安葬,遺命題碑“明龍山樵夫之墓”,葬於揭陽黃岐山之龍湫潭。 [2] 

羅萬傑個人著作

文入《耆舊集》。著有《瞻六堂詩》上下集,今人梓行有《羅萬傑詩文集》,所作古遠淡宕,而藴秀傑之氣。看其《山中答邑令》七絕二首雲:“ 竹馬迎來冬日温,條風遠拂隴頭村。首陽亦屬周疆裏,敢道食薇不是恩。”其二雲:“一掃浮氛今已清,幾家雞犬月中行。道人只合孤峯頂,卧聽康衢擊壤聲。”清朝統入關後,羅萬傑誓不作貳臣,以此詩答邑令,自己雖然生活在清朝,但甘願隱居禪林,重德輕身,食薇飲露,高興時聽聽大道旁邊擊壤遊戲傳來的歌聲,倒也清心自在,樂在其中。
共詩文190篇,今已不存。
馮奉初則謂其詩:“風神秀朗,不露憂忿焦殺之音,蓋身世滄桑之感,已消融於三十年貝葉經聲中矣”。現代國學泰斗饒宗頤曾評論羅萬傑“所為詩歌,風格遒邁,鮮蹈江湖粗獷之氣,而皆心存故國,抱痛之深。”現從“豐順詩藝錄”抄出羅萬傑的“山居雜詩”八首:
萬山深處一閒人,手葺蓬茅老此身。
淡粥盈壺韭滿缽,家風不改舊時貧。
嵯峨石筍連雲栽,樵徑無人任野苔。
最愛東風明月色,夜深斜入竹扉來。
灌畦日暮荷鋤歸,滿目蓬蒿夕照微。
黃葉乍衝鳥語落,白雲時繞磬聲飛。
冷落柴扉晚不扃,暮煙遙映夕嵐青。
芒鞋轉入茅岡去,折得梅花插膽瓶。
半鈎斜月掛巖屏,香篆初殘睡正醒。
橫按一支無孔笛,峯頭吹與石人聽。
吟成半謁剔殘缸,突兀睡魔未肯降。
一爐香一炷,卧聽微雨打寒窗。
杖藜望入晚煙空,碧蒼苔指顧中。
短曲應隨拾慄老,長歌不數採芝翁。
欲沽村釀餉山樵,短樹槎牙漸掛瓢。
習慣念成孤寂癖,經旬不赴野人招。
清朝名臣、江蘇巡撫丁日昌的《百蘭山館古今體詩》集中,有《明吏部羅庸庵先生集題詞》七律詩五首,現選其二首,詩云:“百樹梅花撲鼻香,盤湖地是證禪場。拼將佳句消殘劫,賴有高風接首陽。故國雲深千里夢,空山秋老滿頭霜。至今陶社分題處,惹得幽人語正長。”“蓼莪賦罷又滄桑,尚有徵書拜文郎。身世俄悲田是海,朝廷猶説虎如狼。傳聞戎馬勞開府,涕泣貔貅散四方。留得樵衣掛茅壁,夜深殘月一痕涼。”充分理解羅萬傑不與新主合作的態度和立場。

羅萬傑人物評價

清詩人、內閣學士沈德潛題羅萬傑像曰:高風亮節。 [3] 
門人翁如麟為其撰寫墓銘:“岐山之陽,榕水之傍,瘞玉佳城,遺蜕仙藏,高節峯峙,貞名流長,樵夫姓字,千載有光。” [2] 
孫淑彥評價:“粵東地區的羅萬傑、郭之奇、謝元忭、賴其肖、辜朝薦、何士冡舉兵勤王,誓死與清軍對抗。雖然這些上馬作將軍的書生或疆場殉難,以身報國;或隱居山林,遁荒海外,但莫不忠義奮發,志節皎然。” [2] 

羅萬傑人物紀念

從清順治十年(1653)開始,羅萬傑曾在逸老庵隱居了九年。近年,在豐順湯南羅姓族人們的努力下,逸老庵這個隱居之地按照建築原貌重新修繕,這個佔地只有七百七十多平方米,歷經三百多年風雨滄桑的古建築重新煥發了青春,成為其族人和後輩瞻仰懷念這位先賢的重要場所。 [2] 
2002年9月,羅氏族人重修羅萬傑墓,於揭陽虎頭山竣工。揭陽學者孫淑彥書撰《明大中丞傳》及《重修碑記》,勒石於旁。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