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縴夫

(吳作人繪畫作品)

鎖定
《縴夫》是我國著名藝術家吳作人青年時代的一件重要代表作,創作於1933年,現收藏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創作《縴夫》時,吳作人先生年僅25歲,風華正茂,正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學習油畫。在這期間,他寫生和創作了大量高品質的油畫作品,《縴夫》就是其中最為著名、尺幅最為巨大的一幅。
中文名
縴夫
作    者
吳作人
創作年代
1933年
分    類
當代藝術
材    料
布面油彩
尺    寸
縱150cm,橫100cm
現收藏地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縴夫藝術賞析

《縴夫》表現的是縴夫在岸邊拉船的情景。佔據畫面主體的兩位縴夫赤裸着上身,揹負着纖繩,邁着堅實的腳步,拖動着貨船,奮力向前。為了使出最大的力量,他們拼盡全力,壓低自己的身體,幾乎與江面平行。畫面中江面上的貨船看上去似乎不是被縴夫們牽引,而是直接壓在他們的身體上。
縴夫們健碩的形體,負重的姿態,堅韌的表情以及畫面厚重的色彩,無一不展示着力與美的結合,抒發者一種崇高向上的精神和對勞動者的由衷敬意。
從畫面中兩個主要人物形象的呼應關係、動作、姿態、神情、色調處理等方面看,我們都不難看到吳作人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縴夫》的借鑑痕跡,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對吳作人《縴夫》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的認知。
某種程度上可以説,這件作品是20世紀早期致力於中國傳統藝術向現代轉型的藝術家們,所進行的“西學”的活化石,也是20世紀早期中國留學生在學習、引進、傳播外來畫種-油畫的先驅探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
《縴夫》細節圖

縴夫創作背景

《縴夫》的創作由來,十分有趣。畫面中兩個主要人物造型其實來源於一個人,他激發了吳作人的創作熱情。這個人是吳作人在皇家美術學院邂逅的一名俄羅斯人,吳作人一看到他就非常有感覺,並且自然而然的聯想起了一副世界名作,那就是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於是吳作人就請這位俄羅斯人給他做模特,着手創作他自己的《縴夫》。

縴夫藝術家簡介

吳作人(1908 -1997),安徽宣城涇縣人,生於江蘇蘇州。代表作品有《畫家齊白石》、《 展翅雲霄》、《藏原放牧》等。吳作人師從徐悲鴻先生 [1]  ,是繼徐悲鴻之後中國美術界的又一領軍人物。
1926年入蘇州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系,1927年就讀於上海藝術大學美術系,1928年相繼在上海南國藝術學院和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徐悲鴻畫室學習。1930年赴法,未就學,轉赴比利時布魯塞爾入皇家美術學院巴思天畫室。
1946年應徐悲鴻聘,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兼教務主任、繪畫科主任。1949年之後,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教務長、副院長、院長。1985年,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曾展出於2009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市政廳舉行長達96天的個展《吳作人:融匯東西回顧展》 [2] 

縴夫社會評價

《縴夫》和其他多件作品,共同構成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兩個比較重要的收藏專題系列,一個是留歐系列,留歐系列主要包括留法,留比利時;另外是以老院長徐悲鴻為核心,以徐悲鴻的藝術創作,教育教學活動為核心而建立起來的,徐悲鴻與其志同道合者在中國藝術由傳統向現代轉型歷史進程中的探索軌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