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縴夫

(以纖繩幫人拉船為生的人)

鎖定
“縴夫”是指那些專以纖繩幫人拉船為生的人。在古代船運是一種必不可少的運輸方式,煤、木材、農副產品和日用品全靠船隻運進運出,當船遇到險灘惡水或擱淺時,就必須靠很多人合力拉船,縴夫這個職業由此而生。
中文名
縴夫
讀    音
qiàn fū
定    義
拉縴為生的人
特    點
出賣體力

目錄

縴夫簡介

縴夫 縴夫
縴夫:qiàn fū
所謂“縴夫”,是指那些拉縴為生的人。當年,河上百舸爭流,煤、木材、農副產品和日用品全靠船隻運進運出,縴夫在那時就起着關鍵性的作用。他們屈着身子,揹着僵繩,步態一瘸一拐的往前邁。有許多縴夫拉縴的時候是不穿衣服的,暮春、夏季、初秋等温暖的時節多是光着身子,即使面對大姑娘也是泰然自若。

縴夫口號

縴夫除了拉縴之外,就是會喊一口沙啞的船工號子。號子有聲無字,“嗨,嗨喲喲,嗬嗨,拖呀,拖、拖拖拖……”每當逆水行船或遇上險灘惡水時,全靠縴夫合力拉縴,號子聲聲,空谷迴盪,是底層對生活的無奈與鬥爭。
寒冬臘月、滴水成冰的季節,船隻一旦擱了淺,這時你看岸邊一個個縴夫排列整齊地揹着僵繩,發出驚天動地的吆喝……那河風裹着冰雪陣陣狂舞,其境況是常人難以相象的,而縴夫則處之泰然,生活太苦,太殘酷 。
縴夫不穿衣服的原因
縴夫拉縴為什麼不穿衣服?
縴夫多是家境貧寒之士,如穿着衣服,汗浸鹽汲加上纖索的磨損,衣服能穿幾天?
拉縴時要頻繁下水,在時間上容不得寬衣解帶,即使有時間穿上衣服,也會因為浸泡在水中的衣服會給縴夫在水中前行時產生阻力,甚至浸泡在水中會與皮膚產生摩擦,導致皮膚磨損,容易受病菌感染髮炎。
最重要的是防病,如果穿着衣服,一會兒岸上,一會兒水裏,衣服在身上幹了濕,濕了幹,不僅不方便,而且容易得風濕關節炎之類的病,諸多不利原因,所以倒不如不穿衣服。

縴夫縴夫石

縴夫石是縴夫在江河邊生活勞動時,長年累月勞作而在堅硬的岩石上留下印跡。
長江邊的縴夫石主要有以下幾種:
1 縴夫腳印 縴夫在纖道上行走留下印跡的岩石。
2 纖繩印跡 拉船時留有纖繩磨損印跡的石頭。
3 栓船石 留有栓船印跡的石頭。
縴夫在船上還有很多忌諱,“青龍背上的人”,吉凶禍福觀念極強。在船上,碗不能叫“碗”,叫“蓮花”。蓮花是吉祥物,碗則有“裝滿(水)”的意思,船上人忌諱這個。筷子叫“豪竿”,豪竿就是篙,是撐船用的竹竿。姓陳的人得叫“老茵兒”,因為“陳”諧“沉”,那還了得!所以要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