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緣起咒

鎖定
緣起咒是起連接因緣作用的,這個緣起咒很重要,不管跟佛、佛法連接因緣也好,跟任何一個善因緣的連接,都是依靠緣起咒。 [1] 
中文名
緣起咒 法身偈 緣起偈 [1] 
起連接
因緣作用
宣    講
釋迦牟尼佛
緣起咒功德
一切善逝的法身

目錄

緣起咒簡介

釋迦牟尼佛所宣講的八萬四千法門都可包括在緣起咒的內容中,也可包括在名言的緣起和勝義的緣起當中。
因此緣起性空是佛陀教言中最主要的竅訣,是無死的甘露, 是能摧毀黑暗的一盞明燈,是斷除分別念和邪宗的鋭利寶劍, 是醫治煩惱痛苦的妙藥。 [1] 

緣起咒漢譯

諸法從因起
如來説其因
大沙門如實
亦説彼還滅
佛教經典經常引用的“緣起偈”,又叫“法身偈”(流行的漢譯先後有幾種,譯句出入略有不同,以下是對照梵文和巴利文之後的重譯)
此緣起偈在大乘佛教興起後更廣為流行。因其顯示了佛法核心的緣起解脱思想,被視作佛的法身體現,稱為“緣起咒”、“法身偈”,而寫於供養經書、像、塔等處。在密咒法中用緣起咒加持舌,能令所誦真言如實成就。 [1] 

緣起咒音譯

音譯圖 音譯圖
嗡 耶達兒 瑪黑 德抓巴瓦
黑 敦得堪 達塔嘎多 哈雅巴達
得堪匝友 呢若達
誒旺巴德 瑪哈 夏兒瑪納 所哈

緣起咒功德

緣起咒圖示 緣起咒圖示
緣起咒是一切善逝的法身,誰見緣起即見善逝。
哪怕是將它放在油柑子大的小塔當中,今生中也能生起梵天福德。
持誦一遍此咒能清淨一切罪業,平息,遣除一切違緣,
如果觀想任何事物而誦,相當於造佛像或佛塔。
若觀想任何供品而誦,則等於供養遍滿世間界的供品。
如果恆時念誦,則圓滿一切心願,任何損害也不能侵害,完整受持一切正法。
如果誦十萬遍,那麼將如願實現一切所求之事。在它的各種事業儀軌中也有宣説。
大圓滿系解脱咒中説這也是能獲得化生安住相續解脱的心咒。
總之,一切如來手印,猶如諸法的生命一般,功德不可思議。

緣起咒佛説四諦法

其初二句“諸法從因起,如來説其因”攝四諦的初二諦:法=苦諦、因=集諦
後二句“大沙門如實,亦説彼還滅”攝四諦後二諦:還滅=滅諦、如實説彼還滅=道諦
因此總攝無我、十二因緣中道等教法。
*佛教教義的根本,即痛苦(苦)、痛苦的原因(集)、消滅痛苦(滅)、消滅痛苦的方法(道),合稱“四諦”。

緣起咒見解脱義

【聞緣起偈見解脱義】
在北傳和南傳佛教的文獻中,都有舍利弗、目犍連聞偈悟道,皈依佛陀,成為佛陀的上首二大弟子——“如來雙勝”的記載。如南傳律藏犍度《大品》(Mahavagga)對此事的記述大致如下:
當僧伽已擴大到千人以上時,佛陀率領大比丘眾來到了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與頻毗沙羅王會面,並接受了國王供養的竹林精舍。當時在王舍城有散惹夷(Sasjaya)及其二百五十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也在其門下並且是會眾之首。他們二人約定,無論誰先得到“不死”,即解脱或涅槃,就應立即告訴另一個人。
一天,舍利弗遇到佛陀的大弟子、最初五比丘之一的馬勝(Assaji)尊者,被尊者行乞時安祥、莊嚴的神態所吸引,趨前請問。當得知尊者是大沙門喬答摩的弟子時,他十分渴切地想要了解佛陀的教法,因此請求尊者無論如何也要告訴他一些佛陀教義的心要。於是馬勝尊者便對舍利弗説了一個偈頌
“諸法從因起,如來説其因;大沙門如實,亦説彼還滅。”
舍利弗聽了這一偈頌後,當即證得清淨無垢法眼——“一切觀待因緣而生者,亦必觀待因緣而滅。”並對馬勝尊者説:“如果這就是(佛陀所説的)法,那麼你一定已經證得了往昔多無數劫所未曾見的一切苦的寂滅!”
舍利弗回去將此偈頌轉告了目犍連,目犍連也同樣當即證得了清淨無垢法眼。他們二人勸説其他二百五十弟子離開了散惹夷,一同去皈依佛陀,而散惹夷本人則拒絕接受勸告。當他們遠遠地向着竹林精舍走來時,佛陀預先告訴眾比丘説:“這兩個正在到來的人將成為我最殊勝的弟子。”(1)
這則故事,在諸多有關佛陀和弟子的傳記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因為從這裏體現出佛陀時代,人們在知見抉擇上的嚴肅不苟。這種抉擇是一種自我認知的過程,而決非僅靠某種權威或對權威的仰信。在知見上抉擇的過程,本身也是覺悟的過程,而覺悟不僅是知性上的,同時也是實踐意義上的解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