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線葉柴胡

鎖定
線葉柴胡為傘形科柴胡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3]  根部增粗,木質化、土黃色。葉近革質;表面黃綠色,背面綠白色,基生葉披針形,頂端漸尖,中部向下收縮成長葉柄;莖中部葉披針形,有時呈鐮刀狀彎曲,頂端急夾有硬尖頭,基部楔形,葉柄較短;復傘形花序多數,花小,黃色;果實深棕褐色,圓柱形,稜明顯; [7]  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4] 
線葉柴胡原產日本, [5]  現主要分佈在北半球的温帶、亞熱帶地區,中國部分地區有引種栽培。 [6]  線葉柴胡喜冷涼稍濕潤的氣候,較能耐早耐寒,忌高温和澇窪積冰,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腐殖上為佳。線葉柴胡主要用種子繁殖,分春播和秋播。 [7] 
線葉柴胡以乾燥根入藥,性微寒,味苦,具有和解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之功效; [3]  線葉柴胡的果膠多糖類成分具有抗潰瘍和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文名
線葉柴胡
拉丁學名
BupleurumfalcatumL.
別    名
三島柴胡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傘形目
傘形科
柴胡屬
三島柴胡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亞    科
芹亞科
阿米芹族
亞    族
葛縷子亞族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1] 
保護級別
(IUCN)2014年 ver 3.1——無危(LC) [2] 

線葉柴胡形態特徵

三島柴胡
三島柴胡(11張)
多年生草本,高15-80釐米。根細圓錐形,表面紅棕色,長可達14釐米,根頸部有殘留的叢生葉鞘,呈毛刷狀。單莖或2至數莖叢生;細圓,有縱槽紋,自下部三分之一處二歧式分枝,小枝向外開展,光滑。莖下部葉通常無柄,線形,長6-18釐米,寬8-10毫米,基部與頂端均狹窄,尖鋭,質地較硬,乳綠色,葉脈3-5,邊緣捲曲;莖上部葉較短。 [8-9] 
傘形花序多數,直徑1.5-2釐米;總苞通常缺乏或僅1片,鑽形,長2-3毫米;傘輻5-7,不等長,長1.5-3釐米;小傘形花序直徑約5毫米;小總苞片5,線狀披針形,頂端尖鋭,3脈,比果柄長,長約2.5毫米;花瓣黃色;花柄長約1毫米。果橢圓形,長約2毫米,寬約1毫米,果稜顯著,線形。 [8] 

線葉柴胡生長環境

線葉柴胡喜温暖、濕潤環境,較能耐寒、耐旱,但忌高温和澇窪積水。為一年生深根性植物,主根長可達20釐米以上。4-5月幼苗出土時,幼苗生長緩慢,7-8月生長加快,10月以後根重增加明顯,故此期為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種子容易萌發,但發芽率低,一般在40%左右。經層積或激素處理可提高到50-70%。發芽適温為18-20℃。隔年種子幾乎不發芽。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腐殖上為佳。 [2]  [4]  [6]  [7] 
三島柴胡 三島柴胡

線葉柴胡分佈範圍

線葉柴胡原產日本, [5]  現主要分佈在朝鮮、阿爾巴尼亞、安道爾、奧地利、比利時、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捷克、法國(法國大陸,科西嘉島)、德國、希臘(希臘大陸)、匈牙利、意大利(意大利大陸)、盧森堡、摩爾多瓦、黑山共和國、荷蘭、北馬其頓、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南歐俄羅斯,東歐俄羅斯,中歐俄羅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士、烏克蘭、英國(大不列顛)、瑞典等地。中國陝西、北京、成都等地有較大規模栽培。 [2]  [6] 

線葉柴胡繁殖方法

線葉柴胡主要用種子繁殖,分春播和秋播。 [7] 

線葉柴胡種子處理

播前用50℃的温水浸種16-20小時;隨後用少許草木灰拌種有利於提高出苗率。有條件的地方可將種子層積3-4個月也明顯提高出苗率,且出苗較整齊。

線葉柴胡播種方法

一般3-4月播種。條播,行距25-30釐米,播後稍加鎮壓,並覆細土0.5-1釐米,再覆些稻草以利保濕。一般播後25-35天即可出苗,每畝用種量1.5-2千克。 [4] 

線葉柴胡栽培技術

線葉柴胡選地整地

選擇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鬆的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原地種植。土質宜選壤土、砂壤土或偏砂性的輕黏土為佳。一般可種甘薯、小麥的地方或山坡初墾地均可種植。深翻20-30釐米,整地前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每畝4000-5000千克,配施少量磷鉀肥,整細耙平,作成寬1.2-1.5米高畦。 [4] 

線葉柴胡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出苗前後,雜草滋生,應及時除去覆蓋物並進行中耕除草,至少每隔10-15天進行一次。也可用除草劑除草,但應注意選擇具選擇性的除草劑如氟樂靈、蓋草能等,前者在播種前撒施土壤,後者在出苗後10-20天,選晴天以噴霧的方式全面噴灑,便可達到有效防除雜草的目的,即使有殘存的雜草,稍加人工除去即可。具體除草劑施用濃度,可參照説明書。中耕除草工作,對線葉柴胡生長及以後的產量極為重要,一般到8-9月間,苗直立後即可停止。 [4] 
間苗、補苗:可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去過密苗或弱苗,並保持株距8-10釐米為宜。若有缺株,則應及時補苗。 [4] 
追肥:一般於5月下旬,當苗長至4-6釐米高時,進行迫肥。肥種以有機肥為主,如一般肥力的土壤,每畝可追施腐熟堆肥3000千克,菜籽餅50千克,過磷酸鈣10千克。如用其它化肥,可以此為參考,但最好與有機肥配合施用。視生長情況於9月上旬可再追施1次,但此時肥種以磷鉀肥為主。 [4] 
摘心:一年生植株大部分、二年生植株全部於8-9月開始抽薹開花,除留種地外應及時摘蕾,以利地下根生長。具體操作時可用鐮刀割除。 [4] 
灌排:線葉柴胡較抗旱,但忌澇,故除苗期外,一般不必澆水。但雨後應及時排除積水。5月份適當乾旱有利於主根伸長。二年生植株管理基本上同一年生植株,只是一年生根秋冬不起挖,讓其自然越冬,待第二年出苗後,提早追肥,並注重摘心和病蟲害防治管理即可。 [4] 

線葉柴胡病蟲防治

線葉柴胡病害

根腐病:高温多雨季節易發生,尤以二年生植株遇積水時多發。防治方法:雨季及時排除積水;不宜重施氮肥;忌連作,最好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及時清除病株。 [4] 
根結線蟲病:6月始發,為害根部直至全株。防治方法:避免與花生或甘薯地輪作;用殺蟲劑進行土壤消毒後至少半月後播種。 [4] 

線葉柴胡蟲害

蚜蟲:花期為害嚴重。防治方法:發生期用800倍液樂果或魚藤精噴霧,7-10天1次,連噴2-3次。 [4] 

線葉柴胡主要價值

線葉柴胡乾燥的根可以入藥,性微寒,味苦,為日本漢方柴胡的主要來源,具解毒、解熱、鎮痛、疏肝解鬱,消炎及強壯等功效,在日本被廣泛用於感冒和肝炎的防治。線葉柴胡的果膠多糖類成分具有抗潰瘍和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3-4] 

線葉柴胡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4年 ver 3.1——無危(LC)。 [2] 
三島柴胡 三島柴胡
參考資料
  • 1.    Bupleurum falcatum L.  .theplantlist[引用日期2020-02-01]
  • 2.    Bupleurum falcatum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2-08]
  • 3.    李雲飛,楊迎春,姚玉玲,楊昊,郭芷均,李蓉芳,費甫華,向一兵,向莉,李念祖.海拔、播種期和播種量對三島柴胡生長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23,62(01):118-121.
  • 4.    楊全主編,中草藥栽培技術 A[M],延邊人民出版社,2003.05,54-55
  • 5.    鄭金貴主編,台灣現代農業科技[M],廈門大學出版社,2000.12,76
  • 6.    趙中振,肖培根,當代藥用植物典 2 第2版[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8.09,189
  • 7.    鄧友平等編著,市場緊缺中藥材種植技術[M],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4.09,31-32
  • 8.    線葉柴胡 Bupleurum angustissimum  .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5-12]
  • 9.    銀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