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經(拼音:jīng、jìng)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7]  ,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經”的本義指織物的縱線,與緯相對,轉指南北走向的路,後指地理學上的經度。此外經也是中醫術語,指人體血氣循環的主要通絡,又指女性有固定間隔時間的月經。“經”引申為準則、法則,又引申指被認為闡釋恆常不變準則的書,也作為某種專門著作的名稱。引申指動詞時,“經”指(用線)劃分、度量,由此引申為治理。後又引申為經過、經歷。用作動詞時,還可指用繩子自縊。
中文名
拼    音
jīng、jìng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XCAG [1] 
倉    頡
VMNOM [1] 
鄭    碼
ZXBI [1] 
筆    順
撇折、撇折、提、橫撇、點、橫、豎、橫
字    級
一級(編號:1350) [7] 
平水韻
下平聲九青(jīng),去聲二十五徑(jìng) [2] 
總筆畫
8(部首3,部首外5)
異體字
坕、経、𤔊、𤔕、𦀇
統一碼
基本區 U+7ECF [1] 
筆順編號
55154121
注音字母
ㄐㄧㄥ
造字法
形聲字、會意字
四角號碼
2711₂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經”的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經”的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3]
“經”字最早見於西周金文,作圖1,左部為“(mì)”,右部為“巠(jīng)”。郭沫若《金文從考》認為“經”的本字(初文)當是“巠”。在金文中,“巠”上部的三條曲線像紡織機上的“經線”,上下兩橫像織布時穿筘(kòu)時的棕框;下部是織機的腳架。用織布機織布時,縱線叫“經”,橫線叫“緯”。先設置經線,再用梭子牽引緯線,在經線之間往復穿行,使經線和緯線連續不斷交叉就稱為布帛。 [3]  [14]  [15] 
為使“經線”的詞義更為明確,所以又在“巠”左邊增加了表義部分“糸”,表示與織品有關的。戰國文字中齊文字“經”字或作“圖3”,右上部訛作“田”。楚文字或作“圖4”,從“巠”省;或作“圖6”,右旁類化。《説文解字》小篆基本沿襲金文,繁體“經”字是沿襲兩小篆字形發展而來的。“經”後來根據偏旁類推簡化作“經”。 [3]  [14] 
“經”就是紡織品上縱向的線。縱線叫“經”,橫線叫“緯”,經緯相編才成布匹,所以古書上常以“經緯”比喻條理秩序,《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意思是説禮制所定的關於君臣上下的法度,就像天地間的一切條理秩序一樣。引申為規劃治理,使之有條理。比如成語“經緯天地”或“經天緯地”,意思就是治理天下。
地面上的道路縱橫交錯,好像布匹上經線和緯線,所以古書十把南北方向的道路叫“經”,把東西方向的道路叫“緯”。後來地理學上的“經度”“緯度”也是從這裏引申出來的。地理學上的經線和緯線是為研究方便而假設的,其中南北走向穿過地球兩極的分度線叫“經線,東西走向而與赤道平行的分度線叫“緯線”。中醫學上把人體內縱行的起主幹作用的血脈叫“經”,把由經脈派生出去像網絡一樣遍佈全身的支脈叫“絡”。
織布時,緯線來回穿梭,經線常而不變,故“經”又指常道,常行不變的義理、法度,如天經地義。《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舉掛時網,動亂國經。”不合常理叫“不經”,如荒誕不經。《史記·孝武本紀》:“所忠視其不經,疑其妄書。”“經”與“常”一起合為雙音節副詞“經常”。
可以奉為典常、規範的書稱為“經”。上古時本來沒有“經書”一詞,由於儒家學説被封建統治者作為整個社會的指導思想和行為規範,因而儒家學派常用的六部古典文獻《詩》《書》《禮》《樂》《易》《春秋》就被稱為“六經”。漢武帝后,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正統,孔子被尊為聖人。在統治者的倡導下,儒家的著作成為經典,儒家的思想成為奉行而不能觸犯的社會道德規範。科舉考試,選拔人才,都以經書為主要內容,因此,形成了專門研究儒家經典的經學。因此,給圖書分類的“經史子集”四部當中,經部成為一大類,為治經服務。以解經為目的小學(文字、音韻、訓詁)方面的書,也被列入經部。但是,“經”並不是儒家經典的專名,比如,墨家弟子奉《墨子》為“墨經”;醫家奉《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和温病學的代表著作為“四部經典”;佛教的著作稱為“佛經”。另外,專門研究某一方面內容的、比較全面的著作亦冠名“經”,如《山海經》《水經》《茶經》。
因為“經”有“經常”的意思,所以女性的月經一月來一次,有經常的規律,故也稱之為“經”。
“經”由“縱行”直行”又引申出了經過、經歷的意義。成語“飽經風霜”比喻經受過很多艱難困苦。經歷一件事就聰明一點兒,就叫“經一事長一智”。親身經歷的體驗叫“經驗”,親手辦理過就叫“經手”,經手出賣就叫“經售、經銷”,經手管理叫“經管”。做事留心在意叫“經心”,反之就是“漫不經心”。
織布之前,要來回梳理紗線使成經,此為織之始,故“經”引申為度量、籌劃。《詩經·大雅·靈台》:“經始靈台,經之營之。”經始靈台,即建造靈台之始,為籌劃、設計;經之,來回度量;營之,圍繞四周測量。後“經”“營”合為一雙音詞“經營”,指籌劃、管理。“經”又引申為經紀、治理,如經天緯地、經商。《左傳·隱公十一年》:“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九年:“皇帝明德,經理宇內。”“經”“理”同義連用,今經理企業的負責人稱“經理”。“經濟”為“經國濟民”之省,李白《贈別舍人弟台卿之江南》:“令弟經濟士,謫居我何傷。”今經濟學所講之經濟“指社會物質生產和再生產的活動”,實為經國濟民之基礎。 [14]  [16-17]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jīng
名詞
(舊讀jìng)織物上縱向的紗或線(跟“緯”相對)
warp
《禮記·間傳》“禫而纖”漢·鄭玄注:“黑經白緯曰纖。”
南朝梁·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經稀疑杼澀,緯斷恨絲輕。”
經紗;經線
南北的方向或南北方向的道路。也泛指道路、途徑
《周禮·考工記·匠人》:“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
大戴禮記·易本命》:“凡地,東西為緯,南北為經。”

地理學上假定的通過地球南北極與赤道成直角的線,在本初子午線以東稱東經,以西的稱西經
longitude

經度
一種口圓頸細腹長的陶製酒具。也用作計酒的量詞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三:“陶人之為器,有酒經焉。”
清·周亮工《書影》卷四:“予過邵武之拿口,高主政年八十矣,饋餘一經酒,淡而有致。”

常道。指通行的義理、準則、法制
principle
《左傳·宣公十二年》:“昔歲入陳,今茲入鄭,民不罷勞,君無怨讟,政有經矣。”
《國語·周語下》:“國無經,何以出令?”
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二:“凡事有經有權,我們不好雜糅起來,使自己的思路絞線。”
天經地義
傳統的具有權威性的著作,也指宗教教義的根本性著作
classic
《荀子·勸學》:“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楊倞注:“經,謂《詩》《書》。”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説》:“聖哲彝訓曰經,述經敍理曰論。”
《西遊記》第四九回:“不知徒弟能來否,可得真經返故園?”
經典;經卷;經文;佛經;十三經
古代圖書四部分類(經、史、子、集)的第一類,主要指儒家經傳和小學(文學、音韻、訓詁)方面的著作


經部
指月經
menses;
menstruation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人一·婦人月水》:“女人之經,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後,或通或塞,其病也。”
行經;閉經;經血不調
中醫稱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幹
channel;
meridian
素問·陰陽別論》:“人有四經十二從。”
《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經脈;經絡
中國古地名。在今河北省鉅鹿縣東北

《後漢書·桓帝紀》:“立安平王得子經侯理為甘陵王。”
《水經注·漳水》:《水經注·漳水》:“漳水又歷經縣故城西。”

(Jīng)姓氏用字
數詞
古數名。十兆為經
《國語·楚語下》:“百姓、千品、萬官、億醜,非民經入垓數以奉之。”
《太平御覽》卷七五·引漢·應劭《風俗通》:“十億謂之兆,十兆謂之經,十經謂之垓。”
元·李冶《敬齋古今黈》卷一:“今算術大數曰億、兆、經、垓。 邵堯夫皇極數於億、兆之後即繼之為京。求之音義,經正為京耳。”
動詞
度量;籌劃
measure;
plan
《詩經·大雅·靈台》:“經始靈台,經之營之。”
《周禮·地官·遂人》:“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圖經田野,造縣鄙形體之法。”
《百喻經·三重樓喻》:“是時木匠,即便經地壘墼作樓。”

管理;治理
administer
《周禮·天官·大宰》:“一曰治典,以經邦國,以治官府,以紀萬民。”
《後漢書·竇武傳》:“臣惟膺等建忠抗節,志經王室。”
清·侯方域《謝安論》:“蓋安之為人,清衝有餘,而樸練不足,無以爭天下之先,而經天下之遠。”
經營;經商;經管;經濟
經過;經歷
pass;
go through
《管子·七法》:“不明於計數,而欲舉大事,猶無舟楫而欲經於水險也。”
《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今之燕必經趙,臣不可以行。”
《後漢書·南匈奴傳》:“九年,遣大司馬吳漢等擊之,經歲無功。”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趙子昂〈尚書集註序〉》:“《詩》、《書》、《禮》、《樂》、《春秋》,皆經孔子刪定筆削。”
柳青《銅牆鐵壁》第十章:“石得富經莊稼林裏的小路朝東門走去。”
經手;經年累月;身經百戰
承受;禁(jīn)受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一:“新鮮花巧的東西又多了不少,怎怪得錢不經花。”
巴金《家》三二:“珏,你不要去,你有‘喜’,經不起悲痛。”
經受
上吊
hang
《史記·田單列傳》:“(王蠋)遂經其頸於樹枝,自奮絕脰而死。”
唐·柳宗元《李赤傳》:“有間,婦人至,又與赤言。即取巾經其脰。”
清·魏源《聖武記》卷九:“射洪知縣張明彝自經死。”
自經
形容詞
持久不變的;正常
normal;
regular;
ordinary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語閎大不經。”
漢·揚雄《法言·吾子》:“事勝辭則伉,辭勝事則賦,事辭稱則經。”
三國·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經常;荒誕不經
副詞
表示動作變化達到的程度,相當於“曾經”“已經”
《南史·周山圖傳》:“義鄉縣長風廟神姓鄧,先經為縣令。”
《文明小史》第九回:“不料本城營官,早經得信,曉得這裏百姓不是好惹的。”
魯迅《》:“老栓走到家,店面早經收拾幹凈。”
jìng
動詞
織布之前,把紡好的紗或線密密地繃起來,來回梳整,使成為經(jīng)紗或經(jīng)線


經紗
名詞
通“徑”。小路
漢·王充《論衡·紀妖》:“(漢高皇帝)被酒,夜經澤中。” 劉盼遂集解:“經當依《史記》作‘徑’……徑本小道,而用為動詞。”
通“徑”。直徑

《墨子·備蛾傅》:“廣七寸,經尺一。”

形容詞
通“徑”。直

漢·王充《論衡·吉驗》:“母見其上若一匹練狀,經上天。”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8]  《漢語大字典》 [9]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九丁切(jīng)
織也。從糸巠聲。 [4] 

説文解字注

“織從絲也”注:從絲二字,依《太平御覽》卷八百二十六補。古謂橫直為衡從,《毛詩》雲“衡從其畝”,是也。字本不作縱,後人妄以代之。分別其音有容、足容之不同。《韓詩》作“橫由其畝”,其説曰“東西耕曰橫,南北耕曰由。”由即從也,何必讀如䡮乎。織之從絲謂之經,必先有經而後有緯,是故三綱五常、六藝謂之天地之常經。《大戴禮》曰:“南北曰經,東西曰緯。”抑許雲“絞,縊也。縊,經也。”縊死何言經死也?謂以繩直縣而死,從絲之義之引申也。平者、立者皆得謂之從,按獨言從絲者,蒙上文專言帛,以謂布之有從縷同也。
“從糸,巠聲”注:九丁切,十一部。 [10] 

廣韻

古靈切,平青見 ‖ 巠聲耕部(jīng)
經,常也。絞也。徑也。亦經緯。又姓,出何氏《姓苑》。古靈切。又音徑。四。
古定切,去徑見 ‖ 巠聲耕部(jìng)
經,經緯。又古靈切。 [11]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 經;部外筆畫:7
唐韻》《廣韻》古靈切。《集韻》《韻會》《正韻》堅靈切。音涇。《説文》:織也。《玉篇》:經緯以成繒帛也。《易·屯卦》:君子以經綸。疏:經,謂經緯。
又《易·頤卦》:拂經於丘。注:經猶義也。
又《書·酒誥》:經德秉哲。傳:能常德持智。《左傳·昭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注:經者,道之常。
又《詩·大雅》:經之營之。傳:經,度之也。
又《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注:經,謂為之裏。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注:經,法也。王謂之禮經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
又《禮·月令》:毋失經紀。注:謂天文進退度數。
又《禮·經解》疏:經解者,以其記六藝政敎之得失也。
又《左傳·昭二十五年》:為夫婦外內,以經二物。注:夫治外,婦治內,各治其物。
又《論語》: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何晏注:經,經死於溝瀆之中。《晉語》:雉經於新城廟。《釋名》:屈頸閉氣曰雉經。如雉之為也。
又《廣韻》古定切。音徑。經緯也。又織也。
又《離騷》王逸注:經,徑也。《釋名》:經,徑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
又《韻補》葉居良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閉門讀書史,清風窗户涼。日念子來遊,子豈知我情。別離未為久,辛苦多所經。情,音翔。
《五經文字》:作者,訛。 [5]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上:U+7ECF;下:U+7D93) 字形對比(上:U+7ECF;下:U+7D93)

書寫提示

“經”的筆順 “經”的筆順
“糹”窄“𢀖”寬,頂部“糹”高,底部“𢀖”略低。“糹”,第一㇜(撇折)的橫段在橫中線上側。“𢀖”,㇇(橫撇)從豎中線起筆,撇尖穿過田字格中心伸向“糹”側;“工”的末橫起筆於“糹”下。 [12]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十五青

開口呼
全清
古靈切
kieŋ
去聲
四十六徑

開口呼
全清
古定切/音徑
kieŋ
集韻
平聲
十五青

開口呼
全清
堅靈切
kiɛŋ
去聲
四十六徑

開口呼
全清
吉定切
kiɛŋ
禮部韻略


平聲





堅丁切



去聲





吉定切

增韻


平聲





堅丁切



去聲





吉定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庚青

齊齒呼

全清

kiəŋ

去聲
庚青

齊齒呼

全清

ki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庚青





雞英切



去聲
庚青





葉經去聲

洪武正韻

平聲
十八庚


全清
堅丁切
kiəŋ

去聲
十八敬


全清
吉定切
kiəŋ
分韻撮要

陰平
第七英影應益






(參考資料:漢典 [6]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k
ieŋ
先秦
王力系統
k
ieŋ
先秦
董同龢系統
k
ieŋ
先秦
周法高系統
k
先秦
李方桂系統
k
ing
西漢



東漢





ieng


i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ie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ieŋ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ieŋ
隋唐
高本漢系統

k
ieŋ
隋唐
王力系統

k
ieŋ
隋唐
董同龢系統

k
ieŋ
隋唐
周法高系統

k
iɛŋ
隋唐
李方桂系統

k
ieng
隋唐
陳新雄系統
k
ieŋ
(參考資料:漢典 [6]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ɕiŋ
55
陰平
未標註異讀原因
tɕiŋ
214
上聲
tɕiŋ
51
去聲
舊讀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ɕiŋ
213
陰平
未標註異讀原因
tɕiŋ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ɕiŋ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ɕin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ɕin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ɕin
212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ɕiŋ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tɕiŋ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tɕin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tɕiaŋ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tɕin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tɕiɛn
55
陰平
文讀
tɕiɒŋ
55
陰平
白讀
贛語
南昌
tɕin
42
陰平
文讀
tɕiaŋ
42
陰平
白讀
客家話
梅縣
kin
44
陰平
文讀
kaŋ
44
陰平
白讀
粵語
廣州
kɪŋ
53/55
陰平
文讀
kaŋ
53/55
陰平
白讀
粵語
陽江
kɪŋ
33
陰平
文讀
kaŋ
33
陰平
白讀
閩語(閩南片)
廈門
kɪŋ
55
陰平
文讀
kĩ
55
陰平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keŋ
33
陰平
文讀
kĩã
33
陰平
白讀
kẽ
33
陰平
白讀
閩語(閩東片)
福州
kiŋ
44
陰平
文讀
kiaŋ
44
陰平
白讀
閩語(閩北片)
建甌
keiŋ
54
平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3]  、漢典 [6]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0]
  • 2.    平水韻 九青 經  .搜韻[引用日期2020-04-10]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瀋陽: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130
  • 4.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853
  • 5.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888
  • 6.    經 漢典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0]
  • 7.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漢典[引用日期2024-04-04]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684-685;693
  • 9.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627-3629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5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2134
  • 11.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193;431
  • 1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70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52
  • 14.    駢宇騫,張文路編著.國人必知的2300個漢字常識[M].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09.07:413-414
  • 15.    蔣德平,金瑞著.漢字中的天文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12:140-144
  • 16.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903-904
  • 17.    丁義誠等主編.常用字音·形·義·用 第2分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01:223-22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