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糸(拼音:mì,sī),非通用漢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束絲。糸本義指“細絲”,又引申為細微。 [2] 
糸是漢字部首之一,序號:148 [3]  。糸用作左旁簡化為“糹”,通稱絞絲旁。用糸作意符的字大多與絲、織物和紡織有關,大致可分為4類:1.表示絲的類別及絲自身組成部分的名稱。如:線、綱、經、縷;2.與絲織品有關的名詞,如:紗、素、絹;3.與絲織品有關的動詞,如:約、絕、練;4.與顏色有關的詞,如:紅、綠、紫、緋、緇。 [4]  [12] 
中文名
拼    音
mì,sī
部    首
五    筆
XIU [5] 
倉    頡
VIF [5] 
鄭    碼
ZAAA [5] 
筆    順
撇折、撇折、點、豎鈎、點、點
平水韻
入聲十二錫(mì),上平四支(sī) [6] 
注音字母
ㄇㄧˋ,ㄙ
統一碼
基本區 U+7CF8 [5] 
四角碼
2290₃ [5] 
總筆畫數
6+0
造字法
象形字
字形結構
獨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字
𢆯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糸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圖1-5)像一束纏繞的絲,上下兩端的叉為絲頭。金文(圖6、7)字形與甲骨文相同。秦篆(圖9)字形變得符號化了,字形突出下面的絲頭。楷書字形則在秦篆基礎上,進一步把下面絲頭變成“小”字,成為“糸”。從甲骨文字形來看,“糸”最初之義是指細絲。由細絲引申為指微小。由於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將絲織品染出不同的色彩,織出不同的花紋,還可以根據人的禮制的規定,從服飾色彩上來區分人的職業、地位,因此與“糸”(糹)相關的部首中,集中了大批表示色彩的字,如紅、綠、紫、絳,等等。
“糸”與“絲”同義。指蠶絲。“糸”在字形上是一束絲,“絲”在字形上是兩束絲。《漢語大字典》説“絲”“糸”“”原是同一字,“幺”像一小束細絲形,與“糸”同形。後來字形、字義演化有別,成了不同的字。 [4]  [12-13]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例句
名詞
細絲。
《管子‧輕重丁》:“君以織籍籍於系。束為糸,籍糸撫織,再十倍其賈。”
表示長度的小數。相當於五根蠶絲並排的長度。
《説文‧糸部》“糸”南唐徐鍇系傳:“一蠶所吐為忽,十忽為絲。糸,五忽也。”
形容詞
微小。
《廣雅·釋詁四》:“糸,微也。”
-
連。
《廣隕·錫讀》:“糸,連也。”
-
幺。
《玉篇·糸部》:“糸,幺也。”
-
同“”。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字典》 [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莫狄切(mì)
細絲也。象束絲之形。凡糸之屬皆從糸。讀若覛。
𢆯,古文糸。
【註釋】徐鍇注:“一蠶所吐為忽,十忽為絲。糸,五忽也。” [8] 

説文解字注

細絲也。絲者,蠶所吐也。細者,微也,細絲曰糸。糸之言蔑也,蔑之言無也。
象束絲之形。此謂古文也,古文見下。小篆作糸,則有增益。
凡糸之屬皆從糸。讀若覛。莫狄切,十六部。 [9] 

廣韻

莫狄切,入錫明 ‖ 糸聲錫部(mì)
糸,細絲也。微也。連也。 [14]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 糸;康熙筆畫:6;部外筆畫:0
古文:𢆯
廣韻》:莫狄切,音覓。《説文》:細絲也。徐鍇曰:一蠶所吐為忽,十忽為絲。糸,五忽也。
又《博雅》:微也。《玉篇》:幺也。
又《集韻》:新茲切。絲或省作糸。 [10]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演示
“糸”字書寫演示 “糸”字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董同龢系統
m
iek
周法高系統
m
ek
李方桂系統
m
ik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m
iek
擬音/董同龢系統

m
iek
擬音/周法高系統

m
iɛk
擬音/李方桂系統

m
iek
擬音/陳新雄系統
m
iek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5-16]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二十三錫
開口呼
四等
次濁
莫狄切
miek
集韻
平聲
上平七之
開口呼
三等
次清
新茲切
sie
入聲
二十三錫
開口呼
四等
次濁
冥 (莫)狄切
mɛk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1]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2-23]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1129
  •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部首檢字表第14頁
  • 4.    左民安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插圖珍藏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103
  • 5.      .漢典[引用日期2020-08-20]
  • 6.    平水韻 十二錫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02-23]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6[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582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839
  • 9.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5卷[M].北京:中國書店,2010.12:2131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877
  • 11.    糸的音韻方言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2-23]
  • 12.    戴吾三著.漢字中的古代科技[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01:53-58
  • 13.    徐建中著.漢字國學 漢字裏的國學常識[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16.11:166
  • 14.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523
  • 15.    糸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05-19]
  • 16.    糸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05-1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