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紹興方言

鎖定
紹興方言,是指紹興境內的地方語言,紹興南山北海,俗謂“十里不同音”,城鄉語音差別很大。初到紹興聽人講話好似“聽歌“,滿耳的“越劇曲調”煞是好聽。
中文名
紹興方言
外文名
Shaoxing dialect
範    圍
紹興
拼    音
shào xìng fāng yán

紹興方言方言含義

“方言”一詞,在語源上由希臘文dla(聯繫)和legein(語言)二詞構成。英語作dia1ect.《韋氏大字典》釋dia1ect作:“為一羣人所使用的一種語言,它和另一羣人所使用的語言,在詞彙、語法或語音特點上具有區別。”《韋氏美國語新世界字典》釋作:“語言的地方特點的總和。”把這兩種韋氏字典的解釋合在一起,“方言”一詞的科學涵義,大概已經包羅盡致。
紹興方言 紹興方言
中國土地廣大,方言的地理差異懸殊,所以自古重視方言研究,漢應劭風俗通義序》説“周秦常以歲八月,遣輶軒之使,求異代方言”,輶軒是古代使用的一種輕便車輛,説明早在先秦,朝廷每年都定時派遣一批乘用輕車的方言使者,採訪各地方言。漢揚雄所撰《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十五卷(簡標《方言》),大概就是周秦以來的方言研究成果。
越諺作為一種方言,除了方言的一般意義以外,還有它的特殊價值。因為這種方言淵源古老,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另外,這種方言的發展過程也相當複雜,這個地區最早流行的方言是古代越語,早在史前,隨着越人的遷徙流散,這種方言就傳播到國內不少地區以及海外,包括日本等地。 紹興方言屬吳語系太湖片臨紹小片,在吳語系中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其方言語音有一整套全濁聲母,無舌尖後音;不分尖團,也不兒化;韻尾有n、但無辨字作用;聲調保留古四聲,各分陰陽;凡此形成紹興話發音響亮、清晰;吐字質樸、沉實;連讀和諧、協律;聲、韻、調排列嚴整等諸多特色。 紹興方言語音,讀書音和白話音差別大,而白話音中保留着不少中原古音。

紹興方言歷史研究

紹興境內南山北海,俗謂“十里不同音”,城鄉語音差別很大,即使是城裏口音,也因年齡、文化、經歷和受普通話影響,個別字音有些差異是勢所難免的了。初到紹興聽人講話好似“聽歌“,滿耳的“越劇曲調”煞是好聽。
紹興方言的研究歷史比較悠久。清代,主要有康熙年間毛奇齡越語肯綮錄》、乾隆年間茹敦和《越言釋》和光緒年間範寅《越諺》,其中尤以《越諺》為“分類考釋派”代表作。此外,當時紹興方誌也已記錄一些紹興方言詞語。以現代語言學方法表述紹興方言,始於20年代末趙元任編撰的《現代吳語研究》。該書記錄了紹興縣、諸暨縣王家井、嵊縣太平、崇仁4個點的語音材料、少量詞語和語法例句。1959年,王福堂發表《紹興話記音》,比較系統地介紹紹興縣東頭埭土語的語音和一些特殊的語法現象。浙江省部分高等院校對紹興地區方言作過幾次普查,成果匯於《浙江方言分區》、《浙江方言詞》以及紹興市民間文學集成辦公室編的《紹興市諺語卷》。其後,錢乃榮對《現代吳語研究》中幾個點進行跟蹤調查,並補充嵊縣城關鎮、諸暨城關鎮的方言材料,著成《當代吳語研究》。此外,尚有若干零星研究論文,如錢曾怡《嵊縣長樂話語法三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