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納賂

鎖定
納賂,漢語詞彙,拼音nà lù,釋義行賄。受賄。出自《國語·晉語九》。
中文名
納賂
出    處
《國語·晉語九》
拼    音
nà lù
意    思
行賄,受賄
注    音
ㄣㄚˋ ㄌㄨˋ

目錄

納賂解釋

1、行賄。
2、受賄。

納賂出處

資治通鑑·唐中宗神龍二年》:“崇長緇衣,使遊走權門,借勢納賂。”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慶曆八年,有言博士以美諡加於人,以利濡潤,有同納賂。” [1] 
《國語·晉語九》:“梗陽 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於魏獻子,獻子將許之。”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六回:“歸父領命,齎重賂至晉,聞屠岸賈復以諛佞得寵於景公,官拜司寇。乃納賂於岸賈,告以主君欲逐三家之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