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納瓦拉王國

鎖定
納瓦拉王國(西班牙語:Reino de Navarra,巴斯克語:Nafarroako Erresuma,法語:Royaume de Navarre),原名潘普洛納王國,是一個控制比利牛斯山脈大西洋沿岸土地的歐洲王國。納瓦拉王國成立時,當地的巴斯克地區領導人伊尼戈阿里斯塔加冕為潘普洛納國王,並領導了反抗法蘭克區域政權的鬥爭。 南部的王國在1513年被卡斯蒂利亞征服,從而成為西班牙王國的一部分。北部部分保持獨立的王國,但它在1589年與法國亨利四世聯盟,1620年被併入法國。
中文名
納瓦拉王國
外文名
The kingdom of Navarra
簡    稱
納瓦拉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潘普洛納
官方語言
巴斯克語拉丁語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政體
主要宗教
天主教

目錄

納瓦拉王國國號

納瓦拉王國一作那瓦爾王國。中世紀伊比利亞半島北部基督教王國。

納瓦拉王國歷史

公元8世紀,比利牛斯山西部潘普洛納地區的巴斯克人曾成功抵抗阿拉伯人進攻和法蘭克人統治。824年,一位巴斯克人首領伊尼戈·阿里斯塔(Inigo Arista,?—851)在潘普洛納稱王建國,又稱潘普洛納王國。
桑喬一世在位時(905—926),與萊昂王國聯合,打敗阿拉伯人,領土擴大到里奧哈地區,成為基督教強國之一。後屢受科爾多瓦哈里發國侵襲,被迫稱臣。
1000—1035年桑喬三世統治時,合併北部基督教諸國,勢力鼎盛。他死後諸子分國,長子加西亞·桑切斯三世獲納瓦拉。
1076年桑喬四世被暗殺,國土被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兩國瓜分,王位轉歸阿拉貢王室。
1134年阿拉貢國王阿方索一世死後,重又分出,此後王號改為“納瓦拉國王”。
1234年起王位先後由法國香檳伯爵(1234—1305)、法國國王(1305—1328)和法國的埃夫勒(Evreux)家族(1328—1425)領有。
查理二世(惡人)在位時(1349—1387),積極參加英法百年戰爭。
1425年王位又為阿拉貢國王胡安二世兼領。
1479年和1484年通過聯姻先後成為法國富瓦家族和阿爾佈雷家族領地。
1512年南部(上納瓦拉)為阿拉貢國王費爾南多二世併入西班牙。
1548年讓娜(阿爾佈雷的)與法國波旁家族的查理結婚。
1589年其後裔亨利(納瓦拉的)成為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後,下納瓦拉併入法國。 [1] 
參考資料
  • 1.    王覺非 主編.歐洲歷史大辭典·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納瓦拉王國”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