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苕

鎖定
紅苕 (學名:Ipomoea batatas (L.) Poir.),旋花科虎掌藤屬植物,又名紅薯番薯、蕃薯、山芋、地瓜、紅苕、線苕、金薯、紫薯、甜薯、朱薯、玉枕薯等。紅苕是旋花科甘薯屬能形成塊根的栽培種,常見的多年生雙子葉植物,草本,其蔓細長,莖匍匐地面。 塊根, 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皮色發白或發紅,肉大多為黃白色,除供食用外,還可以製糖和制酒精。
中文名
紅苕
拉丁學名
Ipomoea batatas (L.) Poir.
別    名
紅薯
山芋
田薯
地蘿蔔
紫薯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管狀花目
亞    目
茄目
旋花科
亞    科
旋花亞科
番薯族
番薯屬
分佈區域
亞洲、歐洲、美洲、中國各地都有種植

紅苕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塊根,塊根的形狀、皮色和肉色因品種或土壤不同而異。莖平卧或上升,偶有纏繞,多分枝,圓柱形或具稜,綠或紫色,被疏柔毛或無毛,莖節易生不定根。葉片形狀、顏色常因品種不同而異,也有時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葉形,通常為寬卵形,長4-13釐米,寬3-13釐米,全緣或3-5(-7)裂,裂片寬卵形、三角狀卵形或線狀披針形,葉片基部心形或近於平截,頂端漸尖,兩面被疏柔毛或近於無毛,葉色有濃綠、黃綠、紫綠等,頂葉的顏色為品種的特徵之一;葉柄長短不一,長2.5-20釐米,被疏柔毛或無毛。聚傘花序腋生,有1-3-7朵花聚集成傘形,花序梗長2-10.5釐米,稍粗壯,無毛或有時被疏柔毛;苞片小,披針形,長2-4毫米,頂端芒尖或驟尖,早落;花梗長2-10毫米;萼片長圓形或橢圓形,不等長,外萼片長7-10毫米,內萼片長8-11毫米,頂端驟然成芒尖狀,無毛或疏生緣毛;花冠粉紅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鍾狀或漏斗狀,長3-4釐米,外面無毛;雄蕊及花柱內藏,花絲基部被毛;子房2-4室,被毛或有時無毛。開花習性隨品種和生長條件而不同,有的品種容易開花,有的品種在氣候乾旱時會開花,在氣温高、日照短的地區常見開花,温度較低的地區很少開花。蒴果卵形或扁圓形,有假隔膜分為4室。種子1-4粒,通常2粒,無毛。由於番薯屬於異花授粉,自花授粉常不結實,所以有時只見開花不見結果。
番薯原產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羣島,現已廣泛栽培在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主產於北緯40°以南),但在一些較北的地區如黑龍江省也已栽種成功。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普遍栽培。
番薯是一種高產而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與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關係密切。塊根除作主糧外,也是食品加工、澱粉和酒精製造工業的重要原料,根、莖、葉又是優良的飼料。

紅苕地理分佈

紅苕原產秘魯、墨西哥,由於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才把它傳播開來,中國是世界上種植紅苕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國家,主要分佈在黃淮平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及東南沿海一帶,其中以山東、四川、河南、廣東、江蘇、安徽較多。紅苕的種植面積有逐漸縮小的趨勢,而菲律賓卻在發展酒精工業上將紅苕作為能源,種植面積有所增加。

紅苕生長習性

紅苕適合在山地、沙地、旱地、水田等多種土壤栽培,抗逆能力強,主要表現在抗旱耐瘠、耐酸、耐鹼、抗風、蟲害少等方面,具有高產穩收的優點。

紅苕營養價值

紅苕是維生素A的主要植物來源之一。一碗225g的熟紅苕可提供1155kJ熱量,蛋白質15g,碳水化合物29.5g,鈣18mg,磷20mg,鐵0.4mg,胡蘿蔔素30mg,維生素B1 0.12mg,維生素B2 0.04mg,維生素C 30mg。其食用方法較為廣泛:可生啖,可蒸可煮,可煨可作粥,可切可曬乾,可磨粉,可熬糖釀酒。葉可作蔬菜,皮與根可養豬、牛、兔等家畜。據最新研究表明:紅苕還具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及防癌的功能。
紅苕葉(含葉柄)已登上了百姓的餐桌,甚至擺在了酒店、餐館的桌面上,這不僅因其外觀嫩綠,使人們見了胃口大開,而且營養十分豐富。它同時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A、B、C和鐵、鈣等有益成分。據研究測試,紅苕莖頂端15cm的鮮莖葉,蛋白質含量為2.7%,每100g含胡蘿蔔素5580國際單位,維生素B0.35mg,維生素C4.1mg,鐵3.9mg,鈣74.4mg,其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B的含量均比蕹菜、綠莧菜、萵苣、芥菜葉等高。維生素C的含量也高於綠莧菜和萵苣,特別是胡蘿蔔素含量高於胡蘿蔔3.8倍。亞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將紅苕葉列為夏季高營養蔬菜之一,並譽其為“蔬菜皇后”。
研究發現,紅苕葉還具有食療保健功能,對補氣療虛、健脾益胃都有一定療效,常吃有預防便秘、保護視力的作用,還有保持皮膚細膩、延緩衰老的美容功效。同時,紅苕葉還可防止心血管脂肪沉積、促進膽固醇排泄,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另外,紅苕葉因具有病蟲害少不易受農藥污染的特點,醫學界已將其列入無污染的抗癌蔬菜之一,營養學家稱它是蔬菜中的“長壽食品”。
紅苕葉被視為“健康食品”,在國際市場上十分走俏。香港已流行用紅苕葉製作宴席上的名菜,頗受消費者的喜愛,菜市上已出現每kg紅苕葉價格超過100港元的現象,且經常脱銷。用紅苕葉加工成的脱水菜、鹽漬菜等,還暢銷日本、歐美、東南亞等市場。日本、美國等國家已把紅苕和紅苕尖列為“長壽食品”、“航天食品”。鑑於紅苕尖具有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降低血糖等諸多作用,尤其在有效預防動脈硬化、各類腫瘤、防止細胞癌變等方面有十分良好的保健功能和醫療效果,在國外已有大量的紅苕尖、紅苕葉或用紅苕製成的複合食品、飲料和保健食品上市。

紅苕食用方法

中國食用紅苕尖的習慣也較悠久,它是夏季的理想蔬菜,食用方法簡單取鮮嫩紅苕尖,經開水燙熟後,佐以香油、醬油、醋、鹽等調料,製成涼拌菜,喜辣者,也可用辣椒油,根據各自習慣,分別拌成酸辣味、芥茉味、薑汁味等不同類型。也可與肉絲加調料爆炒,食之色香味美,清香回甜,別有一番風味,還可以燒煮成湯類或在熬粥將熟時放入粥中,以增加食慾。還可用壇、罐醃製成鹹菜。另外,紅苕葉還可治療一些疾病,如用莖藤與豬蹄煮食,可治缺乳;葉片與黃瓜同煎水服,可降血糖;嫩葉苗100g、羊膽120g,共煮熟服食,還可治夜盲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