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地處灞橋區西南部,滻河川道。東依白鹿原與狄寨街道毗鄰,南到常家灣與長安區鳴犢街道接壤,西鄰滻河與雁塔區等駕坡街道隔河相望,北與紡織城街道、席王街道交錯相接,總面積26.5平方千米。
[1]
紅旗街道因建國初期農業合作化時設立紅旗社而得名。境內有半坡博物館,是新石器時期仰昭文化氏族部落遺址,出土了國寶級文物“人面魚紋彩陶盆”。
- 中文名
- 紅旗街道
- 行政區類別
- 街道
- 所屬地區
- 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
- 地理位置
- 灞橋區西南部,滻河川道
- 面 積
- 26.5 km²
- 下轄地區
- 6個社區、9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紅旗街
- 電話區號
- 029
- 郵政區碼
- 710038
- 著名景點
- 半坡博物館
- 車牌代碼
- 陝A
- 人 口
- 46783人(2011年)
紅旗街道歷史沿革
編輯紅旗街道地名由來
紅旗街道建置沿革
1949年6月,設曹堡區,駐資聖寺(今延河廠),屬長安縣。
1950年4月,撤銷曹堡區,其地劃人第四區(狹寨區)。
1955年1月,屬灞橋區穆將王鄉、郭家灘街道。
1958年9月,穆將王、毛西2鄉和郭家灘街道合併成立紅旗公社,駐梁家街村,後遷至席王村。
1960年5月,改紡織城公社。
1961年4月,分紡織城公社棗園、三殿,高橋3管理區復設紅旗公社,駐中殿村。
1965年10月,屬西安市郊區。
1980年4月,復屬灞橋區。
1984年5月,改設紅旗鄉。
1995年3月,改設街道。
紅旗街道行政區劃
編輯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610111003001 | 111 | 陝水社區 |
610111003002 | 111 | 延河社區 |
610111003003 | 111 | 聯盟社區 |
610111003004 | 111 | 半坡社區 |
610111003005 | 111 | 穆將王社區 |
610111003006 | 111 | 五星社區 |
610111003200 | 112 | 南江村 |
610111003201 | 112 | 常家灣村 |
610111003202 | 112 | 趙家莊村 |
610111003203 | 112 | 高橋村 |
610111003204 | 112 | 神鹿坊村 |
610111003205 | 111 | 灣子村 |
610111003206 | 111 | 三殿村 |
610111003207 | 112 | 神峪寺溝村 |
610111003209 | 111 | 馬家溝村 |
紅旗街道地理環境
編輯紅旗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西南部,滻河川道。東依白鹿塬與狄寨街道毗鄰,南到常家灣與長安區鳴犢街道接壤,西鄰滻河與雁塔區等駕坡街道隔河相望,北與紡織城街道、席王街道辦交錯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26.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21.5平方千米,佔81.1%;水域5平方千米,佔18.9%。距區人民政府3.5千米。
[1]
紅旗街道自然資源
編輯紅旗街道境內水熱資源充足,滻河年涇流量1億立方米以上,高橋水庫、灣子水庫、神峪寺溝水庫等蓄水量達420萬立方米之多,年常流量14萬立方米。
紅旗街道人口
編輯截至2011年末,紅旗街道轄區總人口4678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872人,城鎮化率38.20%。另有流動人口1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3758人,佔50.78%;女性23025人,佔49,22%;14歲以下4208人,佔9%;15—64歲38133人,佔81.5%;65歲以上4442人,佔9.5%。2011年,紅旗街道人口出生率8.6‰,人口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長率4.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764人。
[1]
紅旗街道經濟
編輯紅旗街道綜述
紅旗街道鄉鎮企業眾多,有機械製造、針織、紡織、印染、電子、電器、化工、建材、麪粉、食品等,產品品種達千餘個,從業人員達1.6萬餘人。獼猴桃基地、灣子村養殖基地等是西安市重要的副食品供應基地。
紅旗街道第一產業
2011年,紅旗街道有耕地面積8351畝,林地面積7340畝。農民人均純收入11710元。
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紅旗街道糧食生產0.4萬噸。其中小麥2000噸,玉米1780噸。
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水果、蔬菜等。2011年,紅旗街道蔬菜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4.2萬噸,主要品種有青菜、大葱、蒜苗、芹菜、西紅柿、黃瓜,其中青菜0.7萬噸,大葱0.6萬噸,蒜苗0.4萬噸,芹菜0.3萬噸,西紅柿0.5萬噸,黃瓜0.4萬噸。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紅旗街道生豬飼養量0.3萬頭;羊飼養量240只;牛馬等900頭(匹);家禽飼養量1.16萬羽。
截至2011年末,紅旗街道累計造林0.7萬畝,其中防護林0.7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0060株。
紅旗街道第二產業
2011年,紅旗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35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30%。2011年,紅旗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家,職工0.19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9.3億元,比上年增長15%,佔地區生產總值的33.6%。
[1]
紅旗街道第三產業
紅旗街道交通
編輯紅旗街道交通便利,半引路、紡南路、咸寧東路、水安路在境內縱橫交錯,相互貫通;公交105路、副105路、240路、8路、508路、406路等直達市內;西康鐵路和隴海鐵路專用線直通街道腹地,西康線貨運高橋站坐落於境內;繞城高速公路,東三環縱跨全境。
紅旗街道社會事業
編輯紅旗街道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紅旗街道有幼兒園(所)10所,在園幼兒1001人,專任教師42人;小學6所,在校生1413人,專任教師13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87人,專任教師6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796人。2011年,紅旗街道教育經費達0.1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76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16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2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3%、1.87%、3.32%、1.31%。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93.2%。
[1]
紅旗街道文化事業
紅旗街道體育事業
紅旗街道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紅旗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3個,其中衞生院1個;病牀52張,其中公立衞生機構牀位30張;固定資產總值1.7億元。專業衞生人員152人,其中執業醫師26人,執業助理醫師25人,註冊護士101人。2011年,紅旗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萬人次,住院手術50台次,出院病人208人次。2011年,紅旗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9/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7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6783人,參合率100%。
[1]
紅旗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紅旗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23户,人數767人,支出239.9萬元,月人均260.6元;城市醫療救助159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79户,人數741人,月支出5.8萬元,月人均78.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48人次,支出3.7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50人次,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10%。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7人,倒塌房屋60間,救災支出94.5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9人。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3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1個;社區日間照料牀位數8張。新增就業人員1500人,有20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9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3%,全年共幫助20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一人就業。截至2011年末,紅旗街道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267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5130人,其中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5130人。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1個。
[1]
紅旗街道風景名勝
編輯西安半坡
半坡博物館位於西安東郊滻河東岸,佔地面積107.4畝,是新中國第一座史前聚落遺址博物館。館藏各類文物18000餘件,其中三級以上文物4000多件,化石標本300餘件,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和動物骨骼標本若干。人面魚紋彩陶盆是半坡遺址出土文物中最為寶貴的文物,屬國家一級文物。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創意靈感就來源於它。
半坡遺址於1953年春被發現,遺址面積約50000平方米。1954—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後進行了5次大規模的發掘,發掘面積達10000平方米。該遺址揭示了距今大約6000多年前的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會組織、生產生活、經濟形態、婚姻狀況、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豐富的文化內涵。
1961年3月4日,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1997年,西安半坡博物館被中宣部確定為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1998年被西安市政府評定為 “西安旅遊十大景點”之一;2006年被旅遊網在網上調查評為“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2008年被中共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3]
- 參考資料
-
- 1. 李立國,趙政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陝西省卷(上)[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0078-0079
- 2. 紅旗街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2-08]
- 3. 半坡簡介 .西安半坡博物館[引用日期2020-12-08]
- 4.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