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

鎖定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區位於紅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規劃面積5000餘畝,由紅安縣人民政府聯合武漢市內多家知名高校建設,是武漢城市圈最具發展潛力和鮮明產業特色的高新科技園區之一。 [1] 
中文名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 [2] 
外文名
Hong'an Huazh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地    址
紅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成立過程

紅安縣招商引資工作再傳捷報,總投資14億元的華中高新科技園項目正式簽約落户紅安新型產業園區,標誌着紅安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工作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2]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區位交通

紅安高新技術產業園居中國中部,臨水陸空港,位武漢以北,素有武漢“後花園”之稱,是武漢“1小時經濟圈”的衞星城,處在“8+1武漢城市圈”的緊密圈,屬“中部崛起”戰略的中心地帶,“長江經濟帶”的裙帶區,“雙強雙興”發展戰略的重點區。 [3]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區位交通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區位交通
緊鄰“一環”“兩港”(距武漢外環紅安出口18公里;距陽邏深水港、天河國際空港、武漢火車站均為30分鐘車程);橫貫“兩高”武麻高速公路、麻竹高速公路、“兩鐵”(滬漢蓉高速鐵路,京廣、京九連接線);靠近“三高”(京珠、滬西、大廣三條高速公路)、“四道”(106、107、312、318四條國道)。 [3]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招商引資

8月29日,紅安縣2017年第六、第七批招商引資項目——谷川聯行有限公司總經理湯一弟帶領公司高層以及國富金融研究院、省高投風控公司來紅安開展項目對接。紅安縣委副書記劉堂軍,紅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詹才春陪同。
谷川聯行有限公司來紅安開展項目對接 谷川聯行有限公司來紅安開展項目對接
湯一弟表示,谷川聯行作為全國招商解決方案供應商,將積極在項目競爭、產業配套、人才科技、財政金融等八個方面發揮優勢,打造連接投資者與招商載體的橋樑,推動紅安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 [4]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產業導向

以力神電池、品上家居、中鐵盾構、川東服裝、振鑫物流、佰昌電子商務、引領包裝、斯曼新材料、紅珊瑚藥業等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傢俱家居、新型建材、服裝、智能物流、電子商務、印刷包裝、新材料、生物醫藥9大產業集羣初具規模;以天弓智能、創鋭軸承、海藍裝備、朗逸科技為代表的創新、革新型企業競相爭豔;以萬佳宏、弘美達、航宇為代表的300多家中小型企業遍地開花。 [5] 
在經濟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高於省市平均指標和同級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逐年遞增10億元,年均增速達14%;累計完成各類固定資產投資300億元,年均增速30%,投資比重上升27個百分點;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用電量、工業税收年增長20%以上,園區已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龍頭和引擎。 [5]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招商思路

紅安縣以“提高創新能力,強化科技支撐”為主題,強力推進科技孵化工程、科技研發工程、科技信息工程、科技激勵工程“四大科技創新工程”,推動科技創新工作實現新突破。 [2] 
科技孵化工程
以培育科技型企業為目標,以市場化的辦法籌建科技孵化器,打造成長型中小企業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發展平台。重點以縣汽車研發中心為主體,依託武漢理工大學、省內汽車生產和研究企事業單位,籌建紅安汽車工業研究院,引導10家以上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同時,建立院士、博士工作站,引進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建立“孵化器+加速器+園中園”的創業服務鏈,為科技人員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2] 
科技研發工程
以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為目標,引導企業提高技術研究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創造條件,組織企業參加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確保2013年有2家企業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儲備10家申報企業。同時,組建大別山優勢農產品資源創新聯盟,以生豬、花生、茶葉、紅薯為主,加強龍頭企業和省內外院校進行產學研合作,使農產品加工值在農業產值中比例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2] 
科技信息工程
以信息技術指引科技創新,建設“數字園區”。重點加快推進電子政務、企業信息平台、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大力發展互聯網、物聯網、電子商務等新型服務業,建立生產力促進中心。同時,加大科技創新宣傳,開展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相關的各類培訓,組織科技型企業高管培訓,建設戰略型企業家隊伍。 [2] 
科技激勵工程
以爭創全國科技進步合格(先進)縣市為目標,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完善激勵和獎勵政策。制訂科技創新五年規劃,出台《紅安縣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工作實施辦法》、《紅安縣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縣財政每年列支300萬元科技創新獎補經費,建立專項基金,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獎補力度。同時,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金融信貸為支撐、社會參與為補充的多元科技創新投入體系,使更多的資金投向科技創新領域。 [2]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主導產業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是紅安重點打造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羣,總投資14億元,規劃用地1000畝,重點建設智能製造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功能部件、機電裝備等三大產業。 [1]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投資服務

堅持“熱心接待、耐心受理、細心承辦、真心服務”,始終把企業、羣眾滿不滿意,企業、羣眾支不支持,企業、羣眾同不同意作為檢驗工作的唯一標準。積極創造條件,減少成本、提高效益為市場主體開闢“綠色通道”,“一站式辦結”、“跟我上、搬石頭”、“萬名幹部進萬企、創優服務穩增長”、“四為四服務”、“三零五制”、“四節六度”、“五個一批”等一大批助力企業發展、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親商、敬商、懂商、悦商、利商氛圍蔚然成風。 [6] 
招商機制創新
為促進項目早開工、早投產,紅安創新園區服務機制,實施“企業服務日”,開通服務園區企業“直通車”。通過讓縣直單位“服務前移”,為落户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企業從協議簽訂、開工建設到生產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園區企業提供了有效的服務保障。此外,該縣出台一系列優惠條件和政策,實行服務性收費打包制,減輕企業運營成本。2014年以來,共為企業減少成本1000餘萬元。 [7] 
此外,紅安縣創新招商機制,變單純招商為招“產業”,實行“以商招商”,充分發揮企業和行業協會的作用,集羣招商,以商引商,聚沙成塔,形成產業集羣。累計引進了紅安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園中紅宏基偉業服裝產業園中紅服裝產業園紅安中紅機電產業園紅安高端裝備製造園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紅安食品飲料工業園等產業集羣。 [7]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生活配套

優容的投資環境,引來千商雲集。始終堅持“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的理念,把企業和企業家當作園區的主人,盡全力為企業創造最優的發展環境,新區“平安指數”、“發展指數”、“幸福指數”深受社會各界讚譽,實施“天眼工程”,開展千企攜手聯防聯創聯建行動,積極創建陽光、公正的投資就業環境。羣眾支持,企業發展,遷祖廟、移祖墳、搬祖屋,幾年來無一例集體上訪、越級上訪,投資客商和社會各界譽之為“紅安傳奇”。 [8] 
目前,徵收土地4.7萬畝,拆遷4475户66.5萬平方米,遷移墳墓3.5萬餘棺;建成“6縱11橫”路網121公里,架設橋樑18座;安裝主供水管網127公里,雨水管網86.3公里、污水管網96.3公里;架設供電線路112.2公里;安裝路燈2517盞;綠化53.4萬平方米;鋪設人行道115公里;建成公共廁所8座;公交站台48座,路名牌30個,道路指示牌22個;還建房建設總套數7436套。自來水廠、學校、幼兒園、醫院、銀行、變電站、公租房、社區服務中心、購物中心等一批民生項目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勞有厚得、住有宜居,一座安居樂業、活力四射的南部新城展露新姿。 [8] 

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科技優勢

華中高新科技園區與武漢地區多家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建立良好的政產學研合作機制,搭建了良好的定期互動交流平台,對於入園企業提供科技、智力支持,為企業發展克服人才瓶頸。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