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安中紅機電產業園

鎖定
中紅機電產業園是由湖北中紅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項目總投資40億元,佔地面積3000畝,擬建標準化廠房200萬平方米,計劃引進入園企業100家以上。該園區主要承接機械、電子、生物科技、新材料、高科技及其他先進製造業產業項目入園投資興業。該項目一期投資20億元,已於2011年6月動工,該項目已建成標準化廠房50多萬平方米,已有國內20多家知名企業進駐。 [1] 
中文名
紅安中紅機電產業園
投資單位
湖北中紅實業有限公司

紅安中紅機電產業園項目簡介

該項目總投資40億元,佔地面積3000畝,擬建標準化廠房200萬平方米,計劃引進入園企業100家以上。該園區主要承接機械、電子、生物科技、新材料、高科技及其他先進製造業產業項目入園投資興業。該項目一期投資20億元,已於2011年6月動工,該項目已建成標準化廠房50多萬平方米,已有國內20多家知名企業進駐。 [1] 
8月29日,紅安縣2017年第六、第七批招商引資項目——谷川聯行有限公司總經理湯一弟帶領公司高層以及國富金融研究院、省高投風控公司來紅安開展項目對接。紅安縣委副書記劉堂軍,紅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詹才春陪同。 [2] 
谷川聯行有限公司來紅安開展項目對接 谷川聯行有限公司來紅安開展項目對接
湯一弟表示,谷川聯行作為全國招商解決方案供應商,將積極在項目競爭、產業配套、人才科技、財政金融等八個方面發揮優勢,打造連接投資者與招商載體的橋樑,推動紅安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

紅安中紅機電產業園地理位置

紅安是武漢“一小時經濟圈”的衞星城,處在“1+8武漢城市圈”的緊密圈層,縣屬五個鄉鎮與武漢市接壤,素有武漢“後花園”之稱。
園區緊鄰“一環”、“兩港”,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組成現代化主體交通網絡,距離武漢市中心40公里、武漢外環紅安出口18公里,離武漢天河機場50公里,武漢火車站25公里,長江陽邏集裝箱專用碼頭30公里。橫貫武麻、麻竹高速公路滬漢蓉高速鐵路、京廣、京九連接線。
紅安新型產業園地處武漢“半小時經濟圈”核心區內,緊鄰“一環”、“兩港”,距武漢外環18公里,距陽邏深水港30公里,距天河機場50公里,滬漢蓉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藉助區位優勢,圍繞漢口北的產業基礎,紅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調整產業佈局,在縣南建設了新型產業園,大抓招商引資,打造“前店後廠”的產業發展新平台,對接華中的最大銷售市場,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產業轉移。已成功引進食品飲料、融園傢俱、輕紡服裝、和平家居、汽車零部件、經凱模塑、中紅機電、現代服務業等八大產業集羣,其中作為傢俱產業龍頭項目的融園?中國傢俱第一城,規劃面積13.3平方公里,預計投資額200億元。

紅安中紅機電產業園園區規劃

發展理念:“產城融合、園城同建、工業主導、三產協調、集羣發展、多業支撐” [3] 
近年來,紅安縣圍繞“千億園區”目標,堅持“產城融合、園城同建、適度擴規、重在質效”理念,紅安持續推進南部工業新城建設,基本建成38平方公里,建成“六縱十一橫”路網121公里;廠房面積達到520萬平方米,是建國後前60年總和的10倍。千川門業、漢成電器、匯錦裝飾材料、楚達、鑫運祥、捷強重工等21家企業啓動二期或者新增生產線擴大產能;塑金複合材料、強大包裝、金馬塑業、斯曼、中雅、力神等13家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產品升級、掛牌上市等途徑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2] 

紅安中紅機電產業園紅安配套

五年來,產業園立足長遠發展,着眼生態環保,順應落户企業需要,規劃控制面積從最初的3平方公里到18平方公里,再到36平方公里,最終拓展到126平方公里。五年來,政府性投入資金累計64.2億元,形成“6縱11橫”路網,35平方公里的水、電、路、通信全線暢通,配套設施同步跟進,企業服務中心、學校、醫院、銀行、變電站、自來水廠等17個社會配套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污水處理廠、職業技術學院、3家四星級酒店等正在加快建設。 [4] 

紅安中紅機電產業園投資環境

紅安經濟開發區是全省產城融合改革示範試驗區和全省十大改革試驗區之一,園區堅持把優化環境作為第一資源,按照“小機構、大服務、高效率”的原則,建立了精幹、統一、高效的管理機構,實行“一站式”管理,設置了一辦、一部和四局、一中心等七個內設機構,採用綜合協調、要素保障、徵收補償、政府工程、企業服務五個方面的規範管理辦法,全面負責園區的招商引資、開發建設、經濟和社會管理及企業服務等各方面的工作。 縣直各相關部門延伸機構到園區服務,實現了園區企業服務一站式辦結。 [5] 

紅安中紅機電產業園招商機制創新

為促進項目早開工、早投產,紅安創新園區服務機制,實施“企業服務日”,開通服務園區企業“直通車”。通過讓縣直單位“服務前移”,為落户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企業從協議簽訂、開工建設到生產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園區企業提供了有效的服務保障。此外,該縣出台一系列優惠條件和政策,實行服務性收費打包制,減輕企業運營成本。共為企業減少成本1000餘萬元。 [6] 
此外,紅安縣創新招商機制,變單純招商為招“產業”,實行“以商招商”,充分發揮企業和行業協會的作用,集羣招商,以商引商,聚沙成塔,形成產業集羣。累計引進了紅安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園中紅宏基偉業服裝產業園中紅服裝產業園紅安中紅機電產業園紅安高端裝備製造園紅安華中高新科技園紅安食品飲料工業園等產業集羣。 [6] 

紅安中紅機電產業園招商情況

紅安中紅機電產業園招商引資

截止一季度,政府集中籤約招商引資項目3批,落户園區項目15個,協議投資額達到19.2億元,其中紅珊瑚藥業、百錘科技作為通過IPO綠色通道等優惠政策引進的上市後備企業。另外廣東金時通傢俱、珠海國佳新材、夸克新材料科技等一大批優質項目正順利對接推進,這些項目的簽約落户為園區後期的發展必將注入新的活力。 [7] 
紅安將加大扶持優質企業落户力度,按照協議約定和現行政策標準,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讓企業輕裝上陣,推進項目早日落地建成達效。要按照“五度原則”(堅持投資強度、税收額度、鏈條長度、環保程度和科技高度)和“四節”模式(節地、節能、節材、節約配套成本),將國家政策、老區發展、企業競爭力三者有機統一結合,站高望遠,加大投入力度,滿足企業實際需求,建設大園區、大項目、大產業。 [8] 
中鐵一局集團城軌構件有限公司計劃在紅安新型產業園投資4.25億元,徵地200餘畝,於2017年度完成二期生產建設項目,以滿足企業不斷髮展壯大和市場需求。集團一期項目實現產值7200萬元。 [9] 

紅安中紅機電產業園園區成果

園區已落户企業423家,協議投資額1745億元,已建成投產項目201家(其中工業項目18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9家,廠房面積增加到520萬㎡,是建國後前60年總和的10倍。智能裝備、機械電子、傢俱製造、紡織服裝、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等5大支柱產業競相發展,深藍、品上、中雅等300多箇中小企業遍地開花,工業總產值年增長30%以上,利税連續三年翻番,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18%以上,企業税收年均增速70%以上,成為紅安經濟新的增長極。 [10] 
高新企業快速壯大,園區現有高新技術企業17家,專利364個,商標32個,產學研基地17個,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博士後工作站1個,斯曼新材料公司成功登陸新三板,成為紅安首家IPO上市企業。力神電池、天弓智能、創鋭軸承等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園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成功典範。成功創建“省級高新園區”,與武漢東湖高新區達成協議共建“中國光谷·紅安高新技術產業園”。 [10] 
適應新形勢,搶抓新機遇。隨着互聯網+思維的普及,線上商機潛力巨大,新興業態在園區蓬勃發展,阿里巴巴·紅安產業帶在全省率先成功上線。京東特色農產館湖北首家地方特產館O2O體驗店成功布局紅安,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已入駐團隊53個。新型產業園成為紅安經濟總量最大,經濟要素最活躍,投資最具潛力的區域。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