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升麻

(虎耳草科落新婦屬植物)

鎖定
紅升麻(學名:Astilbe chinensis (Maxim.) Franch. & Sav.)是虎耳草科落新婦屬植物。薔薇目、虎耳草科植物。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朝鮮、日本、俄羅斯。生於山谷溪邊、闊葉林下、草甸子。落新婦適宜種植在疏林下及林緣牆垣半陰處,也可植於溪邊和湖畔。
中文名
紅升麻
拉丁學名
Astilbe chinensis (Maxim.) Franch. et Savat.
別    名
落新婦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亞    綱
薔薇亞綱
薔薇目
虎耳草科
亞    科
虎耳草亞科
落新婦族
落新婦屬
紅升麻
分佈區域
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朝鮮、日本、俄羅斯

紅升麻形態特徵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45-65cm。被褐色長柔毛並雜以腺毛;根莖橫走,粗大呈塊狀,被褐色鱗片及深褐色長絨毛,鬚根暗褐色。基生葉為二至三回三出複葉,具長柄,托葉較狹;小葉片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長2.5-10cm,寬為1.5-5cm,先端通常短漸尖基部圓形、寬楔形或兩側不對稱,邊緣有尖鋭的重鋸齒,兩面均被剛毛,脈上尤密;莖生葉2-3,較小,與基生葉相似,僅葉柄較短,基部鑽形。花軸直立,高20-50cm,下端具鱗狀毛,上端密被棕色捲曲長柔毛;花兩性或單性,稀雜性或雌雄異株圓錐狀花序對莖生葉而生出;苞片卵形,較花萼長1.5mm,萼筒淺杯狀,5深裂;花瓣5,窄線狀,長約5mm,淡紫色或紫紅色;雄蕊10,花絲青紫色,花葯青色,成熟後呈紫色;心皮2,基部連合,子房半上位。蒴果,成熟時橘黃色。種子多數。花期8-9月。
常見品種有:紅色的“紅衞兵”、“紅光”、“法納爾”,粉色的“鬼怪”、“普米拉”。“亞歷山大女王”,紫紅色的“紫矛”,攻瑰紅的“棉糖”和白色的“雪崩”、“雪漂”等。 [1] 

紅升麻繁殖方法

(一)播種
常在9月中下旬以後進行秋播:基質消毒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裏炒熱,什麼病蟲都能燙死。
催芽:用温熱水(温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3~10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3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衝起來;
播種後的管理:在秋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温時,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温保濕;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二)分株繁殖
分株時間: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凍後進行。
分株方法: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抖掉多餘的盆土,把盤結在一起的根系儘可能地分開,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分出來的每一株都要帶有相當的根系,並對其葉片進行適當地修剪,以利於成活。
裝盆消毒:把分割下來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鐘後取出涼幹,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後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後的管理:分株裝盆後灌根或澆一次透水。由於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損傷,吸水能力極弱,大約需要3~4周才能恢復萌發新根,因此,在分株後的3~4周內要節制澆水,以免爛根,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為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1~3次(温度高多噴,温度低少噴或不噴)。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分株後,還要注意太陽光過強,最好是放在遮蔭棚內養護。
上盆或移栽: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園土+爐渣=3份+1份;草炭+爐渣+陶粒=2份+2份+1份;鋸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略蔭環境養護一週。
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摘心:在開花之前一般地進行兩次摘心,以促使萌發更多的開花枝條:上盆一至兩週後,或者當苗高6~10公分並有六片以上的葉片後,把頂梢摘掉,保留下部的3~4片葉,促使分枝。在第一次摘心3~5周後,或當側枝長到6~8公分長時,進行第二次摘心,即把側枝的頂梢摘掉,保留側枝下面的4片葉。進行兩次摘心後,株型會更加理想,開花數量也多。

紅升麻紅升麻

【別名】金毛三七、三花七、陰陽虎虎麻術活、鐵桿升麻
【來源】為虎耳草科落新婦屬植物落新婦Astilbe chinensis (Maxim.) Franch. et Sav.,以根狀莖或全草入藥。秋季挖取根狀莖,除去鬚根,洗淨,切片,曬乾,或連根挖取。曬乾備用。
【性味歸經】辛、苦,温。
【功效】祛風;清熱;止咳
【中藥化學成分】葉含水楊酸(salicylicacid),2,3,二羥基苯甲酸(2,3,dihydroxybenzoicacid)。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祛風除濕。用於跌打損傷,手術後疼痛,風濕關節痛,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2~3錢。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
紅升麻
紅升麻(16張)
【備註】(1)同屬植物與本品相近者尚有如下數種:華南落新婦Astilbe austro-sinensis Hand.-Mazz.;水濱落新婦(野高粱)Astilbe rivularis Buch.-Ham,功能活血散瘀,祛風除濕,止痛。治跌打損傷、風濕疼痛、慢性胃炎,每用2~4錢,煎服。或用1兩泡酒1市斤,泡7天后可服,每日2次,每次10毫升。黃水瘡流膿,每用3~5錢,搗碎用生香油拌,塗患處;多花落新婦(金毛七)Astilbe myriantha Diels。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出處】《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本草拾遺》:今人多呼小升麻為落新婦,功用同於升麻,亦大小有殊。
【生態習性】:喜半陰,在濕潤的環境下生長良好。性強健,耐寒,對土壤適應性較強,喜微酸、中性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也耐輕鹼土壤。

紅升麻性狀

性狀鑑別 (1)落新婦 根莖呈不規則長塊狀,長約7cm,直徑0.5-1cm。表面棕褐色,凹凸不平,有多數鬚根痕,有時可見鱗片狀苞片。殘留莖基生不棕黃色長絨毛。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粉性,黃白色,略帶紅色或紅棕色。氣微,味苦、辛。
以個大、質堅、斷面白色或微帶紅色者為佳。
(2)大落新婦 根莖塊狀,長約6cm,直徑1-2c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多數鬚根痕,有時可見鱗片狀苞片。殘留莖基有褐色膜質鱗片。質脆,易折斷,斷面粉性,紅棕色。氣微,味苦。
以個大、質硬、斷面紅棕色者為佳。
顯微鑑別 落新婦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長方形,外壁增厚栓化,棕褐色,可見鱗葉組織及單列多細胞毛。皮層較寬廣,棕色,散有根跡維管束;內皮層可見凱氏帶。中柱維管束斷續環狀排列,韌皮部外側有纖維束。中央有寬廣的髓部。薄壁細胞草酸鈣簇晶和澱粉粒。
根莖粉末特徵:灰褐色。①簇晶較多,直徑48-72μm,稜角較鈍。②纖維成束或散在,長226-528μm,直徑17-29μm,胞腔較明顯紋。③螺紋導管,長528-600μm,直徑19-34μm。④薄壁細胞較小,紅棕色。⑤澱粉粒長圓形,長5-21μm,臍點多點狀,大粒層紋可見。 [2] 

紅升麻鑑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浸泡過夜,濾過。濾液作供試液,另以巖白菜素作對照品,分別點樣於同一硅膠G薄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醋-甲酸(5:4:2)展開,展距19cm。用50%硫酸乙醇液噴霧後,在105℃烤10min。供試液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暗綠色斑點。

紅升麻管理要點

濕度管理:喜歡較高的空氣濕度,空氣濕度過低,會加快單花凋謝。也怕雨淋,晚上需要保持葉片乾燥。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65~75%。
温度管理:喜歡温暖氣候,忌酷熱,在夏季温度高於34℃時明顯生長不良;不耐霜寒,在冬季温度低於4℃以下時進入休眠或死亡。最適宜的生長温度為15~25℃。一般在秋冬季播種,以避免夏季高温。
光照管理:春夏秋三季需要在遮蔭條件下養護。在氣温較高的時候(白天温度在25℃以上),如果它被放在直射陽光下養護,葉片會明顯變小,枝條節間縮短,腳葉黃化、脱落,生長十分緩慢或進入半休眠的狀態。在冬季,由於温度不是很高,就要給予它直射陽光的照射,以利於它進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開花、結實。開花期放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後(10~15天),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保温)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以利於植株積累養分持續開花。
肥水管理:與其它草花一樣,對肥水要求較多,但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並且在施肥過後,晚上要保持葉片和花朵乾燥:
春、秋兩季:這兩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花寶”——清水——“花寶”——“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最起碼每週要保證兩次“花寶”),間隔週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1~4天,晴天或高温期間隔週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温期間隔週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2~6天,晴天或高温期間隔週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温期間隔週期長些或者不澆。
夏季:夏季高温期它往往進入休眠狀態,對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週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3~5天,晴天或高温期間隔週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温期間隔週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4~7天,晴天或高温期間隔週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温期間隔週期長些或者不澆。澆水時間儘量安排在早晨温度較低的時候進行,晚上保持葉片乾燥。還要經常給植株噴霧。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週期大約為7~10天,晴天或高温期間隔週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温期間隔週期長些或者不澆。澆水時間儘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較高的時候進行。
修剪:每兩個月剪掉一次帶有老葉和黃葉的枝條,只要温度適宜,能四季開花。

紅升麻生態環境

1.落新婦生於海拔400-3600m的山坡林下陰濕地或林緣路旁草叢中。2.大落新婦生於海拔400-2000m的山谷、溪邊和林中。

紅升麻各家論述

  1. 《本草經集註》:(根)解毒。用葉挼作小兒浴湯,主驚忤。
  2. 《四川中藥志》:清熱止汗,治頭痛項強及腰脊疼痛。
  3. 《貴州草藥》:清熱解表,祛痰止咳,斂汗。

紅升麻選方

①治風熱感冒:馬尾參五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②治肺癆咳血、盜汗:馬尾參、土地骨皮、尖經藥、白花前胡各五錢。煨水服,一日三次。(《貴州草藥》)

紅升麻生藥材鑑定

1.落新婦全草皺縮。莖圓柱形,直徑1-4mm,表面棕黃色;基部具有褐色膜質鱗片狀毛或長柔。基生葉二至三回三出複葉,多破碎,完整小葉呈披針形、卵形、闊橢圓形,長1.8-8cm,寬1-4cm,先端漸尖,基部多楔形,邊緣有牙齒,兩面沿脈疏生硬毛;莖生葉較小,棕紅色。圓錐花序密被褐色捲曲長柔毛,花密集,幾無梗,花萼5深裂;花瓣5,窄條形。有時可見枯黃色果實。氣微,味辛、苦。
2.大落新婦莖直徑1-6mm。表面被褐色長柔毛和腺毛。基生葉為複葉,完整小葉卵形或長圓形,長2-10cm,寬1-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心形或楔形,邊緣有鋭重鋸齒,上面被糙伏腺毛,下面沿脈生短腺毛;莖生葉較小。圓錐花序密生短柔毛和腺毛。有時可見果實,長約5mm。氣微,味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