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紀泰山銘

鎖定
《紀泰山銘》、亦稱《東嶽封禪碑》、《泰山唐摩崖》, 刻於唐開元十四年(726)九月,為唐玄宗李隆基封禪泰山後撰書的銘文。摩崖高1330釐米,寬520釐米。正文隸書24行,滿行51字,現存1008字,字大16x25釐米。
中文名
紀泰山銘
撰    文
唐玄宗李隆基
年    代
開元十四年九月
位    置
東嶽泰山之大觀峯
類    別
碑刻(摩崖)
屬    地
山東省泰安市

紀泰山銘基本信息

東嶽封禪碑 東嶽封禪碑
【名稱】《紀泰山銘》、亦稱《東嶽封禪碑》、《泰山唐摩崖》
【類別】中國書法、碑刻
【簡介】 位於泰山之巔大觀峯。大觀峯削崖為碑,佈滿了歷代題刻。額題“紀泰山銘 [1]  ”豎列2行4字,字大45×56釐米,亦隸書。
《紀泰山銘刻石》 [2]  記載了唐玄宗神奇的封禪故事和一段鮮為人知的皇家秘史,被譽為國寶。當您站在泰山極頂最開闊的空地上,仰望《紀泰山銘刻石》的時候,頓時會覺得自己十分渺小,巍峨磅礴之氣撲面而來。《紀泰山銘刻石》上面是1200多年前唐玄宗李隆基親筆書寫的銘文。學者王克煜認為,泰山被譽為天然的歷史博物館,數以千計的石碑,使壯麗的泰山籠罩在歷史、藝術、詩文的濃濃氣氛裏。《紀泰山銘刻石》“文詞雅訓,隸書遒逸,碑刻體偉幅巨,金光奪目”,在泰山的石刻中最為矚目,是十分珍稀、瑰麗的國寶。

紀泰山銘歷史資料

開元十三年,唐玄宗為宣揚國力,挑選各種顏色的馬各一千匹,組織了浩浩蕩蕩的隊伍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在大觀峯下鑿出巨大的摩崖石碑。俗稱“唐摩崖”。
除“御撰御書”4字和末行年、月、日為正書外,其他均為隸書,字大25釐米,額高3.95米。隸書“紀泰山銘”2行4字,字大45×56釐米。唐摩崖"紀泰山銘"刻石,形制端正,氣勢雄偉。

紀泰山銘內容

朕宅帝位,十有四載,顧惟不德,懵於至道,任夫難任,安夫難安,茲朕未知,獲戾於上下,心之浩蕩,若涉於大川。賴上帝垂休,先後儲慶,宰衡蔗尹,交修皇極,四海會同,五典敷暢,歲雲嘉熟,人用大和。百辟僉謀,唱餘封禪。謂孝莫大於嚴父,謂禮莫尊於告天,天符既至,人望既積,固請不已,固辭不獲。肆餘與夫二三臣,稽虞典,繹漢制,張皇六師,震疊九宇,旌旗有列,士馬無譁,肅肅邕邕,翼翼溶溶,以至於岱宗,順也。
《爾雅》曰:“泰山為東嶽。”《周官》曰:“兗州之鎮山。實惟天帝之孫,羣靈之府。”其方處萬物之始,故稱岱焉;其位居五嶽之伯,故稱宗焉。自昔王者受命易姓,於是乎啓天地,薦成功,序圖錄,紀氏號。朕統承先王,茲率厥典,實欲報玄天之眷命,為蒼生之祈福,豈敢高視千古,自比九皇哉。故設壇場于山下,受羣方之助祭;躬封燎于山上,冀一獻之通神。斯亦因高崇天,就廣增地之義也。 [3] 
乃仲冬庚寅,有事東嶽,類於上帝,配我高祖,在天之神,罔不畢降。粵翌日,禪於社首。侑我聖考,祀於皇,在地之神,罔不鹹舉。暨壬辰,覲羣后。上公進曰:“天子膺天符,納介福。”羣臣拜,稽首,千萬歲,慶答歡同,陳誠以德。大渾葉度,彝倫攸敍,三事百揆,時乃之功。萬物由庚,兆人允植,列牧眾宰,時乃之功。一二兄弟,篤行孝友,錫類萬國,時惟休哉。我儒制禮,我史作樂,天地擾順,時惟休哉。蠻夷戎狄,重譯來貢,累聖之化,朕何慕焉;五靈百寶,日來月集,會昌之運,朕何感焉。凡今而後,儆乃在位,一王度,齊象法,摧舊章,補缺政,存易簡,去煩苛,思立人極,乃見天則。於戲!天生蒸人,惟後時乂,能以美利利天下,事天明矣;地德載物,惟後時相,能以厚生生萬人,事地察矣。天地明察,鬼神著矣。 [3] 
惟我藝祖文考,精爽在天,其曰:“懿餘幼孫,克享上帝。惟帝時若,馨香其下。”丕乃曰:“有唐氏文武之曾孫隆基,誕錫新命,纘戎舊業,永保天祿,子孫其承之。”餘小子敢對揚上帝之休命,則亦與百執事尚綏兆人,將多於前功,而毖彼後患。一夫不獲,萬方其罪予;一心有終,上天其知我。朕維寶行三德,曰:慈、儉、謙。慈者,覆無疆之言;儉者,崇將來之訓;自滿者人損,自謙者天益。苟如是,則軌跡易循,基構易守。磨石壁,刻金記,後之人聽詞而見心,觀末而知本。 [3] 
銘曰:維天生人,立君以理。維君受命,奉天為子,代去不留,人來無已。德涼者滅,道高斯起。赫赫高祖,明明太宗,爰革隋政,奄有萬邦。罄天張宇,盡地開封,武稱有截,文表時邕。高宗稽古,德施周溥,茫茫九夷,削平一鼓。禮備封禪,功齊舜禹。巖巖岱宗,衍我神主。中宗紹運,舊邦惟新。睿宗繼明,天下歸仁。恭已南面,氤氲化淳。告成之禮,留諸後人。緬餘小子,重基五聖,匪功伐高,匪德矜盛,欽若祀典,丕承永命,至誠動天,福我萬姓。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禪奕奕,或禪云云,其跡不見,其名可聞。祗遹文祖,光昭舊勳。方士虛誕,儒書齷齪,佚後求仙,誣神檢玉。秦災風雨,漢污編錄,德未合天,或承之辱。道在觀政,名非從欲。銘心絕巖,播告羣嶽。 [3] 
銘文首先記載了唐玄宗封禪的起因和規模,“朕宅帝位,十有四載,顧惟不德,懵於至道”;描寫了封禪典禮的過程;讚頌和誇耀了“五聖”的功績;一掃歷代帝王專為自己 “秘請”天神賜福的舊習,改變了帝王封禪僅為滿足個人奢望的陳規,明確提出“至誠動天,福我萬姓”;並諄諄告訴來者:“道在觀政,名非從欲”,充分反映了唐玄宗“開元盛世”的雄心壯志和務實施政的特點。

紀泰山銘賞析

這是中國古代祭天傳統中,皇帝向上天述職,檢討自警,發誓要體現和遵行“天則”(“凡今而後,儆乃在位,一王度,齊象法,摧舊章,補缺政,存易簡,去煩苛,思立人極,乃見天則。”),認識到“天生蒸人,惟後時意,能以美利利天下,事天明矣;地德載物,惟後時相,能以厚生生萬人,事地察矣。天地明察,鬼神著矣”,併為萬民祈福(“至誠動天,福我萬姓”“朕統承先王,茲率厥典,實欲報元天之眷命,為蒼生之祈福”)的證據。可以看到《紀泰山銘》裏唐玄宗的責任觀念裏,是遵循和體現“天則”的自然法和天下蒼生的福址。“立人極”的權力仍然存在宗教信仰下對“上帝”和“天則”的尊重、約束和責任,而非“無法無天”或隨心所欲地胡作非為。在古代傳統中皇帝作為政府最高權力者對“上天”“上帝”的尊重和虔誠及其對“上天”承擔的責任,就是安民保民和天下蒼生的福址。生命、安全和追求幸福正是皇帝所遵從的“上天”(“上帝”)所賦予人的“天”性和“天”則,而皇帝權力合法性的一個來源正是來自於天授(“維天生人,立君以理”)。上天信仰實際上明確了權力的責任,並引導了權力運用的基本方向。

紀泰山銘傳説

《紀泰山銘》是唐玄宗到泰山封禪時的遺蹟,全文連題目整整1000字,其中最後兩句:“道在觀政,名非從欲”,是很有氣魄的。的確,初掌朝政的唐玄宗是創建了一番功業的。他不問朝政,沉湎酒色,那是後話。
開元十三年,唐朝還在鼎盛時期,玄宗為了宣揚他的國力,挑選各種顏色的馬各1000匹,組織了浩浩蕩蕩的隊伍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這次大典,還有一段傳奇式的故事呢!
紀泰山銘 紀泰山銘
當時,玄宗率領封禪大軍,從長安來到汶河之濱,剛過汶河,河水還非常平穩,水波不興,可到了河中,霎時間卻變得白浪滔天,遠處尚有一條黑龍翻滾着。玄宗心裏一驚,當即手控弓弦,向黑龍直射過去。黑龍不見了,河面又恢復了原來的平靜,玄宗順利地渡過了汶河。
唐玄宗在河中遇見黑龍,不知是吉是兇,心裏老犯嘀咕,便問封禪使張説。張説順口答道:“這黑龍是汶河之神,蛟龍起舞,迎接陛下,自然是吉祥如意。”玄宗聽後,心裏樂滋滋的,也就不再言語。
當玄宗來到中天門,已是中午時分,剛剛還是晴空萬里,猛然間又狂風驟起,一時颳得天昏地暗,走石飛沙,裂幕折柱。玄宗心裏不禁焦躁起來。張説急忙上前安慰道:“陛下不用着急。風從東來,是海神前來迎駕帶起之風,一會就過去了。”玄宗當即設置祭壇,對天禱告。不一會,果然風平樹直了。
玄宗前行,來到南天門,只見山上雲繚霧繞,縹縹緲緲,遠處尚有金石絲竹之聲傳來,張説忙恭維道:“陛下,你聽,山神已奏起了迎賓的樂章。”
第二天,大典完畢之後,天上出現了一片五彩雲霞,一羣白鴿在雲霞四周輕快地飛翔。官員們都前來向玄宗道喜,説這是瑞雲呈祥,白鴿道喜,一時間玄宗竟飄飄然起來。他興致大發,分外高興,當即封泰山神為天齊王,隨行人員也都加官進爵。玄宗還下令在大觀峯下鑿出巨大的摩崖石碑,以炫耀自己的功績。
碑文《紀泰山銘》,由玄宗親自撰寫,用隋唐風行的八分書體鑿就於石崖之上,字大一尺見方,其書渾厚蒼勁,“若鸞鳳翔舞於雲煙之表”,碑銘典雅,道勁婉潤。整個石碑佈局勻稱,結構謹嚴,氣勢雄偉,不失為一處名勝。

紀泰山銘評價

此銘文形制巨大,刻在岱頂大觀峯石壁上,崖高風大,捶拓不易,得完整拓本極難。下半部,由於捶拓無度,殘剝十分嚴重,明人葉彬補書百八字。乾隆初,大學士趙國麟以舊本重摹補之,字形差小,神氣遠不及原刻,但90%的銘文保存完好,依然不失原來的風采。此銘文在《舊唐書·禮儀志》有著錄,但有多處與摩崖不同,當以摩崖為準。

紀泰山銘明皇大典唐隸

隸書 隸書
《紀泰山銘》形制雄偉,文辭雅馴,書法遒勁婉潤,端莊渾厚,為漢以來帝王摩崖石刻之最,開隸書新面目,是唐隸的代表作之一,歷代書家多有稱頌。唐竇泉述書賦》贊玄宗的書法雲:“開元應乾,神武聰明,風骨巨麗,碑版崢嶸,思如泉而壯鳳,筆為海而吞鯨。”竇泉兄竇蒙稱:“開元皇帝好圖書,少工八分書及章草,殊異美特。”宋黃庭堅山谷題跋》雲:“玄宗書班班擾有祖父風。”宋朱長文《續書斷》雲:“玄宗少能八分正書,錫之臣工,勒之金石,不倦於勤,尚藝之至。”明王世貞雲:“《紀泰山銘》,唐開元帝制及手書,相傳燕許修其詞,韓史潤其筆,以故文頗雅馴,不猥弱,隸法雖小變東京,最為鬱勁,饒古意。”明孫鑛《書畫跋跋》稱:“此銘當是帝手書,不然則是擇木特效帝作此肥筆耳。”清王澍竹雲題跋》稱:“唐人隸書多尚方整,與漢法異。唯徐季海《嵩陽觀碑》,明皇《紀泰山銘》為得漢人遺意。《孝經注》肉重骨柔,弗及也。”綜觀此摩崖體勢,知以上所贊不虛。其書體偏肥,當是中唐崇尚肥美的見證。
此銘文在刻制時,字面未加打磨,順其自然,且通石皆刻有棋格,歷經一千多年仍然清晰可見。故凡沒有石花和棋格痕跡的拓本,皆非原石拓本。

紀泰山銘摩崖封禪開鑿

唐摩崖在玉皇頂盤路東側,大觀峯削崖為碑佈滿了歷代題勒,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於開元十三年(725年)登封泰山時御製御書的《紀泰山銘》,摩崖高12.3米,寬5.3米。碑文24行,每行51字,現存1008字(包括題"紀泰山銘"和"御撰御書"等字)。
後人題"天下大觀"四字於其上部,因而此峯又稱大觀峯。唐摩崖書法遒勁婉潤,端嚴渾厚。因長期遭受風雨剝蝕和人為破壞,銘文現已殘26字,不可辯認的6字。周圍還有宋摩崖、清摩崖及明清刻石75處。

紀泰山銘書法藝術特色

承前啓後,自出新意
圖一 圖一
《紀泰山銘》以及唐代隸書在書法發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意義在於承前啓後,將秦漢隸書這一特殊的書體繼承下來。隸書由無波挑到有波挑,以至鼎盛,是在桓靈時代(漢桓帝建和元年,即147年至漢靈帝中平六年,即189年)。其間,產生了一大批風格迥異的不朽作品。到東漢末年,隸書則過分講究點畫的規:矩嚴謹和八分舒展的裝飾特點,結字亦板滯森嚴,缺少變化,這表明隸書發展已經走到了末路。這種現象在《熹平石經》、《白石神君碑》等碑刻中表現得非常明顯。到此為止,隸書的正統地位受到了一種更為簡便的新興書體——楷書的衝擊,並逐漸被楷書所替代。魏晉時期,以新興的楷、行、草書為主要代表,而隸書只不過是漢末的流風餘緒而已。從南北朝至隋,已是楷書、行書、草書發展的鼎盛時期,隸書有時作為統治階級的廟堂文字而存在,有時為復古、尊佔者所崇尚,但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在隸書發展史上,從東漢末年到清代初年,相比較而言,真正把隸書發揚光大,既繼承漢隸古風,又具有時代風貌的當是唐代隸書。唐隸雖難與漢隸同日而語,也沒有像楷書、行書、草書那樣成為唐代書法的最強音,但卻在書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圖二 圖二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隸書的代表書家,他所寫的八分體,在唐代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隸書作品除刻於泰山之上的《紀泰山銘》外,還有作為西安碑林象徵的《石台孝經》。唐代隸書和秦、漢隸書的最大不同在於取法各異,取勢不同。秦、漢隸書以先秦古樸厚拙的篆書為基礎,字體造型、風格意味,甚至用筆、結構、章法等,都接近於篆書;而唐人的隸書則章法整飭,字法靜美,點畫平直端嚴,是以楷書的筆法、結體和章法去寫隸書,所以比東漢後期的隸書要平直規矩。唐玄宗的隸書最具楷書特徵。其用筆、結體嚴謹規矩、端正大方,點畫用筆多用楷法,但結字時用篆法,如圖一中“虛”字的“盧”的寫法、“昔”字上部的寫法等。“斯”字筆法用篆,而筆勢則用了隸勢。在《紀泰山銘》中,點畫寫法有着典型的規範化傾向。這與唐代注重法度、楷法完備有着直接的關係,特別是右斜筆畫出鋒處和彎鈎處大多使用楷法。如圖二中“之”字捺筆、“也”字的豎彎鈎以及“山”字的豎、豎折,都用楷法。
反映時代,氣象闊大
唐朝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的高峯期,社會的風尚、統治者對書法的重視,共同促成了這一時期書學的繁榮。唐以來的的書法理論界對唐隸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唐朝隸書程式化現象突出。
圖三 圖三
辯證地分析,任何時代所產生的書法作品總有它自身的歷史價值;同是隸書,其風格也會千丘萬壑。從李隆基《紀泰山銘》聯繫他19年後的西安《石台孝經》以及長安新出土的同期隸書《彭城劉氏墓誌》、《朱元昊墓誌》,唐代隸書之美可見一斑:章法整飭,行列有序;筆法嚴謹,左規右矩;結體茂密,氣象博大——直可與唐楷媲美。《紀泰山銘》盛唐氣息十足,肥厚雍容,不乏盛唐高貴華麗氣度,且藴涵六朝風骨,融百家為己質,集莊重、桀驁、靈氣於一體。波磔是隸書的典型筆畫,如果説秦隸和漢隸在某種程度上波磔還不夠完善的話,那麼唐隸則極盡誇張之能事,如圖三中“羣”、“永”二字。有的則誇張豎筆,如“而”字。“號”字卻有伸有縮,特別耐看。 ”
筆法規矩,結字嚴謹
圖四 圖四
《紀泰山銘》用筆多藏鋒圓筆,含蓄厚重,左規右矩。細品之,則平正中有險絕,鋒芒畢露,活潑生氣隨處可見。其筆畫寫法均脱胎於漢隸,波磔自然,且藴涵篆書筆意。多數波磔有誇張之勢,用隸法;左右對稱之框上窄下寬,向兩邊擴張,依篆勢。其結字多扁方,平正中見流動。值得指出的是,在追求結字形式美時,許多字採取了變形、移位的方法,個別字採取了增刪筆畫的方法。異體的使用,在某種程度上講,也為整個作品增加了趣味性。
圖五 圖五
簡繁是相對而言的,古亦有之。為了美觀大方,摩崖中有些字採取了增刪筆畫的方法。如圖四中“首”字從篆增一點,“涼”字增—點一橫,“壇”字減筆,“葉”字簡寫。
篆隸結字常將部首做移位處理,《紀泰山銘》中也屢有出現,如圖五中“嶽”字。有的發生了結構變異,如“聖”字由上下結構變為左右結構,而“存”字由半包圍結構變為上下結構,“助”宇則由左右結構變為半包圍結構。
圖六 圖六
注重結字,妙處自在
《紀泰山銘》通過巧妙穿插、結字變形和筆畫的粗細誇張變化,體現了生動的盛唐氣息。唐隸與漢隸相比,人們多以“程式化”的概念先入為主;但仔細分析圖六中“惟”、“疆”、“祗”、“觀”四字,再體悟整個唐代隸書,可見其妙處自在的特殊神韻。

紀泰山銘保護

因長期遭受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銘文現已殘26字,6字不可辨認,但暇不掩瑜,仍清晰可讀。玄宗東封泰山時,還有中書令張説《封祀壇頌》、禮部尚書蘇廷頁《朝覲壇頌》刻在《紀泰山銘》側邊。從宋代開始,被人鏟毀,明代閩人林火享勒刻“忠孝廉節”,清代時,“忠孝廉節”四字又被鏟去。康熙書“雲峯”二字,字體俊秀挺拔,下面又刻上乾隆十三年(1748年)登泰山時所書的兩首五言詩《宿泰頂》為行草書摩崖,秀麗瀟灑。大觀峯上還有著名的宋代摩崖石刻《真宗述功德銘》,人稱“宋摩崖”,高約8米,寬4米,氣勢宏大。
1949年以後,政府對此千年佳刻十分重視,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9年省撥專款貼金一次,1982年又撥專款貼金一次,並在碑下設磚砌欄杆一道,以利保護。銘文現僅殘26字,不可認讀者僅6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