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糜果才

鎖定
糜果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  ,“趙樹理文學獎”獲得者 [2]  。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中國作家》等報刊,出版有報告文學集《驚世傑作》,散文集《人生散記》,隨筆集《愚齋隨筆》,長篇紀實文學烽煙平型關》,長篇小説黃金夢》等13部著作 [3] 
中文名
糜果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職    業
作家 [1] 
代表作品
烽煙平型關
黃金夢

糜果才人物經歷

糜果才在愚齋查閲資料 糜果才在愚齋查閲資料
糜果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  。歷任繁峙縣文聯主席、繁峙縣作協主席、五台山文化研究會會長、《滹沱河》雜誌主編、《平型關》雜誌主編,作品散見《人民日報》、《中國作家》、《山西日報》、《山西文學》、《黃河》等全國各大報刊,先後出版著作有報告文學集《驚世傑作》、散文集《人生散記》、隨筆集《愚齋隨筆》、長篇紀實文學烽煙平型關》、長篇小説黃金夢》等11部著作。 [3]  曾獲“山西青年散文獎”、“星海潮”全國散文獎 [3]  、2013--2015“趙樹理文學獎 [2]  等獎項。

糜果才個人生活

糜果才生活照 糜果才生活照
糜果才出生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這一代人處於物質貧乏的生活環境中,加之當時家中人災病連連,糜果才兒時的生活比同齡人更為窘迫。他在家裏排行第三,從小性格比較內向。小時候常常衣不遮體,食不果腹,15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一雙新鞋,經常穿着哥哥們退下來的前露腳趾、後露腳跟的“爛拖鞋” [4] 
生來對書籍和文字迷戀的糜果才打小就做起了文學夢,他在《人生散記》中寫到:“童年的夜晚,我曾做過許許多多次文學創作夢,每每醒來,告知於父母兄長,他們都説我“異想天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4] 
為添補家用,他年紀不大就去拾畜糞、挑苦菜、推碾磨、割青草、放驢羊。在生產隊裏,他做的是與大人們一樣的活計,掙的卻是大人們一半的工分。自小愛學習的糜果才,為了節省4分錢一本的有光紙本子,他天天在垃圾堆和灰堆裏翻找,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廢單據用來寫字交作業,這承載着他的文學夢,並轉化成為後期的創作靈感 [4] 

糜果才主要作品

糜果才烽煙平型關

烽煙平型關》分20 章,共34萬字,講述的是1937年秋天國共兩黨合作在平型關下抗擊日軍進犯的真實歷史 [5]  。《烽煙平型關》於2015年1月在《中國作家》發表後 [6]  ,同年8月,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單行本 [5]  。同年8月30日,人民出版社、山西省作家協會、忻州市文聯在山西省太原市聯合召開了糜果才長篇紀實文學《烽煙平型關》研討會 [7]  。同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舉行閲兵式時,此書被擺上了天安門城樓 [8]  。《烽煙平型關》獲“2013—2015年度趙樹理文學獎” [2] 

糜果才黃金夢

黃金夢》分38 章,共45萬字。作品講述的是晉東北藿人縣六郎村常氏家族尋金、淘金、挖金,以及由此生髮開來的九條追求黃金(金錢)的中國故事。小説描寫了一方風土文化和一段人間故事,展現了兩種價值觀的衝突,並以弘揚愛國守法為基調,警示人們貪慾之邪惡是禍之源頭 [9] 

糜果才出版圖書

糜果才人物評價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説獲得者 [10]  、著名作家孫犁將其散文喻為“葡萄美酒”,將其喻為“釀酒人” [3]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梁曉聲 [11]  評價其散文:“非常質樸,又短,但情感都濃濃的。每篇都如一小盅酒。雖然我不喝酒,本想用一小盞茶比喻的。但覺得箇中懷愫分明是比茶濃的” [3] 
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陳鵬鳴:糜果才的文筆優美,生動感人,枯燥的歷史在作者的筆下復活 [12] 
人民出版社歷史與文化編輯部主任楊美豔評論其《烽煙平型關》:是對一些謬論的有力反擊,對駁斥流言、誤導,是一個很重要的鮮活的教材 [12]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李炳銀評論其《烽煙平型關》:給生活留跡,為文學存史 [13] 
湖南大學教授、著名評論家章羅生評論其長篇小説《黃金夢》:吸收《紅樓夢》等民族傳統藝術精華,既真實、形象地反映了較廣闊的社會現實,又較深刻、有力地批判了人性弱點與世俗文化,從而在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等方面,為長篇小説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有益啓示 [14] 
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西文學》主編、著名作家韓石山 [15]  説:“讀果才的散文,我感知的是果才文字的功力,讀果才的報告文學,除了仍能感知他文字的功力外,我還感知到了果才品格的優異” [3] 
詩人張新民説:“果才兄是散文家,行文流暢舒美,情真意切。寫景,如入其境;描人,能得其神。偶見有些地方風物、風味小吃,也自出機杼,慧眼獨具,寫出一個水靈靈的‘清新’,讓人吟味再三,愧嘆弗如‘’ [3] 
冰心散文獎獲得者 [16]  、山西省文聯副主席 [17]  、忻州市文聯主席王改瑛説:“他是我們忻州作家隊伍中極富責任感、有擔當、有能力的高產作家。長期以來,他生活在地處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交融帶的忻州,浸潤於這方山水多元、厚重、大氣、包容的地域文化氛圍中,擷取其中的神采與靈感,創作出13部作品。他的作品題材廣泛,體裁涉略報告文學、散文、紀實文學、長篇小説等多樣,可謂’十八般兵器,樣樣拿得起,放得下’,是忻州不可多得的優質高產作家”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