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粵贛古道

鎖定
廣義的粵贛古道,是指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古代連接起贛粵兩省的通道,包括水路和陸路,官道和民間古道。狹義的粵贛古道,特指2017年新發現的河源市通往江西省的古道。
河源市粵贛古道歷史悠久,自北向南從和平縣西部向南通往連平縣東南部,穿越東源縣,直至河源市茶山公園,與水域相貫通,主道總長約150公里,有多條主支線,已勘測清楚的線路長262.6公里。 [4] 
粵贛古道是客家歷史文化的活化石。粵贛古道是一條“起於民間、興於商貿”的民間商貿通道。粵贛兩省交界處,自古以來就是粵贛兩地的交通要塞,在古代形成了以龍川佗城為中心的交通網絡和以和平縣等地為要衝的粵贛古道。 [4] 
2017年11月,廣東省頒佈的《廣東省南粵古驛道線路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明確表示,要在2025年底前完成粵贛古道的線路重建,粵贛古道沿線各地的人文自然景觀將被重新挖掘,並重煥它的生機。
中文名
粵贛古道
地理位置
廣東省東北部的粵贛邊界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萬綠湖,白雲樓,何新屋,關爺廟,李田仙岩景區
和平熱水漂流熱龍温泉,北聯古村落等
途徑地區
和平縣連平縣東源縣源城區

粵贛古道歷史由來

粵贛古道最早的由來,根據和平縣民間文化學者陳仰天和青州鎮政府提供的資料顯示,古道最早為南宋期間隸屬河源縣大湖鄉石馬村的謝志鴻帶領商隊踩出了一條貿易通道,後為了便與外地連接,由他斥資,由官府承名,修築了大湖至和平縣青州鎮、熱水鎮、浰源鎮連接江西省龍南縣,再分叉轉道定南縣贛州和湘南等地的古道。宋度宗時期,文天祥被委任為贛州知州,對謝志鴻修築古道、推動粵贛商貿發展之舉大加讚賞。
河源和梅州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都是著名的客家城市,河源號稱“客家古邑”,梅州則被譽為“世界客都”。這兩個城市都位於粵贛兩省交界處,自古以來就是粵贛兩地的交通要塞。在古代,這裏形成了以龍川佗城為中心的交通網絡和以和平縣等地為要衝的粵贛古道。 [4] 
粵贛古驛道(河源段)

粵贛古道線路規模

粵贛古道由北至南的完整線路為:從和平縣浰源鎮通往熱水鎮青州鎮,向南通往連平縣繡緞鎮大湖鎮、三角、高莞、忠信等鎮,穿越東源縣順天、澗頭、雙江等鎮,直至河源市區茶山公園,與水域相貫通,主道總長約150公里。此外,粵贛古道的支道眾多,呈網狀分佈。已勘測清楚的線路長262.6公里。 [4] 
至2018年4月,經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二九二大隊的兩次調查工作,共挖掘了主道支道共332.2公里,最終確認其中保存好、較好、一般的(即本體資源)共有38.3公里,可修復利用的(含本體資源)104.5公里。沿途還新發現了大量茶亭、古橋等文物。

粵贛古道歷史文化

河源和梅州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都是著名的客家城市,河源號稱“客家古邑”,梅州則被譽為“世界客都”。這兩個城市都位於粵贛兩省交界處,自古以來就是粵贛兩地的交通要塞。在古代,這裏形成了以龍川佗城為中心的交通網絡和以和平縣等地為要衝的粵贛古道。河源和梅州地區依然保存着大量古道資源,這些古道見證了千百年來客家移民的艱辛奔波,也見證了客家文化的繁盛,是客家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4] 
客家人的歷史就是一部人口遷移史。歷史上因為戰亂等原因,中原人歷經苦難,遷徙到閩粵等地區,因為在融合和發展的過程中保留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而被稱為客家人,以別於當地原來的居民。東江自古為中原先民南下的通道。從趙佗建龍川縣開始,2200多年來,東江上中游地區一直是嶺南北接中原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珠江三角洲與韓江流域的連接之地。由於現代交通的發展和新豐江水庫的興修,當地許多古道湮滅在崇山峻嶺中。不過,現今仍有許多橋樑、關隘、涼亭、客家圍屋,與殘存的古道一起,承載着厚重的歷史文化,成為河源廣大山區靚麗的人文風景線。 [4] 
秦始皇在嶺南設置郡縣,河源龍川縣是今粵東客家設置的第一個縣,河源地區成為中央王朝駐軍和中原移民的重鎮,也成為傳播中原文化的前哨陣地。之後,中原人就在嶺南地區定居,後設置三郡,陸續有中原人遷居至嶺南“同越人雜處”,這是嶺南地區最早的客家移民。漢人同當地居民逐漸融合,客家族系逐漸壯大並向四周遷徙。據史料記載,從閩浙進入嶺南的路線主要是沿水路南下,也就是贛江到北江和東江的通道。客家先民就是沿着這些主要通道,分別到達粵東北和粵西地區。 [4] 
據史料記載,數百年來粵東客家地區一直是鹽豐糧缺,而江西則是多糧少鹽。但粵贛兩省大山橫亙,水路不通,兩省通商多走山路。其時客家地區悄然湧現挑鹽大軍,有專職挑擔者,也有農閒挑擔者。“挑鹽擔上江西”成為很多客家人最大的副業,挑擔之艱辛換來“粵鹽贛銷,贛糧粵賣”的現象,從而催生了粵贛鹽商古道。河源境內的鹽商古道從海陸豐到紫金縣,經黃塘、康禾仙坑,然後到東源藍口,再經水路到和平林寨、龍川,最後到贛南地區。當年,這條古道上活躍着成千上萬的挑夫,他們成羣結隊地搬運食鹽。 [4] 
粵東與江西、福建交匯處的梅州平遠,也有一條著名的梅州古鹽道。這條鹽商古道的起點也是在潮汕地區,當地海鹽走水路逆韓江而上,運至大埔三河壩後轉從梅江而上,至梅縣東山碼頭後,改為陸路由挑夫肩挑北上,從玉水村經梅縣大坪、平遠石正進入江西流車、尋烏,至江西筠門嶺,然後以會昌縣城為終點,全程約230公里。玉水古村位於梅縣城東鎮,客家挑鹽客的運鹽隊伍多途經此地,當地還保留有當年的古道。 [4] 
據《明史》記載,贛州在明正德二年(1507)改行廣東鹽,可見粵贛間的鹽道有超過500年的歷史。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黃國信在《區與界:清代湘粵贛界鄰地區食鹽專賣研究》中闡述了與平遠相關的古鹽道考證:“筠門嶺通嘉應和潮州,從贛州溯貢水而上至湘水,到達筠門鎮後,或換小船至羅塘再挑越筠門嶺,或直接挑越筠門嶺,抵達鎮平縣新鋪,然後船運通過石窟河經梅溪至嘉應州。” [4] 
1930年,毛澤東在江西省尋烏縣開展了20多天的社會調查,對尋烏的政治區劃、地理交通、商業活動、土地關係、土地鬥爭的狀況,進行了全面而詳盡的考察分析,後來整理成著名的《尋烏調查》。毛澤東在調查時,就對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筠門嶺來往梅縣的生意做了詳細的記述。例如,“從石城、瑞金來的,米和豆子為大宗,值幾十萬元”,“石城、瑞金的米到門嶺,大部分經羅塘、下壩(武平屬,在三省交界處),新鋪(蕉嶺屬,離梅縣三十里)往梅縣,每天約有三百擔過”,“梅縣與門嶺不通車,大部分是肩挑”,“門嶺去梅縣,腳伕們一擔貨去,一擔貨回”,這充分證明了粵贛鹽糧古道的重要歷史作用。 [4] 
據史料記載,抗戰時期,梅縣還活躍着一支婦女挑擔大軍。因日寇的嚴密封鎖,粵贛及西南諸省的食鹽曾一度依賴閩南沿海供給。內銷的千百萬斤鹽大部分依靠粵贛邊區客家婦女人力運輸。從閩粵交界的韶安、黃崗、饒平、高陂,沿韓江、梅江而上,再經鹽商古道進入江西,每天有成千上萬的婦女,成羣地搬運鹽,一擔一擔越過高山峻嶺,一站一站地接力運送。 [4] 

粵贛古道人文古蹟

不同姓氏的族人所居的不同村落,形成了不同的建築風格、文化特色、習俗、方言等。河源連平縣境內還存有多座古建築,這些古建築大多具有北方傳統建築的特點,同時也結合當地的風俗、自然環境和氣候等因素,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建築形式。在遷徙的過程中,客家先祖們顛沛流離,歷經千辛萬苦,這就造成了客家建築物的封閉性。為保護自身安全,這些建築通常具有防禦性質。同時,在遷徙的過程中,客家人吸收了不同的文化,兼容幷蓄,所以就產生了各種風格雜糅的建築物。 [4] 
河源大湖寨圍龍屋是典型的客家傳統建築。這座圍龍屋是宋朝時,曾氏從江西廬陵遷徙到當時惠州府河源縣大湖寨落居的祖屋。曾氏從江西遷徙到河源成為客家人,有將近800年曆史。自遷徙到大湖寨之後,曾氏實力逐漸擴大。現在,大湖寨的子嗣遷徙遍佈河源市各地區,甚至韶關、惠州、汕尾、廣州等地都有大湖寨後人的身影。 [4] 
著名的夏田古村也是典型的客家古村落。據當地史料和《謝氏族譜》記載,最早在河源市連平縣陂頭鎮夏田村落居的客家人為謝姓,南宋著名文學家和愛國詩人謝枋得的五世孫謝復澈從江西錫州遷居到連平陂頭,為陂頭謝氏開基祖,至今有600多年。夏田古村所保留下來的古建築有復澈公祠、全公祠、德興樓、松秀圍、謙吉樓等,構成了當地別具一格的客家圍屋羣。祠堂、古村落、客家民居,這些獨具特色的建築不僅反映了客家人的智慧,更反映了客家移民歷經的艱辛和苦難。 [4] 

粵贛古道各方説法

對於此次新發掘出來的河源市粵贛古道,各方觀點不一。
和平縣民間文化保護人士陳仰天認為,根據發現的文物古蹟來看,一路有茶亭、驛站和關爺廟等官方驛道的配套,在修建之時必定是通過官方認可和支持,地位十分重要。
和平縣博物館館長吳更生則認為,登記在縣誌上的古驛道,並沒有此次挖掘出來的這一條路線,且該古道多為0.8米-1.2米寬,應是古代通商之道。 [1] 
二九二大隊調查成果顯示,粵贛古道北段在和平縣、連平縣縣誌上沒有記載,南段主道則與源城區、東源縣縣誌記載的的西北路完全一致,即“自縣城過龍津渡口,經狗比瀝、香車、南湖、鬥背、橋頭、東壩、順天、二龍江、石塘水至連平縣忠信” [2]  。從文史資料看河源至江西的主道至少6條,支道更多,因此粵贛古道還有大量資源有待挖掘。

粵贛古道發展規劃

2017年11月,廣東省頒佈的《廣東省南粵古驛道線路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明確表示,要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六條南粵古驛道(將粵贛古道列入其中)的線路建設,古驛道線路、發展節點、特色鎮村互通互聯,成為“一帶一路”的文化品牌和經濟發展走廊。
2018年3月,粵贛古道東源縣新港鎮至雙江鎮、連平縣大湖鎮至和平縣熱水鎮2段入選2018年南粵古驛道重點線路,河源市將對其進行重點保護和修復利用。2018年10月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第6站也將在河源市大湖鎮舉行。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