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粵東會館

(廣西北流市古建築)

鎖定
北流市粵東會館位於廣西玉林市北流市城區永安路一里9號(北流城南小學旁),在清朝乾隆、嘉慶年間蜂擁雲集到北流的廣東商人,就在該處建造過一棟會館,作為他們經商、同鄉聚會活動的主要場所。
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嘉慶丁已(1797年)在原址擴建,嘉慶壬申(1812年)落成。咸豐七年(1857年)毀於兵火,同治七年(1868年)粵商修復。建築坐西向東,原規模為三進兩廂兩天井一戲台,佔地面積1400平方米,現僅存兩進一廂,佔地面積642.6平方米。硬山頂磚木結構,鑊耳山牆,小青瓦屋面、青磚牆,抬梁穿鬥式混合樑架。屋脊灰塑雙龍戲珠及博古紋,前座檐牆及廂房牆端堆砌陶瓷樓閣人物圖,檐廊柱間梁以石獅如意雲柁墩作承重,三根枋墩雕刻人物及如意雲紋,雀替透雕吉祥紋飾。中座內有4根花崗岩石柱支撐屋頂。庭院及通道均鋪設紅色階磚和花崗岩條石。 [1] 
中文名
粵東會館
外文名
YDHG
地    址
廣西玉林市北流市城區永安路一里9號
級    別
北流市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時間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 [1] 
佔地面積
642.6 m² [1] 

粵東會館建築歷史

北流粵東會館位於城南小學旁邊 北流粵東會館位於城南小學旁邊
在清代北流的商業比較發達,重要的原因之一,北流有一條圭江,當時陸路交通還未開發,主要靠水路 運輸,北流附近的幾個縣,玉林興業陸川、博白這些縣的主要產品運到梧州出口,得集中到北流然後再運到梧州廣州去,從廣州、梧州的進口商品也得先集中北流,所以當時的北流成立了重要的集散地,正因為有這樣的貿易條件,所以很多廣東商人到北流來做生意,當時北流大興街、新興街,都是廣東商人聚集的地方,廣東商人在乾隆、嘉慶年間,就在現在會館的這個地方,購買了三十多間瓦房,及若干段地皮建起了粵東會館。
粵東會館到咸豐年七年,公元1857年,容縣農民起義軍,範亞音領導農民起義軍進攻北流,攻下北流之後,就把粵東會館燒了,到同治七年,廣東商人又把粵東會館進行重修。
見到的粵東會館,建於清代同治7年,也就是1868年,原來建築面積達793平米,佔地面積1400 平米,房屋座西向東,佈局依次為樓,左右廂房,中座,神樓、兩側小巷及無廊。據瞭解,當時的廣東商人除了給商業帶來活力外,還以粵東會館為基地為當地的百姓帶來了廣東的特色文化——粵劇。當時就曾有不少的廣東名粵劇團應邀而來,為羣眾送上過一台台精彩的大戲。
同治四年有廣東粵劇團到粵東會館來演出,演“六國封相”這齣戲,出場的人物就有上百人,可見劇場 相當大,當時在這個劇場幾乎晚晚都演戲。

粵東會館建築特色

北流粵東會館精美的磚雕石雕 北流粵東會館精美的磚雕石雕
粵東會館精美的木雕,和文物保護單位牌匾 粵東會館精美的木雕,和文物保護單位牌匾
由於種種原因,北流粵東會館的中座和後座及走廊都已經被拆毀,幸好該建築藝術最精華部分的前座門樓還有東面的廂房基本得以保留。會館門樓為石門架、歇山頂,屋脊灰雕雙龍戲珠,有8面風火牆,屋面為大瓦,屋內外牆壁上裝飾有浮雕,刻有山川草木、奇珍異獸、人物塑像,特別是一些戲曲人 物造型,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粵東會館門樓金碧輝煌,在廣西的粵東會館當中比較突出的,在門樓上面的梁,都用雕刻有戲劇中的人 物雕像,每一幅雕刻就是一台粵劇,在左右兩邊的牆上有裝飾,也是用皮製的戲劇雕刻人物,懂粵劇的 人一看就知道是那一幅雕刻是什麼戲。
門樓為粵東會館建築藝術之精華,有石門駕,鐵杉頂,灰檐浮雕,該建築藝術性較高,中座由四根石 柱支撐屋頂,庭園及過道鋪設了紅色的地階磚和石條,因此這座建築有很高的藝術價值,1962年被北流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粵東會館文物遺存

除了建築本身,還有兩件粵東會館文物遺存:
“粵東會館”款獅耳石香爐 “粵東會館”款獅耳石香爐
清光緒二年“粵東會館”款獅耳石香爐,高20釐米,口徑34釐米,底徑24釐米,重35.8千克,現收藏於北流市博物館。香爐石質,敞口,寬沿,束頸,鼓腹,腹下漸收,下承圓形半實足,腹部兩側附獅頭耳,獅頭上小下大,額頭凸起,飾如意雲頭紋,雙目圓睜,張口露齒,鬃毛微炸。腹部正面中間陰刻楷書“粵東會館”四個大字,在其左側陰刻楷書“光緒二年蒲月”,右側刻“西家行敬送”。刻文中,“蒲月”指的是農曆五月,以蒲月為名是緣於民間農曆五月掛菖蒲的習俗;“西家行”則是清代幫工、學徒為保護自身利益而建立的組織,與工商業主之“東家行”相對。 [1] 
由刻文可知,此件石香爐是清代光緒二年農曆五月,粵東會館的僱工們贈送給粵東會館的。香爐的作用可能是用於粵東會館內如關公、岳飛等神明信仰的祭拜。明清時期,廣東商人修建的粵東會館往往會在會館內供祀關羽、岳飛等本土習慣遵奉的神祗,以起到寄託鄉情、聯繫鄉誼的作用,同時也是其地域和商業文化的一種表現。 [1] 
清代消防水車 清代消防水車
清代消防水車,舊稱“水龍”,是在北流粵東會館發現的,已有上百年曆史,收藏於北流市博物館。“消防車”長約1.2米、高約1米、寬約0.7米,由銅、鐵和木材建成,底盤上裝有4個鐵輪用於移動,車身左右兩邊的槓桿分別有3個鐵圈穿插木棒,前後各有1個鐵質拉手,可以拴繩用於運輸。車中間有個長方形水槽,水槽內有1條橢圓形的銅水管和兩個用來抽水的活塞。車頂上有個消防接頭,車身用料考究,木質細密堅硬,銅材也是上好的,清晰地印着“粵東會館”字樣。據介紹,“水龍”巧妙利用了槓桿原理,和現代消防車在操作上非常相似,只要用力搖動兩邊的木槓杆,水箱裏的水泵就可通過加壓把水噴出,水柱可高達10多米。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