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粘質沙雷菌

鎖定
粘質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 是正常存在於人體中的最小細菌, 泌尿道和呼吸道是重要的貯菌部位,兒童的胃腸道也可貯菌。在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能引起肺炎、敗血症、腦膜炎以及各類感染,且對多種抗生素耐藥。 [1] 
中文名
粘質沙雷菌
外文名
Serratia marcescens
含    義
正常存在於人體中的最小細菌
特    點
對多種抗生素耐藥

粘質沙雷菌基本簡介

粘質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 又稱靈桿菌,一種產生鮮紅色素的細菌,存在於空氣和水中,可生長在動、植物性食品中。為細菌中最小者,約0.5×(0.5~1.0)微米。近球形短桿菌,但形態多樣。革蘭氏陰性,周身鞭毛,能運動。無莢膜,無芽胞,在普通瓊脂平板上25~30℃培養1~2天出現粘性、中心顆粒狀、有惡臭的菌落。約半數菌株能產生紅色的靈菌素(prodigiosin)。在室温條件下易促進色素的生成,因本菌小且有色素,常用於檢定濾菌器的質量。厭氧條件下也可以生長,但不產生色素。色素為靈菌紅素(prodigiosin),其生理作用不明。按Bergey氏分類法,屬於腸道細菌類。有46個血清型,血清型與色素產生無關。一般不致病,近年有報告説可引起肺部感染、腦膜炎、心內膜炎尿路感染、灼傷後敗血症等。尤其在類固醇類激素,免疫抑制藥造成機體免疫力降低時,容易發病。
粘質沙雷氏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是水和土壤中的常居菌羣,亦是臨牀上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在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時可引起肺部和尿道感染以及敗血症。粘質沙雷菌易引起院內流行性感染;粘質沙雷菌導致的敗血症患者使用氨基糖苷類藥物與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頭孢三代、喹喏酮類聯用效果顯著;粘質沙雷菌的耐藥性各單位差異較大,須根據實際情況選用抗生素。

粘質沙雷菌背景介紹

粘質沙雷氏菌長期被認為是水和土壤中的常居菌羣,對人體無害,只是近年來才發現其可致人體感染,包括泌尿道、呼吸道、腦膜和傷口感染,可引起菌血症、內毒素休克和心內膜炎。近年來由粘質沙雷氏菌所致的院內感染,尤其是引起傷口感染有上升趨勢,有引起心臟外科、兒科病房爆發流行的報道。應引起臨牀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沙雷氏菌屬其他種雖亦偶爾分離,但是否為病原菌尚末確定。沙雷氏菌的一個特點是產明膠酶、脂酶和DNA酶,其與克雷伯氏菌屬腸桿菌屬、哈夫尼亞菌屬的主要區別是DNA酶陽性。沙雷氏菌屬包括9個種,臨牀上最常見,也是生化特徵最明顯的是粘質沙雷氏菌,粘質沙雷氏菌與同屬中其他種的主要區別是阿拉伯糖陰性,棉子糖陰性,木糖陰性。從土壤或水中分離到的粘質沙雷氏菌在有氧,特別是在20 ℃培養時會產生一種不擴散的紅色色素靈菌紅素,但臨牀分離菌株大部分不產色素。粘質沙雷氏菌生物型的鑑定:可利用其O和H抗原加以鑑定,但抗血清不易獲得。替代方法包括碳利用試驗和其他表型鑑定方法,此類方法已在流行病學調查中與血清型法聯合應用。其它產紅色色素的種包括紅色沙雷氏菌和普城沙雷氏菌,但較少從人體分離到。臭味沙雷氏菌可從痰、血和腦脊液標本中分離到,可產生特徵性的腐臭馬鈴薯味,有助於鑑別。居泉沙雷氏菌從臨牀標本中也可分離出,主要見於傷口滲出液,但居泉沙雷氏菌的生化反應(VP、明膠酶、脂酶、DNA酶陰性)不典型,將來有可能進行進一步分類.
參考資料
  • 1.    向前.粘質沙雷菌的耐藥機制[J].《國外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1999,26(3):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