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居菌

鎖定
常居菌(resident flora)也稱固有性細菌,能從大部分人的皮膚上分離出來的微生物。這種微生物是皮膚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不易被機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棒狀桿菌類、丙酸菌屬、不動桿菌屬等。
中文名
常居菌
外文名
resident flora
別    名
固有性細菌
學    科
生物
領    域
生命科學
主要組成
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棒狀桿菌類、丙酸菌屬、不動桿菌屬等

目錄

常居菌定義

常居菌是指皮膚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機械的摩擦清洗清除,如板狀桿菌類、不動桿菌屬等。此類細菌一般情況下不致病,而且還可以對抗外來微生物,在微生態中與致病菌競爭營養。暫居菌是指寄居在皮膚表層,常規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此類細菌在直接接觸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時可獲得,可隨時通過手接觸傳播,與感染密切相關。我們通過洗手可降低常居菌的數量和殺滅暫居菌,洗手應當適度,在保護皮膚常居菌和殺滅暫居菌兩個目標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1] 

常居菌簡介

常駐菌羣由相對固定的微生物組成,有規律地定居於手部皮膚的特定部位,對手部皮膚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除厭氧丙酸桿菌主要是在位於皮脂腺導管外,其他常駐菌羣的微生物大部分居住在角質層的最外部分、角質或嵌入脂質及脱落的腐質細胞碎屑中。它們在皮膚毛囊的上部繁殖,皮膚的深層是大小汗腺腺體的管道,細菌不能繁殖。除大量的丙酸桿菌在以皮脂腺為主的區域外,皮膚菌羣的主要部分是由微球菌科,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種(表皮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頭癬等)及微球菌所組成。此外,金黃色葡萄球菌還可能暫時移植到其他皮膚,尤其是會陰部、鼻子、手、臉和脖子。在德國一家教學醫院的重症監護病房(ICU)中Hoffman等發現18.4%的護士和36%的醫生手上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Larson發現80%的醫院外人員和21%的醫務人員常攜帶不動桿菌和克雷伯桿菌,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攜帶革蘭陰性菌,每天洗手少於8次的人比洗手多於8次的人手中攜帶的革蘭陰性菌更多。在封閉的病區(如ICU)工作的人員手中特別容易攜帶革蘭陰性菌。
正常微生物的皮膚菌羣的定植具有一重要的功能,它避免了其他的和潛在的更多的病原微生物的定植。影響原因是細菌素及其他類抗生素的細菌分泌物及含水量低的角質層脂肪酸的存在,細菌被皮膚中的自由脂質代謝釋放出來。pH值及滲透壓並不重要。除非由外傷或引入人體組織中的異物,如導管或植入,常駐菌羣的致病潛力通常是低的。常駐菌羣很難被機械的方式清除,用肥皂和水洗手,皮膚細菌的減少每5分鐘只有50%。
在一般人羣中有5%-25%的人可攜帶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某些病毒;65%-100%的人皮膚上有表皮葡萄球菌,而其中約有200/0不能用清潔劑消除。它們通常需要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清潔劑,作用一定的時間,才能被殺滅或被抑制。
有人做過試驗:將傷寒桿菌塗在手掌上,15分內細菌便可消亡。但在特定條件下,如皮膚損傷處或濕度過大的地方有些細菌,尤其是革蘭陰性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定植在皮膚上,可能導致感染。
常駐菌可通過皮膚脱屑及出汗等途徑轉化為暫駐菌;暫駐菌也可以通過摩擦或不及時清洗而轉化為常駐菌。 [2] 

常居菌預防措施

洗手是指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除掉手部皮膚上的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一、設施
包括洗手池、水龍頭、流動水、清潔劑、洗手用品等。
二、洗手目標
1、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染物和暫居菌。
2、將常居菌減少到最低程度。
3、抑制微生物的快速生長及再生。
4、降低醫院感染,保護病人及護理人員,防止將病原菌帶給家人和朋友。
三、洗手時機
1、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能看見的污染時,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2、直接接觸每個病人前後,從同一個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前要洗手。
3、接觸病人的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病人的體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後要洗手。
4、穿脱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要洗手。
5、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前要洗手。
6、接觸病人周圍環境及物品後要洗手。
7、處理藥物或配餐前要洗手。
四、洗手方法
1、在流動水下,使雙手充分淋濕。
2、取適量肥皂或皂液,均勻塗抹到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上。
3、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s,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縫。 [3] 
參考資料
  • 1.    陳勇,劉麗宏主編,藥 千錯萬錯別吃錯,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6.05,第216頁
  • 2.    袁嵐,呂曉菊,鄧蓉主編;葉慧,唐光敏,李饒等副主編;王珺,王錦,王樹敏等編,感染性疾病科普讀本,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5,第167頁
  • 3.    李興勇,魯麗萍主編,護理員教程,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3,第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