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粉枝莓

鎖定
粉枝莓(Rubus biflorus Buch.-Ham. ex Sm. in Rees)是薔薇科懸鈎子屬的攀援灌木植物。粉枝莓枝無毛,具白粉霜,疏生粗壯鈎狀皮刺;頂生小葉寬卵形或近圓形,側生小葉卵形或橢圓形;頂生傘房花序具數朵,花瓣近圓形,白色;果球形,成熟時黃色,無毛;核腎形,具細密皺紋;花期5-6月;果期7-8月。 [5] 
粉枝莓分佈於中國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西藏地區;在緬甸、不丹、尼泊爾、印度、克什米爾地區也有分佈。 [6]  粉枝莓生長在山谷河邊和山地雜木林內,喜光、耐旱、耐澇、抗寒,在土質肥沃的向陽處常見成片分佈。粉枝莓繁殖方式為壓條和扦插繁殖。 [7] 
粉枝莓果實、全株皆可入藥,果實有益腎補肝、名目的功效,全株可用於治療風濕疼痛、感冒等症狀。 [8]  粉枝莓具有較好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可充分利用休閒荒地、邊角等地引種栽培或作為果園、庭院圍牆和綠籬,可綠化荒山荒坡、保持水土,又可獲得經濟效益。 [9]  粉枝莓果實色澤鮮黃、味甜、多漿、營養價值高,是鮮食的美味水果,也可用於釀酒,製做果醬、飲料、果凍以及多種食品添加劑,莖皮、根皮可提製栲膠。 [10] 
中文名
粉枝莓
拉丁學名
Rubus biflorus Buch.-Ham. ex Sm. in Rees [4] 
別    名
二花懸鈎子
二花莓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薔薇目
薔薇科
懸鈎子屬
粉枝莓
命名者及年代
Buch.-Ham. ex Smith,1819
保護級別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無危(LC)

粉枝莓形態特徵

粉枝莓是薔薇科懸鈎子屬的攀援灌木植物。高1-3米;枝紫褐色至棕褐色,無毛,具白粉霜,疏生粗壯鈎狀皮刺。小葉常3枚,稀5枚,長2.5-5釐米,寬1.5-4(5)釐米,頂生小葉寬卵形或近圓形,側生小葉卵形或橢圓形,頂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上面伏生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絨毛,沿中脈有極稀疏小皮刺,邊緣具不整齊粗鋸齒或重鋸齒,頂生小葉邊緣常3裂;葉柄長2-4(5)釐米,頂生小葉柄長1-2.5釐米,側生小葉近無柄,均無毛或位於側生小枝基部之葉柄具疏柔毛和疏腺毛,疏生小皮刺;托葉狹披針形,常具柔毛和少數腺毛,位於側生小枝基部之託葉,其邊緣具稀疏腺毛。 [1]  [11] 
花2-8朵,生於側生小枝頂端的花較多,常4-8朵簇生或成傘房狀花序,腋生者花較少,通常2-3朵簇生;花梗長2-3釐米,無毛,疏生小皮刺;苞片線形或狹披針形,常無毛,稀有疏柔毛;花直徑1.5-2釐米;花萼外面無毛;萼片寬卵形或圓卵形,寬5-7毫米,頂端急尖並具針狀短尖頭,在花時直立開展,果時包於果實;花瓣近圓形,白色,直徑7-8毫米,比萼片長得多;花絲線形或基部稍寬;花柱基部及子房頂部密被白色絨毛。果實球形,包於萼內,直徑1-1.5(2)釐米,黃色,無毛,或頂端常有具絨毛的殘存花柱;核腎形,具細密皺紋。花期5-6月,果期7-8月。 [1] 

粉枝莓主要變種

腺毛粉枝莓Rubus biflorus var. adenophorus Franch.)葉柄、花梗和花萼外面有絨毛狀柔毛和稀疏腺毛。分佈於中國雲南西北部高山地區和西藏南部。生於海拔達3000米的林內及林緣。 [1] 
柔毛粉枝莓Rubus biflorus var. pubescens Yü et Lu)葉柄、花梗和花萼外面密被柔毛,但無腺毛。分佈於中國四川(鹽源)。生於海拔2500米的山坡路旁次生灌叢中。 [1] 

粉枝莓產地生境

粉枝莓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0-3500米的山谷河邊或山地雜木林內。喜光、耐旱、耐澇、抗寒,在土質肥沃的向陽處常見成片分佈。 [7] 

粉枝莓分佈範圍

粉枝莓分佈於中國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西藏地區;在緬甸、不丹、尼泊爾、印度、克什米爾地區也有分佈。 [6] 

粉枝莓繁殖方法

粉枝莓繁殖方式為壓條和扦插繁殖。 [7] 
粉枝莓可以用組織培養進行繁殖。
外植體處理:選取水培後萌發的幼嫩莖段和葉片,分為無芽莖段、帶芽莖段、幼嫩葉片。莖段每段切成1-2釐米長,均去掉葉片;幼嫩葉片剪切成2釐米×2釐米左右的方塊。將以上外植體用試管刷蘸飽和洗衣粉水洗刷掉表面污垢,除去肉質皮刺,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2-3小時,爾後用無菌水漂洗2-3次。在無菌條件下,用75%酒精浸10-20秒,再於0.1%的氯化汞溶液中消毒5-10分鐘,之後用無菌水沖洗3-5次,最後用無菌濾紙吸乾水分。將消毒後的外植體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到分化培養基上,經過3-4周的培養後,分化出大量的不定芽,這時可將其切下進行繼代培養。 [2] 
培養條件:基本培養基為MS。上述所有培養基均加入蔗糖20克/升、瓊脂6克/升,並將pH值調整為5.8。培養室温度保持在23-26℃範圍內,空氣相對濕度為60%左右,光照強度1500-2000勒克斯,每日光照10-14小時。 [2] 
誘導芽的分化:切取帶芽莖段接種到MS+6-BA0.5毫克/升+NAA0.2毫克/升的分化培養基上,在接入培養基後15-18天,芽的基部切口出現愈傷組織,在此期間芽不斷生長,葉片展出,側芽萌發生長;之後,愈傷組織分化出小芽,4周後分化芽和萌發芽進入旺盛生長時期;6周後,平均高可達6.1釐米,基徑可達0.19釐米。此時便可將分化芽進行轉接,繼續不斷增殖。 [2] 
根的誘導:將分化培養長成的小苗剪切成1.5-2釐米的帶芽莖段,轉入1/2MS+IBA0.3毫克/升的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生根的誘導。在接入生根培養基後1周左右,莖段基部出現愈傷組織,2周後愈傷組織出現放射狀突起,稍後幾天形成根。 [2] 
試管苗出瓶移栽:當在生根培養基中的組培苗根長到2釐米以上時,進行煉苗。經過室內常規煉苗2周後,取出組培苗,洗去根部附着的瓊脂,移裁到經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的蛭石中。栽後用薄膜覆蓋,適當遮蔭,四周壓實,經過一段時間,再逐漸增加光照。在移栽後的頭幾天裏,要經常噴水,使相對空氣濕度保持在85-90%之間,但長時間的高濕度易導致病菌的繁殖,使幼苗受到侵害,所以幾天後要降低濕度。温度掌握在22-28℃的範圍內。1個月後,移栽成活率達94%。再將蛭石中的小苗栽種到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土壤中,此時仍要注意控制温濕度,此時組培苗能夠迅速生長,木質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1個月後觀察,成活率達98%。 [2] 

粉枝莓主要價值

藥用
粉枝莓果實有益腎補肝、名目的功效,全株可用於治療風濕疼痛、感冒等症狀。 [8]  其、根、莖、葉果皆可入藥,具有補腎、固精、明目的功效。 [2] 
觀賞和經濟
粉枝莓具有較好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可充分利用休閒荒地、邊角等地引種栽培或作為果園、庭院圍牆和綠籬,可綠化荒山荒坡、保持水土,又可獲得經濟效益。 [9] 
粉枝莓聚合果實色澤鮮黃、味甜、多漿、營養價值極高,是鮮食的美味水果,也可用於釀酒,製做果醬、飲料、果凍以及多種食品添加劑。 [2]  莖皮、根皮可提製栲膠。 [10] 

粉枝莓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無危(LC)。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