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籲,漢語一級字 [5]  ,讀作xū、yù,是由兩個漢字簡化而來—籲和籲。
籲(xū)最早見於周代金文,由“於”(xū)分化而來,本義為驚歎,後引申為憂愁。而“籲”(yù)最早見於秦代小篆,本義呼告,後引申為和諧。今將“籲”簡化為“籲”
【參考資料 [1]  [4] 
中文名
拼    音
xū、yù、yū [1] 
部    首
五    筆
KGFH
倉    頡
RMD
鄭    碼
JAD
注    音
ㄒㄩ、ㄩˋ、ㄩ
筆畫數
6
筆順編號
251112
繁體漢字
漢字五行
異體字
漢字級別
次常用字
筆順讀寫
豎折橫橫橫豎
結    構
左右結構
U
5401
GBK
D3F5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嘆詞
形聲。從口,於聲。本義:表示驚怪、不然、感慨等
oh
王曰:“籲!來!有邦有土,告爾祥刑。”——《書·呂刑》
籲!驚也。——《説文》
王曰:“籲,來!…”——《史記·周本紀》
籲!是何言歟?——《法言·君子》。注:“籲!駭嘆之聲。”
吁咈(表示不以為然之意);吁咈都俞(吁咈,吁俞。用以讚美君臣間論政之和洽。見《書·堯典》);吁嗟(表示憂傷或有所感;表示讚美)
動詞
嘆息,嘆氣
sigh
香車輾盡關山日,彈罷琵琶只自籲。——《明珠記》
籲唏(吁噓。噓唏,嘆息);吁氣(嘆氣);吁嗟(哀嘆;嘆息);吁嗟(慨嘆);籲然(感嘆的樣子);吁嘆(嘆息;哀嘆);籲嘻(感嘆)
breathe out
云何籲矣。——《詩·周南·卷耳》
籲呵(口中默唸);籲吸(噓氣與吸氣;呼吸);籲呼(指吐氣);籲荼(謂散發出温暖之氣);吁氣(呼氣,吐氣)
象聲詞
吆喝牲口的聲音
-
-
-
動詞
呼天而告
appeal;petition
夫知保抱攜持厥婦子,以哀籲天,徂厥亡出執。——《書·召誥》
籲天(呼天而告);籲號(呼叫);呼籲(呼告請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參考資料: [2]  [4] 

古籍釋義

〔古文〕𠮲《唐韻》況於切《集韻》《韻會》匈於切,𠀤音訏。《説文》驚也。《玉篇》疑怪之辭也。《廣韻》嘆也。《書·堯典》帝曰:籲嚚訟可乎。《詩·周南》云何籲矣。
留籲,赤狄別種。《春秋·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籲。
省作於。《詩·周南》于嗟麟兮。《召南》于嗟乎騶虞。
《集韻》雲俱切,音迂。義同。
《集韻》《正韻》𠀤休居切。與噓同。《王充·論衡》豬馬以氣籲之。
《廣韻》《集韻》𠀤王遇切,音芋。義同。 《説文》本作籲。籲,字從口從亐。《説文》籲本字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