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筆墨當隨時代

(清初石濤的名言)

鎖定
“筆墨當隨時代”是清初石濤的名言。 全文是“筆墨當隨時代,猶詩文風氣所轉。上古之畫跡簡而意淡,如漢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畫如初唐盛唐雄渾壯麗;下古之畫,如晚唐之句,雖清灑而漸漸薄矣;到元則如阮籍王粲矣,倪黃輩如口誦陶潛之句,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以枯煎,恐無復佳矣”。
中文名
石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636年、1641年、1642年諸説
逝世日期
1705年、1710年、約1718年諸説
主要成就
提出一畫説,主張“借古以開今”
主要成就
“我用我法”
“搜盡奇峯打草稿”等
出生地
廣西全州
信    仰
佛教
代表作品
《苦瓜和尚畫語錄》,《搜盡奇峯打草稿圖》,《淮揚潔秋圖》等
人物經歷
大意是:時人作畫與時代跟風,就象過去的詩文一樣,漢魏六朝的詩句文章色彩華麗、高貴,氣勢雄渾大氣,而無斧鑿痕,變幻莫測,有可遇不可求之象,古人的畫彷彿似之;晚唐時期,大國恢弘之勢已去,特別是安祿山起兵之後,國勢愈衰,詩文一脈,亦走向下坡之路。此時之畫,受大勢所趨,而氣勢漸靡弱;到元朝則如阮籍、王粲,心有餘而力不足,徒維持一脈而已。倪瓚黃公望等人亦不過是重複着古人的一點牙慧,畫面再不見古人氣勢之恢弘,一覽萬里的壯觀景象,而只在自家的小圈子裏打轉轉。“侍兒扶起嬌無力”已在千年畫人的筆下再無一點新意,別人已燒過千百滾的水,你就是再滾它一次、十次又能如何呢?
這是石濤的一段普通的畫跋,在寫下這段話時,他一定不會想到,在二十世紀的歷史語境中,「筆墨當隨時代」竟然會成為路人皆知的一個宣揚藝術創新的口號。對此評論家王進玉認為,石濤的這段話放在農耕文明時代,站在傳統文化審美角度和層面看,沒任何問題,但如今時代變了,而且是整個生產方式、生活狀態、審美語境等的巨大變化,這是前人始料未及、意想不到的,這就更加要求我們務必具有創新意識、創造精神,而不是以農耕時代的思維、審美和技法等來面對現代文明、科技時代下的相關題材創作,那樣只會不合時宜,被時代無情淘汰,所以現在講筆墨當隨時代這個觀點,就不能再武斷、輕易地予以否定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