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竹葉菜

(飯包草的別名)

鎖定
竹葉菜是鴨跖草飯包草的別名。屬鴨跖草科植物。生於田野陰濕地,葉似竹葉,夏日開花如蛾形,雨瓣如翅,藍碧可愛。李時珍説:“竹葉菜處處平地有之,3-4月出苗,嫩時可食。”入藥用其全草,開花時採收。
中文名
竹葉菜
拉丁學名
Commelina benghalensis Linnaeu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鴨跖草目
鴨跖草科
鴨跖草屬
飯包草 [1] 
分佈區域
中國南部各地區均有分佈及東南亞

目錄

竹葉菜植物簡介

竹葉菜為鴨跖草科植物鴨跖草CommelinacommunisL. 的嫩莖葉,又名淡竹葉、雞舌草。
拉丁文:Commelina Benghalensis
又名鴨跖草或竹節菜。屬鴨跖草科植物。生於田野陰濕地,葉似竹葉,夏日開花如蛾形,雨瓣如翅,藍碧可愛。李時珍説:"竹葉菜處處平地有之,3-4月出苗,嫩時可食。"入藥用其全草,開花時採收。
性味 苦、大寒,無毒。

竹葉菜成分

含有花青素類 (為飛燕次甙等)、粘液質、澱粉。
竹葉菜每百克嫩莖葉含水分89 克,蛋白質2.8 克,脂肪0.3 克,碳水化
合物5 克,鈣206 毫克,磷39 毫克,鐵5.4 毫克,胡蘿蔔素4.19 毫克,維
生素B10.03 毫克,維生素B20.29 毫克,尼克酸0.9 毫克,維生素C87 毫克,
還含有鴨蹠黃酮甙等。

竹葉菜功效

竹葉菜性味甘寒,具有行水、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治水腫,腳氣、
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黃疽肝炎、熱痢、鼻衄、尿血、血崩、咽
喉腫痛等。《四川中藥志》載“能清熱利尿,潤肺。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
小便淋漓作痛”。脾胃虛弱者少食。

竹葉菜功用

清涼解熱解毒,強心利尿。適用於急性熱病,高熱煩渴,咽喉炎腫,上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等急性炎症。
鮮竹葉菜全草洗淨搗爛絞汁,每服1酒杯以温水沖服,一同2~3次。或用全草60~90克,水煎服亦可。
[流行性感冒,高熱煩渴,或原因不明的高熱]
竹葉菜30-60克,淡竹葉30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
[急性膀恍炎,小便頻急]
竹葉菜30克,車前草30克,甘草9克,水煎去渣,一日2~3次分服。
[急性風濕熱,尿酸性病風,間節紅腫疼痛]
竹葉菜60克,白毛夏枯草30克,水煎服 (取鮮草搗爛絞汁服用更佳)。
[癰癤疔瘡,無名腫毒]
鮮竹葉菜、鮮烏鼓黴等量,加食鹽少許搗爛,敷貼患部,一日更換2次,以痛止腫消為度。
[風濕性心肌炎,心臟病]
竹葉菜30~60克,肥玉竹、生地各12克,甘草6克,水煎,一日2至3次分服。
[急生細菌性痢疾;發熱、小便赤澀]
鮮全草60~90克,鮮車前草30~60克,水煎,分2~3次服 (或用鮮全草各120克搗爛絞汁,以蜜調和燭温服更佳)。
[瘧疾,急性血吸蟲病發熱等]
竹葉菜60~90克,煎濃汁服,有解熱解毒,強心利尿之功。
鮮草絞汁服,或配筋骨草 (白毛夏枯草),水煎服。
大量鴨跖草水煎服 (本品藥性和平,多服無流弊)。
[外傷出血,毒蟲毒蛇咬傷]
鮮草搗敷。
[麥粒腫]
鮮鴨跖草一節,火上燒之,一頭有汁流出,乘熱塗患處,數次可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