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佔

鎖定
黃佔又名巴浪魚、竹籤魚等,體呈紡錘形,稍側扁,一般體長20~35釐米、體重100~300克、脂眼瞼發達、體被小圓鱗,側線上全被高而強的稜鱗,所有稜鱗各具一向後的鋭棘,形成一條鋒利的隆起脊。體背部青綠色。
中文名
黃佔
別    名
horse mackerel,竹莢魚,巴浪 等
拉丁學名
trachurus japonicus
動物界
鱸形目
鰺科
分佈區域
太平洋西部,中國沿海

黃佔形態特徵

黃佔 黃佔
體呈紡錘形,稍側扁,一般體長20~35釐米、體重100~300克、脂眼瞼發達、體被小圓鱗,側線上全被高而強的稜鱗,所有稜鱗各具一向後的鋭棘,形成一條鋒利的隆起脊。體背部青綠色。腹部銀白色,鰓蓋骨後緣有一黑斑、背鰭2個,分離;胸鰭特大,鐮刀狀;胸及尾鰭土黃色,背及臀鰭淡黃色。
背鰭Ⅰ,Ⅷ,Ⅰ-30~33;臀鰭Ⅱ,Ⅰ-26~30;胸鰭20~21;腹鰭I-5;尾鰭17。側線上有稜鱗68~71。 體紡錘形,側扁;體長為體高3.6~4.3倍,為頭長3.8~4.2倍。頭中等大。頭長為吻長3.1~3.8倍,為眼徑3.4~4.0倍。吻錐形。脂眼瞼發達,前部達眼前緣,後部達瞳孔後緣稍前。口大,口裂傾斜。前頜骨能伸縮。上頜後端呈截形,達瞳孔前緣的下方。上下頜有一列細牙,犁骨牙羣呈箭頭形,齶骨及舌面中央均有細長形牙帶。鰓孔大。鰓蓋條7。鰓耙13~16+36~40。有假睱鰓。 體被圓鱗,易脱落,頭部除吻和眼間隔前部以外均被鱗,身體和胸部都有鱗片。側線自起點至第二背鰭始部下方,幾呈直線狀,以後斜度甚大,斜向下方,但至第二背鰭7~9鰭條下方起至尾基成為直線狀。側線上全被稜鱗,68~71個。稜鱗高而強,在直線部連接呈一明顯的隆起嵴。 第一背鰭有一向前平卧棘與8鰭棘,棘間有膜相連。第二背鰭有l鰭棘,30~33鰭條。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有1鰭棘,26~30鰭條,其前方有2短棘。胸鰭鐮刀形,腹鰭短,胸位。尾鰭叉形。 幽門盲囊長條狀,約十幾個。脊椎骨10+14。 背部青黃帶綠色,腹部銀色,鰓蓋後上緣有一明顯的黑色斑,各鰭草綠色。 [1] 

黃佔產地及產期

分佈於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之,且漁場分佈廣。

黃佔生活習性

黃佔 黃佔
為來回在海洋中層與海面間的一種洄游性魚類,體態多呈流線型,體色則與其它表層魚一樣,上下顏色不同,背部為暗綠色,由上看與海水混淆不清,腹部是銀白色,由海中往上看,和水面的反光同色,如此形成了逃避金槍魚等大型迴游性魚類攻擊的保護色。

黃佔分佈範圍

在太平洋、大西洋均有分佈,現已成為世界主捕魚種之一,其有三大支羣:北太平洋西部竹莢魚,在我國南海、東海、黃海、渤海均可捕獲;
黃佔 黃佔
大西洋竹莢魚,在南非和西非的撤哈拉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沿海集羣;智利竹莢魚也稱東南太平洋竹莢魚,體呈長圓筒狀,與我國東海產竹莢魚相比,其體形細而長。
在東南太平洋的秘魯和智利水域(南緯7~50°)均有分佈,但主要在智利水域,在智利經濟區外的公海海域資源量也很大。
東南太平洋竹莢魚儲量豐富,據資料顯示大約在3000~3500萬噸以上,1995年該漁區捕獲竹莢魚為495萬噸,達歷史最高水平,僅次於該漁區的擬沙丁魚而居第二位。智利竹莢魚主要為智利本國經濟區的漁獲,其次為公海海域的遠洋捕撈。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主要有前蘇聯、古巴、保加利亞、日本和韓國遠洋船隊在此捕撈竹莢魚,之後由於前蘇聯的解體和諸多經濟因素影響,上述各國相繼退出。
我國遠洋漁業自1985年起步後,曾把東南太平洋竹莢魚作為後備漁場,當時,由於鄂霍次克海豐富的狹鱈資源,開發智利竹莢魚的計劃被擱置下來。近年俄羅斯對外國漁船配額的大量減少,開發利用智利外海竹莢魚資源,成為我國遠洋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黃佔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黃佔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56 千卡
蛋白質 23.2 g
脂肪 6.3 g
膽固醇 79 mg
飽和脂肪酸 1.9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2.2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1.7 g
葉酸 5 μg
379 mg
37 mg
301 mg
194 mg
241 mg
2 mg
1.02 mg
維生素A 130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4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21 mg
煙酸(煙酰胺) 6.18 mg
維生素B6 0.21 mg
維生素B12 6.94 μg
維生素C(抗壞血酸) 0.9 mg
維生素D 7.3 μg
維生素E 1.03 mg
維生素K 0.1 μg
展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