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竹亞科

鎖定
竹亞科是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禾本目 Poales,禾本科的一個分支竹亞科(Bambusoideae)的總稱。莖生葉單生在稈的各節,即為稈籜,由籜鞘、籜舌、籜耳和籜片組成,籜耳和鞘口繸毛常存在。穎果,有時呈堅果狀或梨果狀,易與稃片相分離,果皮乾燥或新鮮時稀可肉質,種臍線形。 [3] 
竹亞科在亞洲、澳大利亞、非洲和南北美洲都有分佈,其中草本的莪利竹族除了其基部類羣伊裏安竹分佈在新幾內亞島,以及可能為莪利竹屬的一個種在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有分佈外認為該種是在大陸漂移初期。其他種類全部分佈在即熱帶美洲。 [3] 
竹亞科植物是重要的可再生資源它具有生長快、週期短、產量高、用途廣、投入少、效益大等優勢在建築、輕工、食品、傢俱、包裝、運輸、觀賞及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應用廣泛是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具佳的林種。 [4] 
中文名
竹亞科
拉丁學名
Bambusoideae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
禾本科
亞    科
竹亞科
領    域
生命科學

竹亞科植物學史

植株木質化,常呈喬木或灌木狀。稈和各級分枝之節均可生葉。地下莖發達,成為竹鞭在地中橫走或堆聚,葉異型,有稈生葉與普通葉之分;稈生葉單生稱稈籜或枝籜,有發達的籜鞘和較瘦小且無柄的籜片,兩者間的聯結處的軸面生有籜舌,籜耳和鞘口毛亦常存在;普通葉2列互生於小枝各節,其葉鞘彼此重疊,葉鞘頂端有籜舌、籜耳和鞘口縫毛等附屬物,或缺,葉柄位於葉鞘頂端,簡短,有明顯的關節,葉片脱落,而葉鞘則留存;本亞科的花期不固定,某些種終生只開一次花,且常於花後死亡 [1] 
竹亞科

竹亞科形態特徵

竹亞科的植物,稈一般為木質,多為灌木喬木狀,的節間常中空;主稈葉(稈籜即)與普通葉明顯不同;稈籜的葉片(籜片)通常縮小而無明顯的中脈;普通葉片具短柄,且與葉鞘相連處成一關節,葉易自葉鞘脱落。染色體:X=12,稀 7、 6、 5。體中所含的SiO2可高達70%,竿和各級分枝之節均可生1至數芽,以後芽萌發再成枝條,因而形成複雜的分枝系統;地下莖(rhizome)亦甚發達和木質化(指植株成長後而言),或成為竹鞭在地中橫走[此為單軸型(monopodium),又因竹鞭較竿徑為細,故亦稱細型(leptomorph)]。 [3] 
此外籜耳和鞘口燧毛亦常存在,惟籜片絕對無柄;營養葉二行排列互生於枝系中末級分枝(常稱具葉小枝)的各節,並可形成類似複葉形式的同一面,其葉鞘常彼此重疊覆蓋,相互包卷,葉鞘頂端還可生有葉舌、葉耳和鞘口燧毛等附屬物,葉片具葉柄,中脈極顯著,次脈及再次脈亦均明顯,小橫脈易見或否,葉柄簡短,位於葉鞘頂端由內外兩個葉舌所形成的杯狀凹穴之內,因基部具關節,故嗣後葉片能連同葉柄一齊從鞘上脱落,而葉鞘則在枝條上存留較久。 [3] 
喬木或灌木狀,稀攀援藤本或草本。地下莖通常稱為竹鞭,有合軸型、單軸型和復軸型3種類型。竹鞭上的芽發育出土形成筍,筍上變態的葉稱竹籜或筍籜;竹籜通常由籜鞘、籜葉、籜耳和籜舌4部分組成;筍籜脱落成稈。稈常圓筒形,中空,具節,節上有2環,下環為籜環,上環為稈環,兩環之內稱節內,兩節之間稱節間;竹稈叢生或散生,分枝1至多數。葉片通常具橫脈,葉舌膜質。花兩性,多組成復花序,小穗兩側扁,稃具多脈,無芒,鱗被常2~3,柱頭1~3。果實多為穎果,少為堅果、漿果或囊果 [2] 

竹亞科近種區別

簕竹超族
簕竹族 BAMBUSEAE Trin.
牡竹族 DENDROCALAMEAE Benth.
梨竹族 MELOCANNEAE Benth.
倭竹族 SHIBATAEEAE Nakai
植株的具花部分是續次發生的,其主軸及分枝不為延續性的;假小穗或假小穗簇叢均無柄或近於無柄,直接着生在花枝之各節,甚至着生於竿節(當為前一情況時,具花小枝的頂端那段節間常易被誤認為是頂端小穗或假小穗之柄),在其着生處的花枝各節通常還具葉性器官(例如變態葉、佛焰苞或苞片),並在腋內存有先出葉;竿籜通常為脱落性,甚至為早落的,惟泰竹屬Thyrsostachys及寒竹屬Chimonobambusa的某些種則可為宿存性。 [2] 
北美箭竹超族
北美箭竹族 ARUNDINARIEAE Nees
香竹族 CHUSQUEEAE (Munro) E. G. Camus
竹亞科
竹亞科(3張)
植株的具花部分是單次發生的,即其小穗生長在特定的軸性器官上而非直接着生在營養軸(竿包括各級枝條)的各節,其主軸(即花序軸)以及其分枝都為延續的而無明顯節環,它們的內部結構均勻一致,且多為實心,在花序分枝處不具苞片或僅託附1微小的苞片,但在其腋內決無先出葉的存在;小穗均具或長或短的小穗柄(鐮序竹屬Drepanostachyum在具花初期無明顯小穗柄,此時頗似假花序狀態),在整體具花部分的基部才有葉性器官,但絕不在花序之中出現或夾雜有營養葉;竿捧大都宿存或遲落(偶在某些屬種為早落);果實多為穎果而具縱長腹溝,稀或果皮肥厚而呈堅果狀(例如鐵竹屬Ferrocalamus)。 [2] 

竹亞科分佈範圍

本亞科約66屬,1000餘種,主要分佈在東南亞熱帶地區,少數屬、種延伸至亞熱帶和温帶各地。我國26屬,200多種,多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各省。 [3] 

竹亞科生長習性

花期不固定,一般相隔甚長(數年、數十年乃至百年以上),某些種終生只有一次開花期,花期常可延續數月之久。竹類花序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為有如普通禾草那樣,植株上的具花部分(在禾本科中,習慣上以小穗為一單位)可形成各種式樣的花序,它們的發育是一次性完成的,術語上稱為單次發生花序(semelauctantinflorescence),其着生部位都是在植株營養體某些部分最上方的一片營養葉[稱旗葉(flag leaf或uppermost leaf)]之上,花序軸及其分枝(包括小穗柄)均常實心,即內部結構上下均勻一致。 [2] 

竹亞科下級分類

模式屬
竹屬Bambusa Retz.Corr.Schreb.(nom.cons.)mbosRetz.(nom.rej.)
箬竹屬
(Indocalamus)灌木狀或小灌木狀竹類;稈散生或叢生,直立,節不甚隆起,具一分枝,分枝通常與主稈同粗。葉片大型。約30餘種。我國約20種。闊葉箬竹[I.lati- folius(Keng)Mc-Clure],稈高約1米,下部直徑 5~8毫米;稈籜宿存。分佈於華東、陝南漢江流域等地區。稈宜作毛筆稈或竹筷;葉寬大,可制船篷與斗笠等防雨用品;亦用作包裹米粽。此外,稱為箬竹的尚有其他種類。葉的效用相同。
箣竹屬
(Bambusa)地下莖合軸,稈叢生,節間圓筒形,每節有多數分枝,小枝在某些種類可硬化成刺。籜葉直立,基部與籜鞘的頂端等寬,籜耳顯著。約100餘種。我國約60多種。鳳凰竹[B.multiplex(Lour.)Raeusch.],稈高2~7米,粗5~25毫米。枝條多數簇生於1節。葉常5~10生於1小枝上。分佈於華南、西南各省,通常栽培供觀賞。變種鳳尾竹[B.multiplex var. nana(Roxb.) Keng f.],稈高2~3米,徑不超過10毫米。葉片通常10餘枚生於1小枝上,形似羽狀複葉。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栽培更多。佛肚竹(B.ventricosa McClure),稈有異型,畸形稈節間瓶狀。廣東特產,各地栽種或盆栽,供觀賞。
牡竹屬
(Dendrocalamus)喬木狀竹,地下莖為合軸型,稈叢生,直立,尾梢常下垂,節具多數分枝,籜葉常外反;小穗含1至多朵小花;小穗軸不具關節;漿片缺,雄蕊6。麻竹(D.latiflorus Munro),稈高 20~25米;枝條常僅生於稈之上部,每小枝具葉7~10枚,葉梢上部貼生黃棕色細毛。小穗紅紫色至深紫色,含6~8小花。分佈於華南至西南。筍味較甜,可作夏季蔬菜;竹稈粗大,是良好的建築用材;竹篾可編織;葉片可制斗笠等防雨用具。 [4] 

竹亞科主要價值

竹亞科植物是重要的可再生資源它具有生長快、週期短、產量高、用途廣、投入少、效益大等優勢在建築、輕工、食品、傢俱、包裝、運輸、觀賞及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應用廣泛是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具佳的林種。 [4] 
參考資料
  • 1.    王厚麟主編;陳建輝,繆紳裕副主編,廣州及周邊地區微管植物,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第402頁
  • 2.    薛曉明,謝春春主編,森林植物鑑定,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3.08,第289頁
  • 3.    竹亞科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22-06-20]
  • 4.    林新春,方偉.竹亞科分類學研究進展.竹子研究彙刊. 2005,(01)
  • 5.    竹亞科 Bambusoideae|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