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章(拼音:zhā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金文,《説文解字》認為樂曲完了叫一章,也有人認為“章”是“彰”的初文,本義指花紋、文采。 [2]  由花紋引申為刻有印文的印鑑,又引申為標誌。花紋鮮明突出,引申為明顯,再又使顯著引申為表揚。以上二義後寫作“”。章又是樂曲的一個章節,引申指詩文的段落。法規是文字寫成的分章節的條文,所以“章”又引申為條規、法規。樂章是有規律的,所以“章”引申為條理、秩序。
中文名
拼    音
zhāng
部    首
音、立 [3] 
五    筆
UJJ [4] 
倉    頡
YTAJ [4] 
鄭    碼
SUKE [4] 
筆    順
點、橫、點、撇、橫、豎、橫折、橫、橫、橫、豎
字    級
一級(編號:2389) [1] 
平水韻
下平七陽 [5] 
注音字母
ㄓㄤ
總筆畫數
9+2、5+6(部首+部首外)
統一碼
7AE0 [4] 
GBK編碼
D5C2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上下或上中下結構
四角碼
0040₆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章”的構形不甚明瞭。甲骨文中暫未發現“章”字,商代金文作圖1;周代金文作圖2。這是第一類,早期形體的豎畫很正規。從周代開始,金文又將豎畫寫成曲形作圖3。戰國文字下加一橫畫,造成了結構性的訛變。《説文解字》小篆曲畫還原為直畫,中間豎畫斷裂。隸書作圖8-10,斷裂的豎畫又連起來了。
就金文字形來看,上部的構件明顯是“”字。林義光認為“辛”本義指刑刀,表示罪,中間的圓形代表約束,這就是説:“章”字的本義當為“法”。也有人認為金文“辛” 指刑刀,中間的圓形代表刑刀刻畫的記號,會意為“彰著”的意思。金文的“章”好似“彰”的本字。小篆作圖,由“音”和“十”兩字組成,且與金文的“章”保持着一種內在的聯繫。據《説文》,章由音由十會意。“音”,指“音樂”、“樂曲”;“十”不是指數目,是“竟”的意思,即終結、結束。許慎對“十”的解釋明顯受到了老子“起一終十”説的影響,“一”為萬物之始,“十”為萬物之終。由“音”和“十”會出的意思是樂曲演奏完一遍叫一章。
由於“章”表示一支樂曲一段的演奏過程,因此“章”便引申出文章的“章節、段落”的意思。又因為任何樂曲的構成與演奏都必須有規律可循,由此“章”又引申出“章法、規章、法律”等意思。將此聽覺的規章,用之於視覺上,“章”又有了印章、圖章的意思。 [6-7]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zhāng
名詞
文采;花紋。
pattern
《尚書·皋陶謨》:“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唐·柳宗元《捕蛇者説》:“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周禮·考工記·畫繢》:“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五采備謂之繡。”

佩戴在身上的標記物。
badge;
medal
《逸周書·諡法》:“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車服,位之章也。”
漢·劉向《説苑·指武》:“分為五選,異其旗章,勿使冒亂。”
徽章;勳章;肩章
指旌旗。
flag
《國語·晉語一》:“變非聲章,弗能移也。”

詩歌或樂曲的段落;也泛指詩文。
article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餘取所求焉,惡識宗?”
劉知幾《史通·敍事》:“句積而章立,章積而篇成。”
章節;篇章;樂章;文章
指事物發展的階段。

《國語·周語中》:“夫王公諸侯之有飫也,將以講事成章。”
《孟子·盡心上》:“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章程;規則或條例。
regulation
《詩經·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規章;黨章;憲章
條款;條目。
clause
《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
侯方域《司成公家傳》:“尋有言忠賢二十四罪章者。”
條理。
method

雜亂無章;順理成章
顯赫的功勳。

《左傳·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
王引之《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中》:“凡功之顯著者謂之章。”

戳記。
seal
《漢書·朱買臣傳》:“守邸怪之,前引其綬,視其印,會稽太守章也。”
漢·曹操《選舉令》:“魏諸官印,各以官為名,印如漢法,斷二千石者章。”
蓋章; 印章;圖章;公章
古代臣子向帝王進言的文書。
report
《後漢書·寒朗傳》:“帝問曰:‘誰與共為章?’”
唐·韓愈《元和聖德詩》:“四方節度,整兵頓馬,上章請討,俟命起坐。”
奏章;表章
古曆法名詞。十九年為一章,一章有七個閏月。

《周髀算經》卷下之三:“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蔀,七十六歲。”
《後漢書·律曆志下》:“月分成閏,閏七而盡,其歲十九,名之曰章。”

大木材。

《史記·貨殖列傳》:“水居千石魚陂,山居千章之材。”

殷代章甫冠的省稱。

晉·趙至《與嵇茂齊書》:“表龍章於裸壤,奏《韶》舞於聾俗,固難以取貴矣。”

章服的省稱。一種有圖文作為等級標誌的禮服或官服。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其鐫月廩,仍褫身章。”
官場現形記》第十四回:“又要諸位寬章,諸位只好遵命。”

章草的省稱。流行於東漢的一種字體。

唐·孫過庭《書譜》:“雖篆、隸、草、章,工用多變,濟成厥美,各有攸宜。”
宋·姜夔《續書譜·行書》:“草出於章,行出於真。”

通“”。一種似鹿而小的哺乳動物。

《周禮·考工記·畫繢》:“山以章,水以龍。”

通“”。一種常綠喬木。



(Zhāng)姓氏用字。



動詞
顯示;表明。

《尚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漢書·武五子傳贊》:“故車千秋指明蠱情,章太子之冤。”

表彰;顯揚。
commend
《商君書·説民》:“章善則過匿。”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睢水》:“命縣人長照為文,用章不朽之德。”

辨別;區分。
distinguish
《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孔子曰:‘季氏之婦可謂知禮矣,愛而無私,上下有章。’”

上奏章告發。
inform
漢·蔡邕《太尉喬公碑》:“被詔書為將作大匠,為受罰者所章,拜議郎。”

量詞
用於分章節的詩文。
chapter
《左傳·文公十三年》:“子家賦《載馳》之四章,文子賦《采薇》之四章。”
唐·韓愈《上賈滑州書》:“竊整頓舊所著文一十五章以為贄。”

用於大樹。

《新唐書·隱逸傳·秦系》:“南安有九日山,大松百餘章,俗傳東晉時所植。”
明·宋濂《雙桂軒記》:“有桂一章,雙幹直上,始合於一,又復歧而旁達。”

形容詞
盛。

《易·姤卦》:“天地相遇,品物鹹章也。”
《呂氏春秋·審時》:“得時之稼,其臭香,其味甘,其氣章。”

明顯;顯著。
remarkable
《國語·周語下》:“夫見亂而不惕,所殘必多,其飾彌章。”

zhàng
動詞
通“”。阻隔。

《管子·乘馬數》:“章四時守諸開闔。”

名詞
通“障”。用來阻隔、遮蔽的東西。

《禮記·雜記上》:“疏布輤,四面有章,置於四隅。”

[8-9]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三】【音部】諸良切(zhāng)
樂竟為一章。從音從十。十,數之終也。
【註釋】①竟:終結;完。 [10] 

説文解字注

“樂竟為一章”注:歌所止曰章。
“從音十”注:會意,諸良切,十部。
“十,數之終也”注:説從十之意。 [11] 

廣韻

諸良切,平陽章 ‖章聲陽部(zhāng)
章,篇章。又章甫,殷冠名。《禮記》曰:“孔子長居宋,冠章甫之冠。”又明也,採也,程也。又姓,秦將有章邯。諸良切。十五。 [12] 

康熙字典

【午集下】【立部】 章;部外筆畫:6
《廣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彰。《説文》:樂竟為一章。從音從十。十,數之終也。
又採也。《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
又明也。《易·垢卦》:品物鹹章。《書·洪範》:俊民用章。
又文章也。《詩·小雅》:維其有章矣。箋:禮文也。
又篇章。《詩》疏: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
又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
又《周語》:餘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注: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
又條也,程也。《史記·高祖紀》:約法三章。《太史公自序》:張蒼為章程。注:章。歷數之章術也。
又大林木曰章。《史記·貨殖傳》:千章金材。
又《爾雅·釋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
又地名。《山海經》:鮮山又東曰章山。
又赤水之北有章尾山。《史記·楚世家》:吳大敗楚於豫章。《前漢·地理志》:勃海郡屬縣章武,章鄉,會稽郡屬縣句章,西河郡千章縣,廣平國斥章,東平國章縣。《後漢·光武紀》:建武六年,改春陵鄉為章陵縣。
又官名。《周禮·春官》:保章氏。《前漢·王子侯表》:千章侯。《百官志》:東閣主章令丞。師古注:主章,掌大材也。《前漢·宣帝紀》:元康元年置建章衞尉。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
又樂名。《禮·記注》:大章,堯樂名。
又印章。《漢官儀》: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龜鈕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
又章奏。《獨斷》:凡羣臣書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駁議。
又《左傳·僖五年》:日南至。疏:步歷之始,以朔旦冬至為首,歷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閏月盡,復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為一章,積章成部,積部成紀。治歷者以此章部為法,以知氣朔。
又章甫,殷冠名。《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又總章,舜明堂名。
又建章,漢宮名。在長安。城西周回二十餘裏。
又姓,秦將章邯。
又諡法。逸《書》:温克令儀曰章。
又國名。《左傳》注: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
又俗或謂舅曰章。
又《六書音義》:周章,怔營貌。
又懼貌。亦作慞。
又《字彙補》:與樟同。司馬相如《子虛賦》:楩楠豫章。
又與獐同。《周禮·冬官考工記》:山以章。注:讀為獐。 《韻會小補》:又葉之風切,音中。《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又之亮切。同障。《禮·雜記》:四面有章。
考證:“司馬相如《上林賦》:‘楩楠豫章。’”謹照原文《上林賦》改《子虛賦》。 [13]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章字書寫筆順 章字書寫筆順
“立”寬、扁,“早”窄、長。“立”,居上居中;首筆點在豎中線上端;第五筆橫長平。“早”,“日”上寬下窄,在田字格中心部位,框內橫在橫中線;“十”的豎筆在豎中線。 [3]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ȶ
i̯aŋ
王力系統
ȶ
ǐaŋ
董同龢系統
ȶ
jaŋ
周法高系統
t
jaŋ
李方桂系統
t
jang
西漢



東漢





jang


j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陽唐

jɑŋ
北魏後期北齊
陽唐

jɑŋ
齊梁陳北周隋
陽唐

jɑ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i̯aŋ
擬音/王力系統

ǐa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jɑ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iɑ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ja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ǐɑŋ
[14]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十陽

開口呼
全清
諸良切
tɕjɑŋ
集韻
平聲
下平十陽

開口呼
全清
諸良切
tɕiɑŋ
去聲
四十一漾

開口呼
全清
之亮切
tɕiɑŋ
禮部韻略


平聲





止良切

增韻


平聲





止良切

中原音韻

陰平
江陽

開口呼

全清

tʂiaŋ
中州音韻


平聲
江陽





知傷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七陽


全清
止良切
tʃiaŋ
分韻撮要

陰平
第九張掌帳着






[14] 

方音集匯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當地實際發音存在差異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ʂaŋ
55
陰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ʂaŋ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ʂaŋ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saŋ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saŋ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ʂɑ̃
212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saŋ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tsɒ̃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tsaŋ
44
陰平
文讀
吳語
蘇州
tsɒŋ
44
陰平
白讀
吳語
温州
tɕi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tsan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tɒŋ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tsɔŋ
44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tsɔŋ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tʃœŋ
53/55
陰平

粵語
陽江
tʃiɛŋ
33
陰平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siɔŋ
55
陰平
文讀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sĩũ
55
陰平
白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tsiaŋ
33
陰平
文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tsĩẽ
33
陰平
白讀
閩語(閩東語)
福州
tsuɔŋ
44
陰平

閩語(閩北語)
建甌
tsiɔŋ
54
平聲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4]  、《漢語方音字彙》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28]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98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45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5]
  • 5.    平水韻 七陽  .搜韻[引用日期2020-03-28]
  • 6.    左民安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插圖珍藏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555
  • 7.    吳東平著.漢字的故事[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9:358-359
  • 8.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8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380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639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369
  • 11.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3-28]
  • 12.    餘乃永校.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173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834
  • 14.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28]
  • 15.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