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章華台賦

鎖定
《章華台賦》是漢代辭賦家邊讓辭賦作品。此賦先頌揚楚靈王繼承顓頊的德澤,仁聲顯赫,神武無比,然後極力鋪陳章華台上聲色淫樂的奢華,最後轉筆虛設楚靈王幡然醒悟,黜退女樂,拆毀瑤台,勵精圖治的情景。全賦運用對比手法,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辭采紛呈,妙喻迭湧,句式參差,略無板滯之態。
作品名稱
章華台賦
作    者
邊讓
創作年代
東漢
作品出處
後漢書
文學體裁

章華台賦作品原文

章華台賦(並序)
楚靈王既遊雲夢之澤,息於荊台之上。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顧彭蠡之隩,南眺巫山之阿。延目廣望,聘觀終日。顧謂左史倚相曰:“盛哉此樂,可以遺老而忘死也。”於是遂作章華之台,築乾之室,窮木土之技,單珍府之實,舉國營之,數年乃成。設長夜之淫宴,作北里之新聲。於是伍舉知夫陳、蔡之將生謀也,乃作新賦以諷之。
胄高陽之苗胤兮,承聖祖之洪澤。建列藩於南楚兮,等威靈於二伯。超有商之大彭兮,越隆周之兩虢。達皇佐之高勳兮,馳仁聲之顯赫。惠風春施,神武電斷,華夏肅清,五服攸亂。旦垂精於萬機兮,夕回輦於門館。設長夜之歡飲兮,展中情之燕婉。竭四海之妙珍兮,盡生人之秘玩。
爾乃窈窕,從好仇,徑肉林,登糟丘。蘭餚山竦,椒酒淵流。激玄醴於清池兮,靡微風而行舟。登瑤台以回望兮,冀彌日而消憂。於是招宓妃,命湘娥,齊倡列,鄭女羅。揚《激楚》之清宮兮,展新聲而長歌。繁手超於《北里》,妙舞麗於《陽阿》。金石類聚,絲竹羣分,被輕桂,曳華文,羅衣飄搖,組綺繽紛。縱輕軀以迅赴,若孤鵠之失羣;振華袂以逶迤,若游龍之登雲。於是歡燕既洽,長夜向半,琴瑟易調,繁手改彈,清聲發而響激,微音逝而流散。振弱支而紆繞兮,若綠繁之垂,忽飄以輕逝兮,似鸞飛於天漢。舞無常態,鼓無定節,尋聲響應,修短靡跌。長袖奮而生風,清氣激而繞結。爾乃妍媚遞進,巧弄相加,俯仰異容,忽兮神化。體迅輕鴻,榮曜春華,進如浮雲,退如激波。雖復柳惠,能不諮嗟!於是天河既回,淫樂未終,清籥發徵,《激楚》揚風。於是音氣發於絲竹兮,飛響軼於雲中。比目應節而雙躍兮,孤雌感聲而鳴雄。美繁手之輕妙兮,嘉新聲之彌隆。於是眾變己盡,羣樂既考。歸乎生風之廣夏兮,修黃軒之要道。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嬪之素肘。形便娟以嬋媛兮,若流風之靡草。美儀操之姣麗兮,忽遺生而忘老。
爾乃清夜晨,妙技單,收尊俎,徹鼓盤。惘焉若醒,撫劍而嘆。慮理國之須才,悟稼穡之艱難。美呂尚之佐周,善管仲之輔桓。將超世而作理,焉沈湎於此歡!於是罷女樂墮瑤台。思夏禹之卑宮,慕有虞之土階。舉英奇於仄陋,拔髦秀於蓬萊。君明哲以知人,官隨任而處能。百揆時敍,庶績鹹熙。諸侯慕義,不召同期。繼高陽之絕軌,崇成、莊之洪基。雖齊桓之一匡,豈足方於大持?爾乃育之以仁,臨之以明。致虔報於鬼神,盡肅恭乎上京。馳淳化於黎元,永曆世而太平。 [1] 

章華台賦註釋譯文

章華台賦詞句註釋

①章華台:又稱章華宮,是楚靈王六年(前535)修建的離宮,後毀於兵亂。經最新考古發現,其位於湖北潛江龍灣附近。
②息:通“憩”。荊台:又名景夷台,春秋時楚國台觀,在今湖北省潛江縣西南的龍灣鎮東約3公里。
③彭蠡:古澤名,今鄱陽湖。
④左史倚相:楚靈王史官名,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⑤木土之技:建築方面的才能。
⑥單:同“殫”,盡。珍府之實:府庫中的物品。
⑦北里:古舞曲名。
⑧伍舉:楚靈王朝中大夫,曾勸靈王勿勞民而建章華台,靈王不聽。
⑨胄:指古帝王和貴族的後代。胤:嗣,後代。
⑩二伯:指齊桓公、晉文公,曾先後為中原諸侯之霸主。
⑪大彭:古彭祖國。陸終第之子,曰錢,為彭姓,封於大彭,為商代之侯伯。後為商王武丁所滅。
⑫兩虢(guó):周文王弟虢仲、虢叔之封國,一稱西虢,一稱東鏡。
⑬五服:此指古代五畿外圍,每五百里為一區劃,按遠近分為五等,為侯、甸、綏、要、荒五服。亂:此反訓為“治”,理也。
⑭好仇:好匹配,即嬪妃。肉林、糟丘:取典於《史記·殷本紀》,商紂王在沙丘(地名)“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
⑮蘭餚:芬芳如蘭的熟食(指魚肉葷菜)。竦:引領舉足。此為聳立之意。椒酒:酒中置椒而香。淵流:形容酒流如淵水。
⑯玄醴:酒。靡:披。
⑰瑤台:美玉砌成之台。彌日:終日。
⑱宓(fú)妃:洛水女神。湘娥:湘水女神。倡:歌女。
⑲激楚:楚曲名。
⑳繁手:指變化複雜的彈奏手法。北里、陽阿:皆舞曲名。
㉑金石:指鍾、磬一類樂器。絲竹:指琴、笛一類樂器。桂:婦人上服謂桂。被披。曳:拖着、牽引着。華文:指衣裙上紋彩華麗。組:絲帶。綺:素地織紋起花的絲織物。
㉒弱支:柔軟的身肢。支,通“肢”,腰肢或手足。
㉓修短:長短。靡跌:仰倒、蹉跌。
㉔妍:美麗。遞進:按序而進。巧弄:巧妙的舞戲,或指美妙的樂奏。
㉕柳惠:柳下惠,即春秋時代魯大夫展禽,因食邑柳下,諡惠,故稱。
㉖籥(yuè):古管樂器,有吹籥、舞籥兩種。
㉗黃軒之要道:黃帝軒轅氏得房中之術於玄女,握固吸氣還精補腦,可以長生。
㉘毛嬪:古之美人毛嬙。
㉙便娟:輕盈美麗貌。嬋媛:美好貌。靡:倒伏。
㉚夏禹之卑宮:夏禹尚儉,宮室不講究高大、華美。有虞之土階:指虞舜,亦尚儉樸,所建宮室“土階三尺,茅茨不剪”。
㉛仄陋:出身卑微。同“側陋”。髦秀:俊傑才士。
㉜百揆:古代總領國政的長官,又指百度,泛指庶政。時敍:合宜,皆得次序。 [2]  [3] 

章華台賦白話譯文

楚靈王遊覽過了雲夢澤,便來到荊台上休息。前望方淮水,左瞰洞庭波,右覽彭湖之曲岸,南眺巫山之丘陵。目光延伸,觀望遠方,放眼終日,回頭對左史侍相説:“這是多大的人生樂事可!簡直可以令人遺忘壽老身死之憂了!”於是就興建章華台,修築乾溪宮,窮盡土木建築之技巧,耗盡庫府珍奇之收藏,調動全國民工經營,花了幾年之久才建成。然後在章華台長夜淫樂飲宴,奏起《北里》那樣的新奇樂曲。楚大夫伍舉知道陳、蔡二國將乘機圖謀楚國,於是就作了這篇賦,藉以諷諫靈王。
古帝高陽氏顓頊的後代,繼承聖明先祖的大德,作為諸侯王建國於南楚,其成靈可比齊桓、晉文二霸,超過了商代的大彭國,凌越過盛周的東西兩虢!勳位高達天子之臣佐,仁名顯赫、馳揚四土。而今你靈王承繼先世仁惠之風,正如春風普吹;你的神武威凌,更如雷電之決。華夏清平無事,五服之區大治。你早上把精力灌注於繁忙的政事,傍晚才回車來此門館。設宴以作長夜歡飲,讓內心的美好之情盡得舒展。宴席上盡羅四海的美妙珍奇之食,和人間稀見的玩賞之物。
於是手攜幽美女,後隨佳麗妃嬪,經歷懸肉之林,登上酒池之丘。芬芳如蘭的肉食聳立似山,香氣撲鼻的椒酒傾流如水。美酒在清池中激盪,簡直可以藉着微風在其中行船。再登上玉台回首觀望,希望能消磨終日散盡憂愁。於是請來宓妃、湘娥,羅列齊倡、鄭女,清宮中剎那間有《激楚》之樂飛揚,歌女們隨舒展的新聲放懷歌唱。繁複的彈奏手法超過了《北里》之曲,妙曼的舞蹈之類比《陽阿》舞還要美麗。金、石樂器按類集聚,琴笛之奏依羣區分。舞女們披着輕軟的上衣,拖曳着華彩的下裙。羅衣飄拂,絲帶和綺裳繽紛耀眼。輕巧的身軀迅速跳縱而前,正如孤雁的離羣獨飛。舉起華美的衣袖飄忽而上,又如游龍的蜿蜿升雲。於是歡樂已趨和美,長夜已過夜半,琴換上新調,眾手改彈異曲。清越的樂聲振響,微弱的樂音消散。柔美的身肢曲折纏繞,恰似繁密的綠枝隨風飄垂;突然間卻又飄飛而去,又如鸞鳥向雲漢高飛。舞姿變動無常,鼓節飄忽不定。追隨着樂聲,如雷響應和閃電;忽高忽低,間雜着偃仰、蹉跌。長袖揮處風生,清音激揚纏繞。就這樣妍美的舞女按序而進,巧妙的樂奏緊相配合,或俯或仰姿態各異,飄忽迅疾簡直出神入化。身軀輕迅如鴻鳥,容貌渾麗如花;進如浮雲之湧,退如激浪揚波。即使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又怎能不為這美妙的女樂稱歎!這時銀河迴旋夜色沉沉,放縱的宴樂猶未結束。清越的籥管吹奏着變徵之音,《激楚》之曲還在夜風中飛揚。於是琴笛之音隨之發響,美妙的樂聲響徹雲空。比目魚應和着節奏,雙雙躍波;孤獨的雌鳥受樂聲感染,正向雄鳥求鳴。奏樂的手法如此神奇輕靈,新作的樂聲更加脆亮嘉美。於是眾舞的變化皆已窮盡,各種樂奏也已完成。迴歸清風舒爽的大廈,修習黃帝的房中之術。手攜西施般柔美的手腕,挽引毛嬙般潔白的臂肘。身形之輕盈美妙,就如風吹偃的柔草。面對容姿俏麗而美妙的佳人,真可令人忽然間遺忘生死、壽老。
於是晨光漸露,妙技盡施,杯盤收起,鼓樂撤除。靈王悵惘如夢醒,撫長劍而嘆息。考慮到治國需要人才,領悟到農家稼穡的艱難。讚美呂尚輔佐周文王的功業,嘉許管仲扶助齊桓公的勳績。若求超越經世、平治天下,又怎能沉湎在這樣的歡娛之中?於是黜退女樂,拆毀玉台,追思夏禹建宮低卑之風,企慕虞舜以土為階之儉。從出身低賤者中選舉奇賢,從避身草野者中提拔俊士。君王聖明而知人,官員稱職而能幹,政事繁而有序,百業蒸蒸日上。諸侯企慕君王之仁義,不須召見即能同期肅朝。繼承高陽帝中的正道,崇揚成王、莊王定的基業。即使是齊桓公匡扶周襄公的巨勳,又豈能與您的成就相媲美!於是以仁德為教,以明哲臨政,以虔誠的報祭致意鬼神,以恭敬的態度盡職京師,敦厚的教化遍及百姓,千秋萬世長享太平。 [3] 

章華台賦創作背景

《章華台賦》作於漢靈帝光和三年(180)。這篇文章是邊讓未出仕時所作,為針砭時弊借寫楚靈王在章華台遊樂的情景,具有諷諫與求仕雙重的創作動機。 [3]  [4] 

章華台賦作品鑑賞

章華台賦整體賞析

此賦借古諷今,寫了楚靈王為了追求奢侈淫佚的生活,窮全國人力財力修建了宏偉壯麗的章華台。楚王在此作長夜之飲,極盡歌舞宴飲之樂。後來聽大臣勸諫,幡然悔悟,罷長夜之飲。勵精圖治,教化人民,使楚國富強昌盛起來。以之諷喻當世,希望收到賦辭諷勸的效果。
歷史上的悲劇總是不斷重演。楚靈王弒君自立,驕奢淫逸,終於釀成“眾怒不可犯”、諸侯“皆叛矣”的大動亂,最後被絞殺於羋尹申亥氏家中。東漢末年,桓帝、靈帝亦“起顯陽苑”“修宮室,鑄銅人”,不僅自己荒淫無度,還放縱宦官敲撲天下。結果“黃巾起義”於外,“十常侍”騷亂於內,最後董卓弒立天下大亂,從此不可收拾。《章華台賦》正“以古諷今”借楚靈王作章華台故事,向危機四起的漢王朝,發出了委婉的警告。以賦論賦,邊讓此作在立意上並不新鮮:它雖然只是篇抒情小賦,採用的卻是司馬相如、揚雄以來文賦的傳統寫法。先以鋪張誇飾之筆,極力渲染章華台上聲色淫樂的奢華、富美;然後翻轉筆鋒,虛設靈王幡然醒悟,黜退女樂,拆毀瑤台,勵精圖治情景。所謂“曲終奏雅”“其要歸引之節儉”(《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但總覺得不倫不類,只令讀者哂笑而已。這樣的“勸百諷一”之作,較之於趙壹那充滿切齒詛咒之音的《刺世疾邪賦》,在漢末苦悶的衰世聽來,其力量正有天壤之別。而反對奢侈淫樂的主題在漢代賦家中不斷被老調重彈卻沒能引起最高統治者的警惕倒是值得深思。那“此大奢侈”“非所以為繼嗣創業垂統也”的慨嘆(司馬相如上林賦》),過了三百年後,竟又重新振響在了邊讓的《章華台賦》中。這慨嘆在當初如果還算得上是一聲莊重的警鐘的話,到了邊讓賦中,就簡直成了漢家王朝腐敗沒落、終於垮台的喪鐘。可見老調的不斷重彈,絕非在於賦家缺乏創新之才思,恰在於歷史悲劇還在現實中不斷重演的緣故。因此就難怪邊讓《章華台賦》立意不新了。從具體描寫看,此賦篇幅不大,卻能將楚靈王驕奢之行、聲色之境,表現得形象逼真、歷歷如現目前。而且辭采紛呈,妙喻迭湧,句式參差,略無板滯之態,畢竟還是顯示了邊讓的卓犖才華。特別是描墓舞姿一節,飄忽往來,筆筆靈動,在同期作家中,除後起的曹子建外,似也難有可與媲美者。
章華台為春秋時楚靈王所建。據《國語·楚語上》記:楚靈王建此台‘舉國留之,數年乃成”,使“國民疲焉,財用盡焉,年穀敗焉,百官煩焉”。章華台建成後,靈王問伍舉:“台美夫?”伍舉即乘機進諫。但荒淫、奢侈而極其暴虐的楚靈王並沒有改過自新。邊讓從《國語》所記伍舉諫楚靈王一事受到啓發,虛構伍舉作賦以諷楚靈王,並在賦的最後以楚靈王切實改過作結。這顯然是針對昏庸荒淫的漢靈帝而發,在當時有一定的諷諭意義。
全賦可分三段。第—段開頭十二句頌揚楚靈王繼承老祖宗顓頊的德澤,作為南楚的君主,對擁戴周室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他仁聲顯赫,神武無比,使華夏肅清。後六句寫楚靈王白天“垂精於萬機”,晚上回宮中盡情地尋歡作樂。言外之意是這無非是人之常情而已。第二段鋪陳楚靈王長夜淫樂。第三段敍寫楚靈王在次日清晨“惘焉若酲,撫劍而嘆”。他想到“理國之須才”,“稼穡之艱難”,不該沉湎於此歡。從此切實改過,把楚國治理成為理想之邦。這是賦的結束。
這篇文章辭藻華麗,立意高遠,無論哪句,都令人讀後歎為觀止。此賦在寫作上用了對比誇張的表現手法。先極寫章華台上長夜宴飲時高歌漫舞的動人景象,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最後突然轉換,寫楚靈王翻然悔悟,收到抑揚頓挫的藝術效果。
范曄在《後漢書·邊讓傳》中看出《章華台賦》託古喻今,為東漢末期的帝王提供鑑戒。但邊讓在賦中對聲色之樂是帶着讚賞的態度而加以酣暢淋漓的描寫的,對楚靈王的悔悟和歸正,只在最後作了一些敍述。這就如同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那樣勸百而諷一”(揚雄語,見《漢書》卷五十七《司馬相如傳贊》),實際起不了多少諷諭作用。邊讓在賦中雖然還有意識地用了“徑肉林,登糟丘”等詞句,寓有揭露帝王荒淫的意思;但就全篇看,他對楚靈王卻作了不切實際的頌揚。這就不能不使這篇賦的思想價值受到定程度的損害。
范曄從思想內容上肯定《章華台賦》的“終之以正”而指摘它“多淫麗之辭”。從文學鑑賞的角度看,正好與他相反。文學作品是以形象感人的。《章華台賦》的末尾部分全屬超形象地進行説教,而“淫麗之辭”最多的第二部分則正是形象性最強,最有藝術感染力的所在。這部分分三個層次它們緊密銜接而又不顯得重複,這是經過精心構思的。在這部分中,作者馳騁聯想,多方取喻,形象地顯示了音樂歌舞場景。此賦文辭簡潔流暢,注意用韻,無漢賦堆砌詞藻之弊,讀來朗朗上口,藝術性較強。 [2]  [3]  [5] 

章華台賦名家點評

南朝史學家、文學家范曄《後漢書·邊讓傳》:“《章華賦》雖多淫麗之辭,而終之以正,亦相如之諷也。” [3] 

章華台賦作者簡介

邊讓(?—197?),漢末辭賦家。字文禮,陳留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少年聰明博學,能文善賦。大將軍何進聞名欲闢之,恐不至,假借軍事之名徵召至京,封為令史。何進以禮見之,時賓客滿坐,莫不羨其風采。議郎蔡邕亦深敬之,以為邊讓才高過人,應任高職。後以高才屢次擢進,遷出為九江太守。漢獻帝時王室大亂,邊讓去官還鄉。恃才氣不肯屈事曹操,且多輕侮之言。後因有鄉人在曹操面前陷害他,被陳留郡官府所殺。作品今存《章華賦》(即《章華台賦》)。 [1] 
參考資料
  • 1.    巨才 編.辭賦一百篇.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53-55
  • 2.    李金早.辭賦中的旅遊.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18:43-49
  • 3.    魏耕原.歷代小賦觀止.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04-109
  • 4.    劉志偉.邊讓《章華台賦》考論[J].中國文學研究(輯刊),2012(2):20-36
  • 5.    霍旭東 等.歷代辭賦鑑賞辭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1:31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