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姆大陸

(英國人勒普隆提出的名詞)

鎖定
姆大陸(Motherland Mu) [1]  ,由英國人奧古斯都·勒普隆(Augustus Le Plongeon,1826-1908)於十九世紀提出,但實際上他是從法國人Charles Étienne Brasseur de Bourbourg(1814-1874)那得到這個名詞。勒普隆聲稱幾個古文明(如埃及和中美洲文明)是位於大西洋的姆大陸上的難民創造的。這個概念由詹姆斯·丘德沃德(James Churchward,1851-1936)推廣和擴大,他認為姆曾經位於太平洋
距今5萬年的大陸,擁有6400萬人口,面積佔據了南太平洋的大半部,南起塔希提島,北接夏威夷羣島,東至復活節島,西止馬里亞納羣島,東西長約8000公里,南北寬約5000公里,面積相當於南北美洲面積的總和。 [1] 
現代地質學的大陸板塊理論排除了姆大陸存在的可能性。 [1] 
中文名
姆大陸 [2] 
外文名
Mu continent
東    起
夏威夷羣島
西    至
馬里亞納羣島
南    邊
斐濟、大溪地羣島和復活節島
全大陸東西長
8000公里

姆大陸簡介

姆大陸地點簡介

姆大陸 姆大陸
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斯·柴吉吾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在史前的太平洋區域,包括日本、沖繩、台灣等,連同釣魚台羣島,都是整片相連的大陸,曾經有過高度文明。根據柴吉吾德的假設,由於地震和地殼變動關係,姆大陸沉入大海底。
這陸地佔據了南太平洋的大半部,面積相當於南北美洲面積的總和。波利尼西亞羣島、美拉尼西亞羣島、密克羅尼西亞羣島島上的居民,一些人説是姆大陸移民的後裔,在12,000年前就已經生活在這個大陸。

姆大陸歷史由來

姆文明誕生於夏天綠意盎然的大地,相傳是地球上第一個大帝國,名為“姆帝國”。姆帝國的國王稱“拉姆”,拉表示太陽,姆表示母親,因此姆帝國被稱為“太陽之母的帝國”。姆人崇拜宇宙的創造神——七頭蛇“娜拉亞娜”。

姆大陸首都

姆帝國的首都喜拉尼布拉及各大城市,均有整齊的石板大道和運河,城市幹道和宮殿牆壁以金屬裝飾,熠熠閃光,富麗堂皇。姆人智慧極高,精於航海。最初卡拉族人向東航行,從中美洲抵達南美洲,創建“卡拉帝國”。那卡族向西航行,在南亞緬甸登陸,沿印度方向開拓,建立著名的“那卡帝國”,相傳那卡人智商極高,科學技術超出姆國,發明的飛行船經常飛回姆國,帶去各種珍奇物品和金銀寶石。

姆大陸地理環境

古大陸無險峻高山。平原和低緩丘陵,一望無際,土壤肥沃,終年植物繁茂,四季花果飄香。古大陸的國花蓮花綻放,樹蔭下彩蝶飛舞,蜂雀歡鳴。原始森林中野象成羣漫遊,寧靜祥和。

姆大陸災難

姆帝國日趨繁榮,潛在的危險始終存在,滅頂之災突然降臨。整個大地及其城鎮、森林、人和動物漸漸沉落,最後被桔紅色的熔岩匯流的巨大深淵吞沒。

姆大陸地殼變遷

姆大陸被太平洋吞沒距今已有1.2萬年。各殖民國因母國的喪失走向衰落。卡拉帝國受姆大陸沉沒的衝擊,大地開使隆起,亞馬遜河乾涸,形成安第斯山脈。都市變成叢林,人們迴歸原始生活。帝國發生大地隆起,西藏變成高原,中亞成為沙漠。那卡帝國雖有發達科技,僅維持短期繁榮,不久即發生內亂,走向毀滅。

姆大陸科學發現

喬治·瓦特畢生探索研究姆大陸之謎,引起專家學者的濃厚興趣,展開長期爭論。學院派持否定態度,懷疑太平洋上存在擔負海上交通的某種文明圈——極難想象數萬年前有如此龐大的世界帝國,而古粘土板也未見公諸於世。探索派學者列舉太平洋羣島大量古代遺蹟和民間傳説,力證姆大陸的存在。
姆大陸 姆大陸

姆大陸起源

1868年,英國陸軍上尉喬治·瓦特第一次踏上南亞次大陸。在一所破敗的寺廟裏無意中發現一些粘土片,並對上面鐫刻的符號發生興趣。寺廟的住持説粘土片是其世代守護的遠古聖物,在寺院裏他們發現更多的粘土片。喬治·瓦特意識到一扇通向未知文明的大門即將打開。喬治·瓦特和住持開始研習這種來自遠古的古怪文字。
兩年後,喬治·瓦特宣稱粘土片已被解讀,上面記載關於一塊消逝大陸的古老訊息。根據喬治·瓦特的説法,粘土板的作者是“神聖兄弟那加爾”,創作書板的原因,是為了追思失去的母國-姆大陸。
喬治·瓦特周遊太平洋尋找姆大陸的遺蹟,並加以歸納整理。1931年在紐約出版名著《消逝的大陸》,轟動一時。此後,陸續推出《姆大陸的子孫》、《姆大陸神聖的刻畫符號》、《姆大陸的宇宙力》等一系列專著。長期以來,這些著作被正統的學術界視為痴人説夢,但仍有人認為是一種嚴肅的假説,甚至認為姆文明正是當代人類文明之母。
自從15世紀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以後,地球的疆域已固定,極少有人認同喬治·瓦特的研究成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