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禁慾

(漢語詞語)

鎖定
在性學領域,禁慾是指在性活動方面對自身慾望的節制或約束,這是因為涉及醫學、心理、法律、社會、經濟、哲學、道德或宗教等方面的影響,從而使個體出現避免性活動的某些或所有方面 [1] 
中文名
禁慾
拼    音
jìnyù
外文名
abstinence
特別方面
禁止性

禁慾禁慾觀念

禁慾可能是自願的(當一個人出於道德、宗教、哲學或其他原因選擇不參與性活動時),也可能是社會環境的非自願結果(當一個人無法找到任何願意的性伴侶時),也可能是法律強制的(例如在婚外性行為是非法的國家,在監獄等)。婚前禁慾在一些社會是被社會規範所要求的,常使用“貞潔”或“處女”之類的道德語言,並將禁慾定義為一種態度或承諾 [2]  。此外,禁慾與無性戀是不同的,無性戀是指人們感覺不到性吸引力的性取向
最嚴苛和頑固的禁慾觀念,是在歐洲的中世紀。縱觀歷史,在20世紀之前,一直有一些人認為禁慾對健康有很多好處。尤其是對男性而言,許多精神和身體疾病主要是由射精造成的營養損失造成的,而刻意保存這種物質將導致健康、活力和智力的提高。中國古代醫學書籍上有"一滴精十滴血"、"精盡人亡"的説法,認為泄出會大傷元氣,"精華"寶貴,要攢着用。同樣,這些觀念也適用於男性的自慰行為。
性慾作為人類一項基本的生命活動狀態,在人類歷史進程中飽受爭議,儘管儒家聖人孟子也承認“食色 , 性也”。對禁慾而言,它是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是有多種原因導致的,因此需要針對具體的狀況進行分析,才能判斷禁慾的適切性。

禁慾禁慾由來

禁慾與宗教有關

在古代的東西方,禁慾被認為是能使個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質達到一定高度的生活方式,並以此求得心靈的聖潔。在早期,禁慾是作為一種宗教禁忌而產生的,它出於人們對“神”的信仰、崇拜和畏懼,並認為只有通過禁慾才能增加對“神”的神聖性和與神的相通 [3]  。禁慾,極具宗教主義色彩,且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含義 [4] 
在世界上有很多宗教都提倡有所禁慾,它們大多追求遠離紅塵,放下肉身,戒色戒欲,實際上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因為,無論多麼忠誠的宗教信徒,作為一個本就存在性慾的人而言,
首先體驗到了肉體上的蠢蠢欲動,之後是要抵禦各種誘惑和壓抑內心的躁動,而當一旦從宗教信仰中掙脱出來,則內心的慾望則會高出常人,這就為縱慾奠定了基礎。禁慾是對人性的一種壓制,打壓力度越大,其反作用就越大,禁慾的背後又往往是更大的縱慾,甚至是畸形的縱慾。從一些宗教對於性的壓制中不難看出,縱慾和禁慾是相互影響,形影相隨的 [5-6] 

禁慾與文化有關

在大多數文化背景下,婚外性行為被認為是與貞潔觀念相違背的。一些原教旨主義較強的社會文化禁止一個人與其配偶以外的任何人發生性行為,正如過去的法律制度和社會規範所做的那樣。在這種情況下,為保持貞潔,規定未婚人士禁慾。雖然貞節一直被用作性節制,但兩者相似而且有不同的行為和限制。
在一些國家,婚外性行為被認為是非法的,這與特定區域的法律、文化以及宗教和政治傳統有關。比如,在一些穆斯林國家,如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科威特、摩洛哥等國家,任何形式的婚外性行為都是非法的,並作為一種性禁忌來約束人們 [7] 

禁慾與道德有關

“禁慾主義”是一種道德理論,禁慾主義者要求自己必須摒棄對肉體慾望的渴盼。“禁慾主義”源於宗教教義與苦行儀式,當時的人們為了忍受現實中悲痛和困苦的生活,採取了禁慾來壓制自己內心對慾望的渴盼。
在“禁慾主義”的觀念中,慾望是一種對人類極為有害,自私低賤的行為,同時也是萬惡之源,是不道德的。因此,“禁慾主義”對自己肉體慾望的苛求和對肉體享樂予以摒除。在西方基督教中世紀時期、東方佛教、宋明理學的道德説教中,都將“禁慾主義”推到了極端的方向,使禁慾主義成為了一種常態生活方式 [8] 

禁慾與健康有關

有些男性認為,禁慾可保精保元氣,這樣就可延年益壽。因而,在自己性能力依然存在的狀況下,就停止了性生活。從現代醫學來看,通過禁慾來保存元氣和延年益壽,是缺乏科學根據的。男性長期禁慾,將會導致性功能的喪失。因為禁慾破壞了機體平衡,降低了性激素的分泌,性本能受到壓抑而使得聚集的性慾望無法得以釋放,因此對心理和身體帶來損害。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均表明,性器官的正常使用,可以延緩性功能衰退的速度,可以保持性激素正常的分泌。長期禁慾,性器官就會衰退、萎縮,成為無法再用之物 [9] 
常有觀點認為,懷孕期不適宜過性生活,伴侶是要禁慾的。但是孕期並非不可以做愛,更無須要禁慾。在孕期,伴侶間的性生活以滿足基本性需求、增加彼此親密感為主,不建議發生以尋求刺激為目的的激情性愛。因此,為了保證安全,男女雙方,特別是男性插入的力度和速度要有所控制,時刻注意女性的感受。伴侶之間要注意溝通交流,如果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停止性交,必要時到醫院進行檢査。
此外,從健康方面來説,禁慾可作為預防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其他性傳播感染(STI)和青少年懷孕的重要行為策略。禁慾可以用行為術語來定義,如“推遲性行為”或“從未有過陰道性行為”,或如果有過性經歷,也就是曾經有過性行為,則避免進一步的性行為。
適度和諧的性生活可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還能增進夫妻感情和身心健康。既不要縱慾,也不要禁慾(包括中斷性交),一切順其自然,才是可取的態度。性生活是人類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身心健康、延年益壽、夫妻恩愛、家庭幸福所不可缺少的。
參考資料
  • 1.    陳敬國. 資本積累:節慾、奢侈,還是勞動?——關於資本主義早期發展爭論. 社會發展研究,2017, 4(4):196-215+242
  • 2.    Santelli J, Ott MA, Lyon M,Rogers J, Summers D, Schleifer R. Abstinence and abstinence-only education: Areview of US policies and program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6,38(1):72-81
  • 3.    柴琳. “自我救贖”的三種途徑——叔本華宗教哲學思想論.浙江學刊, 2015,1:21-26
  • 4.    呂大吉. 概説宗教禁慾主義.中國社會科學, 1989,5:159-174
  • 5.    何蓉. 現代性的宗教根源:韋伯的禁慾主義理念與太虛大師佛教革新. 佛學研究, 2018,2:1-9
  • 6.    林中澤. 中世紀西歐的宗教禁慾主義及其歷史影響. 史學月刊, 1997,5:60-65
  • 7.    Adamczyk A, Hayes BE.Religion and sexual behaviors: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Islamic culturesand religious affiliation for explaining sex outside of marriage. Am SociolRev., 2012, 77(5):723-46
  • 8.    謝揚. 基督教禁慾主義與“存天理,滅人慾”思想之異同. 西部學刊,2020,18:145-147
  • 9.    王獻超. 禁慾在於修心.學習月刊, 2014,1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