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臂弓

鎖定
神臂弓,又稱神臂弩,北宋神宗時發明,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步,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為宋軍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完顏宗弼《遺行府四帥書》曰:“吾昔南征,目見宋用軍器,大妙者不過神臂弓,次者重斧,外無所畏,今付樣造之。” [1] 
中文名
神臂弓
別    名
神臂弩
朝    代
尺    寸
弓身長三尺三

神臂弓基本史料

《宋史 兵志》
熙寧元年,始命入內副都知張若水、西上閣門使李評料簡弓弩而增修之。若水進所造神臂弓,實李宏所獻,蓋弩類也。以檿為身,檀為弰,鐵為登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
《夢溪筆談》
神臂弓 神臂弓
熙寧中,李定獻偏架弩,似弓而施榦鐙。以鐙距地而張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謂之“神臂弓”,最為利器。李定本黨項羌酋,自投歸朝廷,官至防團而死,諸子皆以驍勇雄於西邊。
其餘如《宋會要輯稿》《文獻通考》《曲洧舊聞》《容齋三筆》等史料中,神臂弓的射程作“二百四十步”,如《容齋三筆》卷十六《神臂弓》。
神臂弓出於弩遺法,古未有也。熙寧元年,民李宏始獻之入內,副都知張若水方受旨料簡弓弩,取以進。其法以桑木為身,檀為秢,鐵為蹬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二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秥。
宋史是元人根據宋代的文獻、檔案編纂的。
宋史的訓練之制
[六年,從郭忠紹之請,步軍弩手第一等者,令兼習神臂弓。]
[三年五月,詔在京、府界諸路禁軍格鬥法,自今並依元豐條法教習。七月,詔選弩手兼習神臂弓。八月,詔:“殿前、馬步軍司見管教頭,別選事藝精強、通曉教像體法者,展轉教習。其弓箭手馬、步射射親,用點藥包指及第二指知鏃,並如元豐格法。”是月,又詔復神臂弓射法為百二十步。]
[四年五月,臣僚上言:“神臂弓垛遠百二十步,給箭十隻,取五中為合格,軍中少得該賞,恐惰於習射。送殿前、馬步軍司勘會,將中貼箭數並改為上垛,其一中貼此兩上垛。”從之。]
[五年三月,詔:“自今敢佔留將兵,不赴教閲,並以違御筆論。不按舉者,如其罪。”十一月,臣僚言:“春秋大教,諸軍弓弩上取鬥力高強,其射親中多者,激賞太薄,無以為勸。”詔依元豐法。]

神臂弓考古發現

宋史 宋史
“近於陝西省城見有城樓舊題神臂弩數百張,相傳者百餘年矣。乃知先朝亦嘗制此。雖皆損壞,而制度猶存,但箭則無矣。臣謹從宜遵效造成。其制以闊厚堅勁大弓,其力一百五十斤上下、及一百二十斤上下、及九十斤上下,為三等,慮人力有強弱也。其長均為四尺五寸,矢取其利最遠,而端可及三百步內外者。為矢,其長均七寸五分,其重則六錢上下,亦三等,俾與弩稱。復效漢耿恭之法,箭簇開四尖,又輔以荷蘭嵩縣等處射虎箭藥,俾入馬中無不三洞。尤虜所畏。其箭簇後小鐵管心,僅長分許,入箭桿處內用漆膠外用竹絲以夾縛之,俾虜不能取以反射。蓋虜之射藝極精,矢無虛發,惟此足以勝之。”
參考資料
  • 1.    (宋)李心傳 《建炎以來系年要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