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祀三公山碑

(刊刻於東漢元初四年的碑刻)

鎖定
《祀三公山碑》是刊刻於東漢元初四年(117年)的一方碑刻,又稱“漢常山相馮君祀三公山碑”,俗稱“大三公山碑”,無撰書人姓名,屬繆篆書法作品,現位於河北元氏縣封龍山南麓。 [1-3] 
《祀三公山碑》為長方形,高1.7米、寬0.7米、厚0.25米,碑文共10行,行字多寡不等,共200字,主要記述常山相隴西馮君為消除天災人禍、國泰民安而祭祀三公山神的活動。 [1]  書法上,其行間茂密,大小穿插,長短變化,宛爾行草書的空間布白,由於行距相等而字距不等而具有變化中的整齊美;同時,單字結構非同一般,部首的組合變化,常常打破常規,出人意料地誇大某一個局部,使許多字展現出一種拙笨的動態,加上碑文的漫漶與剝落,從表面上又形成了完整與殘缺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營造出獨特的風采。 [3] 
中文名
祀三公山碑
創作年代
東漢
別    名
漢常山相馮君祀三公山碑
書法類型
繆篆
規    格
高1.7米、寬0.7米、厚0.25米
碑所在地
河北元氏縣封龍山南麓

祀三公山碑碑刻內容

釋文
初四年,常山相隴西馮君到官,承飢衰之後,□惟┘三公御語山,三條別神,迥在領西。吏民禱祀,興雲┘膚寸,遍雨四維。遭離羌寇,蝗旱鬲並,民流道荒。醮祠希䍐,□奠┘不行。由是之來,和氣不臻,乃,本祖其原。以三公悳廣,┘其神尤靈。處幽道艱,存之者難。卜擇吉□治東,就衡山起┘堂立壇,雙闕夾門。牲納禮,以寧其神。神熹┘其位,甘雨屢降。報如景響,國界大豐。谷升三錢,民┘無疾苦,永保其年。長史魯國顏𣲩、五官掾閻祐、户曹┘史紀受、將作掾王笧、元氏令茅厓、丞吳音、遷掾┘郭洪、户曹史翟福、工宋高等刊石紀焉。┘ [4] 
(説明:加框,表示字殘缺不全;□,表示缺一字;加粗,表示碑作異體;┘,表示分行。)

祀三公山碑創作背景

《祀三公山碑》刊刻於東漢元初四年(117年)。據碑文記載,隴西馮君到元氏縣就職時,遇到該地連遭羌人的騷擾和蝗早之災。後祈祀三公山,結果甘露屢降,連年豐收。於是長史魯國顏𣲩等立碑紀念,所立即《祀三公山碑》。 [4]  [5] 

祀三公山碑藝術鑑賞

祀三公山碑結體

結體上,《祀三公山碑》寓巧於拙、似正還斜、疏密有致、鬆緊得宜、平中有險、險而不驚、向背得體、避讓有矩,形成強烈的對比關係,自由與縱橫觀照,虛實與疏密換置,打破了篆隸結字慣常的對稱和均衡。 [3] 

祀三公山碑用筆

《祀三公山碑》拓片(局部)
《祀三公山碑》拓片(局部)(2張)
用筆上,《祀三公山碑》是由篆入隸之作,字體非篆非隸,蓋兼兩體,以隸勢作篆,以方筆寫篆書,方圓兼備,峻利茂密,開篆法用筆新境界。首先,其用筆橫平豎直,體勢開張而圓轉,氣魄雄強而情趣,起筆方而又重,轉筆處方折明顯、轉折峭拔,收筆纖勁,尖筆出鋒,方圓兼用(如:令、等、要、五、希),小者用圓,大者用方,在平直中亦有少數屈曲的筆畫,筆力極為雄健,給人一種寬博的感覺,字勢洞達、格局宏大,融合了瓦當文字與漢印文字的裝飾之美,展現出一種生澀峭厲的篆書體例。其次,由於行距相等而字距不等,部首參差組合變化,甚至出人意料地誇大某一個局部(如:以、氏、公、夾、年),使許多字展現出一種拙笨的動態美。再次,行筆中字形雖方整,但收筆處時有左右開合,造成橫向開張之勢,又通過對弧形圓線的巧妙運用(如:神、紀、幽、堂、山),方中顯圓,圓中寓方,橫畫末尾時有明顯的波挑捺腳,許多字筆畫的末端有向外彎屈的形貌(如:焉、寧、道),給方整寬博的結字帶來了動勢,古樸渾穆中顯出靈巧和生機。 [3] 

祀三公山碑章法

章法上,《祀三公山碑》不圃陳規,章法獨特。其章法雖產生於篆書和隸書十分成熟的年代,但不固陳規,未入流俗,大膽嘗試、極富新意的筆法與字法,虛實相生、主次分明、黑白適宜、縱橫交織,一任自然。全文十行,每行十七至二十字,行文款式有行,橫無列,大小字參差錯落,直書而下,錯落古勁,朴茂瑰偉不拘陳法而又渾然成章,蒼拙恣肆,純古遒厚,別開生面,彷彿《秦詔版》與《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混血天成。縱觀全碑,書寫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審美視角展示了一種完整與殘缺之間充滿着矛盾且辯證統一的美,從局部到整體、從單純到複雜,透露出深邃悠遠而又古勁爛漫的崇高意境,構建了宏大的節奏感、錯落感和空間感,增強了全碑的視覺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 [3] 

祀三公山碑作品評價

清代書法家翁方綱:①此刻雖是篆書,乃是由篆人隸之漸,減篆之縈折為隸之徑直。(《兩漢金石記·卷十一·三公山碑》) [6-7]  ②碑凡十行,每行字數參差不齊,字勢長短不一,錯落古勁,是兼篆之古隸也。(《兩漢金石記·卷十一·三公山碑》) [7]  [8] 
清代文學家劉熙載:《祀三公山碑》,篆之變也。(《藝概·卷五·書概》) [9] 
清代書法家方朔:乍閲之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琅琊台石刻》,然結構有圓亦有方,有長行下垂,亦有斜直偏拂。細閲之下,隸也,非篆也。亦非徒隸也,乃由篆而趨於隸之漸也。前之《地節買山石刻》《五鳳二年石刻》《開通褒斜道石刻》,後之《延光殘碑》《敦煌紀功碑》《武氏祠畫像題字》《李苞開通閣道題名》莫不各有其意,僅能作隸者,不能為此書也,僅能作篆者,亦不能為此書也,必得二體兼通,乃能一家獨擅。(《枕經堂金石跋·卷二·漢元初三公山碑跋》) [10-11]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碑首初字上一字不可辨,《兩漢金石記》定為元初四年,當從之。非篆非隸,蓋兼而二體而為之。至其純古遒厚,更不待言。鄧完白篆書,多從此出。其鐫刻私印,則純效其體。(《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祀三公山碑》) [12]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①若《趙王上壽》《泮池刻石》《墳壇刻石》,下逮《少室》《開母廟》《建初殘碑》《三公山》《是吾》,碑體皆方扁,筆益茂密。(《廣藝舟雙楫·卷二·體變第四》) [13]  ②若《三公山碑》《是吾碑》,皆由篆變隸,篆多隸少者。(《廣藝舟雙楫·卷二·分變第五》) [14]  ③若吳之《谷朗碑》;晉之《郛休碑》《枳楊府君碑》《爨寶子碑》;北魏之《靈廟碑》《吊比干文》《鞠彥雲志》《惠感》《鄭長猷》《靈藏造像》,皆在隸楷之間。與漢碑之《是吾》《三公山》《尊楗閣》《永光閣道刻石》在篆隸之間者正同,皆轉變之漸至可見也。(《廣藝舟雙楫·卷二·分變第五》) [15]  ④諸碑中蒼古則《三公山》。(《廣藝舟雙楫·卷二·説分第六》) [16]  ⑤繆篆則有《三公山碑》《是吾》《戚伯著》之瑰偉。(《廣藝舟雙楫·卷二·本漢第七》) [17]  ⑥《三公山》為西漢分書之宗,《裴岑》《郙閣》《天發神讖》輔之。(《廣藝舟雙楫·卷十六·十六宗第十六》) [18] 

祀三公山碑歷史傳承

《祀三公山碑》原在河北元氏縣西北封龍山下的三公神廟內。 [2]  元代,乃賢曾訪得。 [19]  清代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元氏縣縣令王治岐在縣城外重新訪得。 [11]  清代咸豐年間(1851年-1861年),移於文清書院(今元氏縣第二中學)。1972年,與《白石神君碑》同時埋於正定隆興寺內。1989年,元氏縣旅遊局和文物保管所共同掘得,重新移置於封龍山上,並蓋了漢碑亭加以保護。 [2] 
參考資料
  • 1.    文化藝術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2019-09-20[引用日期2021-01-09]
  • 2.    國家文物局 主編.中國名勝詞典(精編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04月第1版:92.
  • 3.    李建春 著.李建春書法論文集[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39-42.
  • 4.    高文 著.漢碑集釋[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5年08月第1版:32-36.
  • 5.    戴南海 著.版本學概論[M].成都:巴蜀出版社,1989年06月第1版:59.
  • 6.    張又棟 編著.書法創作大典·隸書卷[M].北京:新時代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57.
  • 7.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 編.石刻史料新編(十)[M].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12月初版:7368-7369.
  • 8.    王玉池 主編.中國書法篆刻鑑賞辭典[M].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1989年09月第1版:125-126.
  • 9.    (清)劉熙載 著;王氣中 箋註.藝概箋註[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0年06月第1版:387.
  • 10.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 編輯.石刻史料新編 第二輯 一九[M].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06月初版:14248.
  • 11.    司惠國,張愛軍,王玉孝 主編.篆隸通鑑[M].北京:藍天出版社,2012年08月第1版:183.
  • 12.    謝承仁 主編.楊守敬集(第八冊)[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04月第1版:540.
  • 13.    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53.
  • 14.    (清)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62.
  • 15.    (清)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67.
  • 16.    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73.
  • 17.    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83.
  • 18.    (清)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136.
  • 19.    金其楨 著.中國碑文化[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92-9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