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磷化鋅中毒

鎖定
磷化鋅中毒,磷化鋅呈灰黑色粉末,有電石氣臭味,不溶於水及乙醇,微溶於鹼與油,易溶於酸。在 乾燥和光線較暗情況下,性質較穩定;但遇水或遇酸及陽光作用能緩緩分解產生無色有 劇毒、蒜臭味的磷化氫氣體。多見於服毒自 殺或誤服,也見於投毒他殺。口服磷化鋅在 胃酸作用下可以釋出磷化氫併產生氯化鋅。 磷化鋅和氯化鋅對胃腸有腐蝕作用。磷化氫 劇毒,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 肝、腎等實質性臟器,較大劑量可很快引起中樞神經麻痹。 [1] 
中文名
磷化鋅中毒
外文名
zinc phosphide poisoning
原    因
磷化鋅露置於空氣散發出磷化氫
口服致死量
20~4Omg

磷化鋅中毒基本介紹

。動物常因攝入該誘餌而發生磷化鋅中毒(zinc phosphide poisoning)。磷化鋅露置於空氣中,會散發出磷化氫氣體。在酸性溶液中則散發更快,散發出來的磷化氫氣體有劇毒,不僅可毒殺鼠類,而且也對人和動物有毒害作用。據測定,其對各種動物的口服致死量,按每千克體重計算,一般都在20~4Omg之間。

磷化鋅中毒發病機理

吃入的磷化鋅在胃酸的作用下,釋放出劇毒的磷化氫氣體,並被消化道吸收,進而分佈在肝、心、腎以及橫紋肌等組織,引起所在組織的細胞發生變性、壞死。並在肝和血管遭受病損的基礎上,發展至全身泛發性出血,直至休克或昏迷。

磷化鋅中毒臨牀症狀

磷化鋅中毒多於攝入毒物後15min至4h出現症狀。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厭食,昏迷。腹痛,嘔吐物中帶血為常見症狀。有時出現尖叫、狂奔、共濟失調。動物出現酸中毒、體温升高。中毒後期呼吸極度困難、掙扎,有時出現感覺過敏、痙攣,缺氧窒息而死。

磷化鋅中毒病變

切開胃散發帶有蒜昧的特異臭氣。將其內容物移置在暗處時,可見有磷光。屍體的靜脈擴張,泛發性的微血管損害。胃腸道充血,出血,腸黏膜脱落。肝、腎淤血,混濁腫脹。肺間質水腫,氣管內充滿泡沫狀液體。

磷化鋅中毒治療

無特異解毒療法。如能早期發現,可灌服2%~5%硫酸銅溶液催吐,並與磷化鋅形成不溶性的磷化銅,從而阻滯吸收而降低毒性。與此同時可由靜脈注入高滲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鈣溶液,。
磷化鋅中毒1 清除食物:口服中毒者應立即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使磷氧化為磷酸酐而失去毒性)或10%硫酸銅溶液(使磷變為不溶性黑色磷化銅)洗胃,直至洗出液無磷臭澄清時為止,或內服1%硫酸銅溶液10ml,每5-10分鐘一次,連服數次,至嘔吐為止,總量不超過100ml亦可採用刺激咽部催吐。清洗徹底後,胃內注入液體石蠟(使磷溶解而不被吸收)100-200ml及硫酸鈉30g導瀉。但禁用硫酸鎂及油類食物。
2 對症治療:靜脈補液促進排泄,並可酌情應用10%葡萄糖酸鈣10-20ml,適量鎮靜催眠藥,呼吸困難者,給予吸氧及氨茶鹼靜注;發生肺水腫,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利尿劑,有腦水腫者,給予脱水劑、及時防治肝、腎損害。
3、保持呼吸道通暢;暢通呼吸道,有助於增加通氣量,協調V/Q比例,增加換氣效率,也是進行各種呼吸支持治療的必要條件。
4、氧療:目的是提高肺泡氧分壓(PaO2),增加每分鐘氧的彌散量,從而提高(PaO2),而使缺氧所致的重要器官損害得到減輕。
5、增加通氣量改善二氧化碳瀦留;二氧化碳瀦留是由於通氣不足引起的,只有增加通氣量,才能有效改善通氣功能。
6、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常促使呼吸衰竭加重,而呼吸衰竭時,呼吸道分泌物積滯,又易繼發感染,故控制感染非常重要。應在保持呼吸道引流通暢的條件下,根據細菌及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
7、糾正酸鹼平衡失調與電解質紊亂:酸鹼平衡失調與電解質紊亂的糾正在呼吸衰竭的搶救中佔有極其重要地位,應積極處理。
8、防治併發症: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消化道出血、DIC等。
9、營養支持:呼吸衰竭患者由於呼吸困難、發熱等因素,導致能量消耗上升,機體處於負代謝,時間長,會降低機體功能,感染不易控制,呼吸肌易疲勞乃至衰竭以致搶救病程延長。

磷化鋅中毒預防

加強對滅鼠藥的保管和使用,杜絕敞露、散失等一切漏誤事故。凡制定和實施滅鼠計劃時,均需在設法提高對鼠類的殺滅功效的同時,確保人和動物的安全。

磷化鋅中毒急救

1、催吐:0.5%硫酸銅液反覆洗胃至洗出物無蒜臭味;繼之,用1:2000高錳酸鉀液洗胃,直至洗出清水樣液。
2、胃內注入或餵食100-200ml液體石醋油,使殘藥溶解其中,同時服硫酸鈉30-50g導瀉。
3、禁食含油食物,避免藥物吸收。
要用大量的肥皂水和清水沖洗皮膚和眼睛,無特效解毒藥,可對症治療,注意保護心臟和肝臟。

磷化鋅中毒注意事項

[1]糧油燻蒸後,至少散氣10天方可出倉;
[2]磷化氫對金、銀、鋼等金屬有腐蝕性;
[3]燻蒸時藥片的片與片之間相距2cm以上;
[4]本劑易吸潮釋放出劇毒磷化氫氣體,應避免吸入毒氣。
參考資料
  • 1.    官大威.法醫學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