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碎米椏

鎖定
碎米椏(Isodon rubescens (Hemsl.) H. Hara),唇形科香茶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亞灌木,幼枝帶淡紅色,密被絨毛;葉片為卵形或菱狀卵形;花萼為鐘形,附着有灰色柔毛及腺點;果倒卵球狀三稜形,褐色無毛;花期7到10月,果期8到11月。 [4]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冬凌草來源於唇形科香茶菜屬碎米椏的地上部分,因其植株冬季凝結薄如蟬翼、形態各異的蝶狀冰凌片,故碎米椏也稱冬凌草。 [5-6] 
碎米椏分佈於中國陝西、甘肅、山西和大部分南方省區; [7]  常生於海拔100米到2800米的山坡、灌木叢、林地、礫石地及路邊向陽處。 [8]  碎米椏屬陽性耐陰植物,抗寒性強、萌櫱力強、耐乾旱、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砂質壤土種植最佳。 [9]  碎米椏的種植常採用種子繁殖,也可用扦插、分櫱、分根等方法進行無性繁殖。 [10] 
碎米椏味甘、苦,性平,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癥瘕痞塊、蛇蟲咬傷,在《中國藏藥材大全》中有記載。 [11]  現代研究發現碎米椏主要成分有揮發油、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熊果酸等,具有抗腫瘤、抗菌等作用。 [12]  濟源冬凌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等上呼吸道菌株有較強的殺傷作用,故被稱為“中藥裏的盤尼西林”。2006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濟源冬凌草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3] 
中文名
碎米椏
拉丁學名
Isodon rubescens (Hemsl.) H. Hara [14] 
別    名
破血丹
山香草
雪花草
野藿香
冬凌草 展開
別名
破血丹
山香草
雪花草
野藿香
冬凌草
冰凌草
六月令
山荏 收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香茶菜屬
碎米椏
命名者及年代
(Hemsl.) Hara,1972

碎米椏植物學史

碎米椏名稱由來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冬凌草來源於唇形科香茶菜屬碎米椏的地上部分,因其植株冬季凝結薄如蟬翼、形態各異的蝶狀冰凌片,故碎米椏也稱冬凌草。 [5-6] 

碎米椏物種變化

為一變異幅度極大的種,變化最大的是葉形、葉被毛的情況及幼枝毛茸的多少,但為小灌木,花序為狹的圓錐花序,聚傘花序具極纖細的總梗,花梗也極纖細,花萼鐘形,萼齒卵圓狀三角形,外面被灰色微柔毛等特徵是比較固定的。 [1] 

碎米椏形態特徵

碎米椏
碎米椏(8張)
碎米椏,唇形科香茶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亞灌木,高(0.3)0.5-1(1.2)米;根莖木質,有長纖維狀鬚根。莖直立,多數,基部近圓柱形,灰褐色或褐色,無毛,皮層縱向剝落,上部多分枝,分枝具花序,莖上部及分枝均四稜形,具條紋,褐色或帶紫紅色,密被小疏柔毛,幼枝極密被絨毛,帶淡紅色、紫紅色。 [1]  [4] 
莖葉對生,卵圓形或菱狀卵圓形,長2-6釐米,寬1.3-3釐米,先端鋭尖或漸尖,後一情況頂端一齒較長,基部寬楔形,驟然漸狹下延成假翅,邊緣具粗圓齒狀鋸齒,齒尖具胼胝體,膜質至堅紙質,上面欖綠色,疏被小疏柔毛及腺點,有時近無毛,下面淡綠色,密被灰白色短絨毛至近無毛,側脈3-4對,兩面十分明顯,脈紋常帶紫紅色;葉柄連具翅假柄在內長1-3.5釐米,向莖、枝頂部漸變短。
聚傘花序3-5花,最下部者有時多至7花,具長2-5毫米的總梗,在莖及分枝頂上排列成長6-15釐米狹圓錐花序,總梗與長2-5毫米的花梗及序軸密被微柔毛,但常帶紫紅色;苞葉菱形或菱狀卵圓形至披針形,向上漸變小,在圓錐花序下部者十分超出於聚傘花序,在上部者則往往短於聚傘花序很多,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疏齒至近全緣,具短柄至近無柄,小苞片鑽狀線形或線形,長達1.5毫米,被微柔毛。花萼鐘形,長2.5-3毫米,外密被灰色微柔毛及腺點,明顯帶紫紅色,內面無毛,10脈,萼齒5,微呈3/2式二唇形,齒均卵圓狀三角形,近鈍尖,約佔花萼長之半,上唇3齒,中齒略小,下唇2齒稍大而平伸,果時花萼增大,管狀鐘形,略彎曲,長4-5毫米,脈紋明顯。花冠長約7毫米,有時達12毫米,但也有雄蕊退化的花冠變小,長僅5毫米,外疏被微柔毛及腺點,內面無毛,冠筒長3.5-5毫米,基部上方淺囊狀突起,至喉部直徑2-2.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長2.5-4毫米,外反,先端具4圓齒,下唇寬卵圓形,長3.5-7毫米,內凹。雄蕊4,略伸出,或有時雄蕊退化而內藏,花絲扁平,中部以下具髯毛。花柱絲狀,伸出,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環狀。
堅果倒卵狀三稜形,長1.3毫米,淡褐色,無毛。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1] 

碎米椏近種區別

部位
碎米椏
道孚香茶菜
生活型
灌木;高達1(-1.2)米; [1] 
小灌木;高達25釐米,具分枝; [15] 
葉卵形或菱狀卵形,長2-6釐米,先端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具粗圓齒狀鋸齒,上面疏被柔毛及腺點,或近無毛,下面密被灰白色微絨毛或近無毛;葉柄長1-3.5釐米; [1] 
葉對生,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10-25毫米,寬6-17毫米,先端鋭尖或鈍,基部楔形或略呈截狀楔形,邊緣除基部外均具圓齒;葉柄長2-8毫米; [15] 
小堅果淡褐色,倒卵球狀三稜形,長約1.3毫米,無毛; [1] 
成熟小堅果未見; [15] 
圖片
碎米椏 碎米椏
道孚香茶菜 道孚香茶菜

碎米椏產地生境

碎米椏生於山坡、灌木叢、林地、礫石地及路邊等向陽處,海拔100-2800米。分佈於中國湖北,四川,貴州,廣西,陝西,甘肅,山西,河南,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 [1] 

碎米椏生長習性

碎米椏屬陽性耐陰植物,略喜陰;抗寒性強,既能耐-20℃的低温,又能耐50℃的高温,適宜温度為25~30℃,10-40℃適合生長。温度低於5℃基本停止生長。萌櫱力強,耐乾旱、瘠薄,即使夏季土壤含水量低於4%,碎米椏仍能夠生長,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砂質壤土、pH6.5-8.0,碎米椏生長最佳。花期8-10月,盛花期9月,開花適宜温度為18-26℃,相對濕度為60%-80%。 [2] 

碎米椏繁殖方法

碎米椏的種植常採用種子繁殖,也可用扦插、分櫱、分根等方法進行無性繁殖。 [10] 
採種 採種
採種:碎米椏一般8月份開花,9月中旬果實逐漸成熟,10月中旬果實成熟進入採種高峯期。採收後一般置通風處晾乾,避免陽光曝曬。種子乾透後精選篩淨,置陰涼、乾燥處儲藏,期間防蟲、老鼠危害。
地塊選擇:選擇向陽、疏鬆肥沃、透氣性好且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播種的頭年冬天深耕,春天進行細耙、平畦,施足底肥(儘量施農家肥),澆足底水。
種子處理:碎米椏種子外被蠟質化,為提高種子發芽率,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方法有2種:①温水浸種法。將淨化的種子揉搓2遍,在45℃的温水中浸泡不低於15小時;②生根粉浸種法。將淨化的種子揉搓2遍,投入0.01%的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小時即可。
播種:播種分冬播和春播,一般冬播出苗率較高,山區多采用冬播,冬播時10月上旬進行深耕細耙,11月中旬播種;春播時,頭年冬天進行深耕,3月上旬細耙、平畦,施足底肥,儘量施農家肥,然後播種。播種時隨地勢平畦開溝,一般深2釐米,行距20釐米,以3-5倍於種子的細沙土或草木灰等拌勻後撒播,覆土1-2釐米。667平方米播種以0.5-0.8千克為宜。播種後要保持土壤表層濕潤,用麥稈覆蓋,若過於乾旱應適量澆水。
苗期管理:出苗後在行間蓋草可遮陽保苗,同時要保持田間濕潤,若遇到雨水過多,應及時排水防澇。苗高10釐米左右時667平方米施氮肥7.5千克,並注意間苗、定苗。定苗後經常中耕除草,防治草荒。 [2] 

碎米椏栽培技術

種苗地的選擇和平整同育苗地的選擇。移栽種苗地應選擇土層深厚、水土條件好的向陽地帶。水土條件較差的山地陰坡優於陽坡。種植地附近要無污染源,交通方便。種植前整地、做畦、施肥、澆水、鎮壓保墒,隨即挖栽植穴或溝,寬、深20-30釐米,溝長度視地形而定。
移植技術:移植時間:由於碎米椏發葉較早,種苗的移植宜早不宜遲;因此,碎米椏最適宜的栽培時間在華北南部為早春2月。種苗的選擇與處理視根系的發育情況,在苗圃中選擇壯苗。一般情況下,1年生的碎米椏每墩可栽2-3株,2年生的碎米椏每墩可栽1-2株。起苗時儘量不要損傷幼苗的根、皮、芽,嚴禁用手拔苗。為了提高成活率,一方面要邊起苗邊移植,並儘量帶土移植;另一方面,如果定植點距離苗圃較遠,挖出的幼苗需放置在陰涼、潮濕的地方,或甩掉幼苗根部的土,並在其根上噴適量的水,然後用塑料膜包裹根部,再用尼龍繩捆紮,低温運輸;當天不能定植的幼苗,要假植在苗牀中,防止脱水。
移植密度:碎米椏的移植密度應根據地形、土壤等條件和不同栽培目的而定。以採收葉為栽培目的的,株、行距0.4米×0.6米;立地條件較差的,株、行距0.4米×0.4米;以種子利用為主要目的,株、行距0.4米×0.8米;林藥間作的株距為0.6米左右。
查苗補栽。定植後20天即可查苗,拔除未成活苗、病苗進行補栽。
中耕除草。栽培第1年的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消除田間雜草,疏鬆土壤,適當的水肥管理,第二年即可採收。
肥水管理。每年的6-8月份是碎米椏開花前生長最旺盛的時期,也是碎米椏需水的關鍵時期,應適當灌溉,但要注意防止水分過多;雨季或低窪易澇地,要及時做好疏溝、排澇工作。以收種子為目的,由於種子的發育需大量的營養,所以,進入生殖初期,應根據生長髮育狀況適當施肥,以氮、磷肥合施為宜。
植株復壯。碎米椏根系生長迅速,萌孽力較強,密度逐漸增大。一般需在第4年早春隔株挖根或將根全部挖出後重栽,換新土撫育復壯。 [2] 

碎米椏病蟲防治

一般病蟲害較少,不會有嚴重的病蟲害,但長期乾旱之後,葉上蚜蟲較多,從而影響葉的產量和質量。生產中要注意及時灌水,發現病蟲害要及時人工捕殺或將病葉摘下燒燬,不宜用化學藥物處理,防止造成污染。 [2] 

碎米椏主要價值

碎米椏味甘、苦,性平,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癥瘕痞塊、蛇蟲咬傷,在《中國藏藥材大全》中有記載。 [11]  濟源冬凌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等上呼吸道菌株有較強的殺傷作用,故被稱為“中藥裏的盤尼西林”。 [13] 
碎米椏 碎米椏
抗癌:現代研究發現碎米椏主要成分有揮發油、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熊果酸等,碎米椏具有抗腫瘤、抗菌等作用,其抗瘤作用,在民間主要用來防治食管癌,與化療合用可減輕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提高療效,對食管上皮重度增生也有一定的療效。另外,對急性喉炎、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有顯著療效,對慢性支氣管炎及慢性咽炎等也有良好效果。 [3]  [12] 
清熱:研究發現碎米椏還具有解熱、降燥潤喉、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對感冒發熱、口舌生瘡、焦熱上火等都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可作為中老年人和一些特殊人羣如教師、演員、播音員等日常保健飲品。 [3] 
保健:碎米椏在鶴壁太行山一帶,當地百姓“户户有之”,患牙痛、咽喉痛,泡水飲服,三次即愈。民間有“日飲冰凌草一碗,防皺去斑養容顏,亮嗓清音苦後甘,驅除病魔身心安”之説。 [3] 

碎米椏保護狀態

2006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濟源冬凌草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