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砥石賦

鎖定
《砥石賦》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篇
作品名稱
砥石賦
出    處
《劉禹錫集》
作    者
劉禹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砥石賦作品原文

砥石賦
南方氣泄而雨淫,地患而傷物。媪神噫濕,渝色壞味。雖金之堅,亦失恆性。始予有佩刀甚良,至是澀不可拔。剖其室乃出。溯陽眇低,傅刃蒙脊,鱗然如精痴,如黑子,如青蠅之惡。鋭氣中銅,猶人被病然。客有聞焉,裒密石以遺子。沃之草腴,雜以鳥膏,切劇下上,真質焯見。躊躇四顧,適爾謝客:微子之貽,幾喪吾寶。”客曰:“吾聞諸梅福曰:‘爵祿者,天下之砥石也。高皇帝所以礪世磨鈍。’有是邪!”予退感其言,作《砥石賦》。
我有利金分,以利為佩。遭土卑而慝作兮,雄鋯為之潛晦。如景昏而蝕既兮,與肌漆而為厲。顧秋蓬之不可剃兮,尚何遊乎髖髀之外。利物矇蔽,材人惆悵。悼百汰之至精,蟠一檢而多恙。豈害氣之獨然兮,將久不試而然。彼屠者之刀兮,獵者之誕。不灌不淬兮糅錯銜鉛。日鼓月揮兮判腴擊鮮。脱爛護以耀芒,蓊淫夷而騰羶。豈不以涉魯而蒙診兮,鼎用之而成妍?
有客自東,遺于越砥。圭形石質,蒼色膩理。郭其鱗皴,滑以滌漪。如衣浣垢,如鼎出否。霧盡披天,萍開見水。拭寒焰以破毗,擊清音而振耳。故態復還,寶心再起。即賦形而終用,一蒙垢焉何恥?感利鈍之有時分,寄雄心於瞪視。
嗟乎!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法以砥焉,化愚為智。武王得之,商俗以厚。高帝得之,傑才以奏。得既有自,失豈無因?漢氏已還,三光景分。隨道闊狹,用之得人。五百餘年,唐風始振。懸此大砥,以礱兆民。播生在天,成器在君。天為物天,君為人天。安有執礪世之具,而患乎無賢歟! [1] 

砥石賦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有“詩豪”之稱。貞元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並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有《劉夢得文集》。 [2] 
參考資料
  • 1.    黃仁生,羅建倫 校點.唐宋人寓湘詩文集 1.長沙:嶽麓書社,2013年:343-344
  • 2.    蕭滌非,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