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狗嶺

鎖定
石狗嶺是廣東信宜市名山之一,是信宜舊八景之“龍窖晴煙”。山上有個大石洞,相傳有龍伏此,求雨必應,故又名龍山。山峯石壁上,有兩個石孔:南面的深5丈,將風則響,稱為風窖;北面的深莫測,將雨則潤,稱為雨窖。該山高783米,因奇峯聳立,輕煙渺渺,故稱“龍窖晴煙”。2012年12月29日,信宜市石狗嶺生態旅遊有限公司成立,標誌着石狗嶺風景區開發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石狗嶺村為了響應黨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建設生態文明的號召,在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的指導和幫助下,在信宜市委、市政府和水口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實行“全體村民參加,土地入股、勞動力入股和資金入股,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模式”。
公司名稱
信宜市石狗嶺生態旅遊有限公司
外文名
Xinyi city of Shi GoulingEcologicalTourismCo. Ltd.
成立時間
2012年12月29日
總部地點
廣東省信宜市水口鎮石狗嶺自然村
經營範圍
農業生態旅遊
公司類型
合作開發或獨資開發
員工數
全體石狗嶺自然村村民

石狗嶺簡介

石狗嶺旅遊區風景
石狗嶺旅遊區風景(49張)
石狗嶺是廣東信宜市名山之一,是信宜舊八景之“龍窖晴煙”。石狗嶺主峯海拔783米,站在山上往下看,山脈縱橫,村道蜿蜒,蒼翠欲滴,層層梯田,條條村落,新樓排排,蕉林葱綠,到處是生機勃勃的新農村景象。 [1] 

石狗嶺石狗嶺風景區

石狗雄風
石狗雄風(3張)
位於信宜市水口鎮東部的雙山村,地處都龍、大甲、賀家村與高州市東岸鎮的良村、石鼓垌村之間。距信宜火車站14公里,距包茂高速水口出入口9公里(預計2015年通車)、距信宜市區16公里。石狗嶺主峯海拔783米,由奇峯、峻嶺、異石、竹林、藤蔓、楓林、清泉、廟宇等構成,擁有“龍窖晴煙” [1]  (風窖雨窖)、“狗頭石”、“鷹嘴石”、“石長城”、“時事感應石”、“雷打石”、“觀音寺”、“冼太廟”等景點,其中龍窖晴煙屬於奇異自然現象;是信宜舊八景之一。神奇的怪石、美麗動人的小鳥天堂、挺拔宏偉的樟樹、團結的十二兄弟樹和多姿的楓樹、純情的情侶樹…..以及山間如仙景般的雲海、迷人的旭日東昇等構成了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卷。石狗嶺風景區 [2]  山清水秀、生態資源極其豐富,生態環境良好,春季的賞花遊、宗教廟會遊;夏季的品果遊、避暑遊;秋季的賞楓遊;冬季的健身遊;四季的生態觀光遊,是信宜市(2013-2025年)旅遊發展規劃重點項目和重要節點景區、是茂湛地區的生態後花園、是粵西桂東生態旅遊的目的地和天然大氧吧。 [3] 
從秦朝起至明末清初,信宜是漢族和俚、瑤、壯等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各族人民在這片古老而美麗的土地上創造出了獨特的人文景觀並形成了包括百越文化、八桂文化、廣府文化、客家文化、瑤人文化、漢文化、山地文化、江河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多元化並存的文化格局。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景區內英才輩出,名人眾多:甘清池,少將,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九軍副軍長;李奇,廣西玉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中華民國廣西陸軍保安司令;甘子玉,聶榮臻元帥秘書,國家計委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正部級),中共十四大中紀委委員,全國人大常委、兼僑務工作委員會主任;甘子均,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長;甘子釗,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十屆常委;甘尚武,著名僑領,馬來西亞高州會館永遠會長。
石狗嶺風景區啓動試業剪彩儀式
石狗嶺風景區啓動試業剪彩儀式(14張)
石狗嶺村為了響應黨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建設生態文明的號召,在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的指導和幫助下,在信宜市委、市政府和水口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實行“全體村民參加,土地入股、勞動力入股和資金入股,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模式”。 [4] 

石狗嶺石狗嶺傳説

石狗嶺楊筠松與龍窖

傳説楊筠松少年之時,就喜歡行山看勢,尋龍點穴,有一次他登臨竇州城東遙望的石狗嶺。只見此地崇山峻嶺茂林修竹。與黑石嶺相對,如蹲獅踞象如門。上石狗嶺山頂豁然闊廣,山間怪石棋門據守,山溪泉流如湧,遠處羣山湧現,山脈來龍氣勢磅礴,丘延翰《天機素書》注:“龍來十里,氣高一丈,龍來百里,氣高十丈。”石狗嶺正是雲霧山脈聚氣之地,納整個山系的龍氣,楊筠松深有心得。面對如此藏風得水、龍盤虎踞的佳地,楊筠松喜出望外。
登高尋去,發現有大石似乎是龍的嘴臉,筠松發現了其中的妙趣,爬到石上觀看,見石壁上,有兩個石孔:南面的窖口寬數尺,窖深5丈,將風則響,稱為風窖;北面的深莫測,怪石嶙峋,將雨則潤,銀珠欲滴,稱為雨窖。
楊筠松曾得到過異人傳授的三件寶:趕山鞭、無字天書、鐵燈盞,他發現石狗嶺有龍伏此甜睡,只是這次遊歷,未曾帶寶在身,故未作打算。
過了一年,粵西天旱未雨,每天天空都是湛蘭湛蘭的,連一絲雲彩都沒有,太陽毒毒地燒烤着大地,地頭山坡的野草曬得枯黃,田裏的土乾裂得一塊一塊,禾苗耷拉着腦袋,眼看就要顆粒無收。
農民天天抬頭望着天,期盼天天老爺老善心,下一瓢潑大雨,拯救萬物生靈,他們用民間各種辦法祭天求雨,請蒼天不要殃及子民。有人堆集乾柴,點火燃燒,祈禱管水之神河伯見火賜雨救之。有人在雷神廟前焚香跪拜,求雷神爺催雲助雨,對付旱災之神。但是這些都不靈驗。
楊筠松此時正在生病,躺在牀上。聽到外邊的鄉廟鞭炮斷斷續續,連忙支撐虛弱的身體,帶上三件寶貝,牽着一匹小馬向石狗嶺方向馳去,由於出行匆匆忙忙,加上帶病在身,楊筠松竟然在馬背上暈倒了,被一個老農救起,老農把家中留種的白豆熬了一鍋粥喂灌下,楊筠松才甦醒,楊筠松感謝老農施食之恩,此後這地方被叫作“飯豆坡”。
楊筠松來到石狗嶺下,在山間的一處出水窿尋到半盞積水,用鐵燈盞裝上,支撐虛弱的身體爬上了龍頭大石,把鐵燈盞的水灌下雨窖,念動無字天書咒語,一時天空黑沉了下來,楊筠松揮動趕山鞭,一陣地動山搖,向南招來風,向北召喚雨,山中的睡龍被楊筠松的法術驚醒,沿山勢下衝,在山崖壁盡頭一躍而起,一時甘霖盡布,竇州百姓歡呼相告慶賀,石狗嶺飛龍騰飛,因而官府地方誌記稱為“龍山”。巨石如龍露出山體的龍腦袋,又稱“龍窖”。《讀史方輿紀要》龍山縣東二十里。山勢峻險,南有石孔,約深五丈許,謂之風窖;北有石孔,其深不測,謂之雨窖,相傳有龍潛焉。因而石狗嶺又稱龍山。 [5] 

石狗嶺石狗嶺得名

關於石狗嶺得名的來由,有這麼一段神話般的傳説。
話説當年二郎神奉玉皇大帝之命,領着神狗追捕齊天大聖孫悟空,最終悟空被神狗趕上咬了一口,把他逮住,交給太上老君發落。神狗自此恃功傲慢,常跑出天庭,雲遊各地,亂竄狂吠,目中無人。一日,它來到一座大嶺上,看見一個手持拂塵的道人和一個儒生模樣的仙人,坐在山頂上吹着銅簫,聲韻 頓挫抑揚 ,好不快樂。那狗不管是誰,竄上去對着道人張口便咬。説時遲,那時快。那個道人運足一口純陽真氣向小狗噴去,一噴……它已癱瘓不動,再噴……脱毛瑟縮成團,三噴……變成了石狗,靜卧于山上。道人微笑着説:“畜牲!你長眼也不看看好人、壞人,看你還敢放肆!”,原來這個道人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那個儒生模樣的是“八仙”中的韓湘子。那日他倆雲遊于山頂上,聚精會神地吹着銅簫,給小狗這一竄擾,呂洞賓好不氣惱,索性鎮它于山頂之上,變為石狗。後來人們常説的一句俗話——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聽説也源出於此。
呂洞賓為給人們造福,和韓湘子合議作法,在石狗的耳朵裏,一個滴進了水,一個吹進了風。呂洞賓口中唸唸有詞,韓湘子用銅帶在狗頭上輕敲兩下,頓時,石狗嶺上的奇蹟出現了:一個“風窖”,一個“雨窖”,窖口寬數尺,窖深叵測,風窖口雜草叢生,涼風習習;雨窖內怪石嶙峋,銀珠欲滴。一個司風,一個司雨。從此當地三日一風,五日一雨, 風不鳴條 ,不摧折林木;雨不 破塊 ,不打損禾稼。故此方圓百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盜賊不生, 夜户不閉,行人讓路, 道不拾遺 ,野無餓殍,茶歌達旦,呈現一派昇平悦樂景象。 [1] 

石狗嶺時事感應石

時事感應石原在山頂上,後經三次崩塌才形成:第一次,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東北瀋陽的“9·18”事變開始出現裂縫,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裂縫越來越大,由於受雨水的侵蝕,山體與石頭之間的分離越來越寬,1945年9月2日抗日戰爭勝利前一天,上午10點鐘放牛的小孩吃了飯後,放牛上山吃草,誰知到了分岔路後,牛羣都不肯去了,掉過頭轉到二指坪的曬穀石(即石狗嶺風景區的停車場)方向跑,牛也同往日不一樣,不肯吃草了,中午12點鐘,村民陸續從田間回家吃飯,突然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方圓5公里的地方都聽到,響徹雲霄,象子彈爆炸的濃煙滾滾,往天空騰飛,泥石流往下傾瀉,一塊巨石仰卧而崩下了200多米,在家吃飯的人立即放下碗筷,還在田間勞動的村民丟下手中的工具,奔向事發現場,高呼喊“出大事了,山崩地裂了,在山上放牛的小孩沒有命了,快上山救人啊”,村民們三步並作兩步走,跑到半山腰上,見到小孩和牛都在觀音寺旁邊,平安無事,這一天,正好是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子。後來人們把這個巨石稱為“崩石頭”。第二次,1949年9月30日下午,村民們正在山腳下除黃豆草,突然烏雲密佈,山上的放牛娃趕牛下山了,下午3點鐘,雷鳴電閃,大雨滂沱,一聲巨響,大石頭翻滾而下 100多米,4點鐘,大雨也停了,烏雲也散了,一道彩虹出現在石狗嶺的上空,第二天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三次,1976年9月8日上午,天氣晴朗,太陽高照,下午3點烏雲密佈,雷鳴電閃,暴雨傾盆而至,9點鐘石頭再次下滑50多米,石頭的上面崩去了一個角,第二天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逝世。故又稱為“翻身石”或“解放石”,因為該石能感知時代的變化,故又稱為:“時事感應石”。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