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抹宜孫

鎖定
石抹宜孫(?~1360),字申之,契丹人元朝御史大夫石抹也先之五世孫,官至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被亂兵所殺,卒贈推誠宣力效節功臣,集賢大學士、榮祿大夫上柱國,追封越國公,諡忠愍。
劉基胡深葉琛章溢等人都曾是石抹宜孫的幕僚
全    名
石抹宜孫
別    名
蕭宜孫
申之
諡    號
忠愍
封    號
追封越國公
所處時代
元朝
民族族羣
契丹族
逝世日期
1360年8月9日
安葬地
龍泉

石抹宜孫人物生平

石抹宜孫,字申之,本為遼朝的迪烈糺人。五世祖石抹也先,侍奉成吉思汗為御史大夫,有列傳。父親石抹繼祖,字伯善,承襲父職為沿海上副萬户。最初以沿海之軍鎮守台州,皇慶元年(1312年),遷徙到婺州、處州鎮守。治理軍隊嚴肅,有平定寧都寇的功勞。且通達政務,講究鹽策,所做所為多合時宜。在做學問方面,以經術為主兼通名法、縱橫、天文、地理和算數以及醫卜星象、佛道學説,很受縉紳的推崇。石抹宜孫即是他的兒子。 [1] 
石抹宜孫性警敏,嗜學問,博覽羣書,擅長於作詩歌。曾借嫡弟石抹厚孫的門蔭承襲父職為沿海上副萬户,鎮守處州。等到其弟石抹厚孫長大,石抹宜孫立即將承襲的職位交還,退居台州。 [2] 
至正十一年(1351年),方國珍從海上起義,江浙行省命石抹宜孫鎮守温州。當時蘄黃地區的賊人從福建入侵龍泉,覆命石抹宜孫抵禦。敵軍退還,處州判官欲盡誅受牽連的平民,龍泉章溢對石抹宜孫説:“貧民迫於飢寒凍餒,所以跟隨賊人,如果能得到良吏撫慰,便是良民。不這樣做反而肆意殺戮,是揚湯止沸。”石抹宜孫説:“好。”即令判官勿擅殺。石抹宜孫以功擢浙東道宣慰使,鎮守台州。黃岩海賊興起,寧海亂民跟隨響應,圍困台州。石抹宜孫命章溢以民兵支援,章溢得檄説:“如果不是石抹公,我鄉人當盡死於賊寇。這是報答他恩德的時候。”章溢率領精鋭數百人抵城下,內外夾擊,賊寇潰逃。不久,處州各縣城山賊並起,石抹宜孫復率所部討伐。 [3] 
至正十七年(1357年),江浙行省左丞達識鐵睦邇承製升石抹宜孫行樞密院判官,掌管處州,並將分院設立在處州。石抹宜孫以江浙儒學副提舉劉基為其院經歷,蕭山縣尹蘇友龍為照磨,並徵聘郡人胡深葉琛章溢參謀軍事。處州郡山谷連綿,山賊憑藉險阻,不容易平定。石抹宜孫採用劉基等人的謀略,有時以兵攻擊,有時以計誘引,沒過多久山賊被殲滅無遺。不久,升任同僉行樞密院事。當時天下擾壤,各地守將都各自為計試圖自保。浙東地區以處州的石抹宜孫和紹興的邁裏古思為首。 [4]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二月,明兵攻破蘭溪,逼進婺州,而石抹宜孫的母親和其嫡弟石抹厚孫就在婺城中。石抹宜孫哭泣説:“義莫重於君主和雙親,食君祿而不為其效勞就是無君,母親有難而不去解救就是無親。無君無親,還可以立於天地之間嗎?”石抹宜孫即刻派遣胡深等人率領民兵數萬人前往救援,自己則親率精鋭為之殿後。兵至婺州,與明兵交戰失敗,退還處州。石抹宜孫的母親和其嫡弟石抹厚孫都被明兵擒獲,朱元璋令他們寫勸降書並派人勸降石抹宜孫,但石抹宜孫沒有任何迴應。當時經略使李國鳳到浙東,承製拜石抹宜孫為行省參知政事,升階中奉大夫。 [5] 
至正十九年(1359年),明將胡大海耿再成間道進攻處州,耿再成駐兵縉雲黃龍山,四面都是懸崖峭壁。石抹宜孫命元帥葉琛屯兵桃花嶺,參謀林彬祖屯兵葛渡,鎮撫陳仲亨屯兵樊嶺,元帥胡深守龍泉以抵抗明兵,但士卒都無鬥志。胡深棄軍歸降於胡大海,並説處州兵弱易攻。(但據蘇伯衡為明將繆美所作列傳記載胡深歸降胡大海是在處州被攻破之後 [7]  )胡大海出兵樊嶺,與耿再成進行合攻。桃花嶺最險阻,耿再成繞道出現在山嶺後面,接連攻破桃花、葛渡兩座要塞,直逼城下。石抹宜孫戰敗,率領十餘騎逃往福建境內,試圖恢復,但他所部人心渙散,事情已經不可逆轉。石抹宜孫嘆息道:“處州,是我守衞的地方。今日我山窮水盡,無處可去,不如回處州去,即便死也是處州的鬼!”於是石抹宜孫聚集剩餘的士卒攻打慶元,覆被耿再成擊敗。退回建寧時,在半道上遭遇兩股亂兵截殺而戰死。石抹宜孫的部將季汶將其安葬於龍泉。石抹宜孫的事蹟被傳到大都,元朝授予“推誠宣力效節功臣”的稱號,追贈集賢大學士、榮祿大夫、上柱國的官職,追封越國公的爵位,賜諡為忠愍。 [6] 
朱元璋聽聞石抹宜孫戰死,嘉獎他的忠義,派人祭祀他,並恢復處州百姓為石抹宜孫建造的生祠。 [9] 
石抹宜孫的幕僚劉基、章溢等人都受到朱元璋所重用,只有蘇友龍即蘇伯衡之父始終不願意出山為官。 [6] 

石抹宜孫人物評價

陳鎰:一代名臣錄,公應作首推。功勳家有集,忠義主深知。海右戍今已,人間病不治。瓣香千古意,遺廟草離離。 [13] 
柯劭忞:星吉、石抹宜孫,皆欲延攬英豪,以紓國難,迨勢窮援絕,人情乖阻,捨命不渝,無慚義烈。然宜孫幕府士,異日為明之佐命,擬跡良、平,非智於明,而不智於宜孫,憑藉之勢異也。 [8] 

石抹宜孫親屬成員

五世祖:石抹也先 [1] 
父:石抹繼祖,蒙古名別裏帖木兒,字伯善,沿海上副萬户。拜南宋遺民史蒙卿為師,上至經書子集,下到法律軍事、天文地理、數術方技和宗教之學靡所不通。年四十即請求致仕,定居台州,縱情山水之間,築室抱膝軒為遊宴之所,以詩歌自娛,自號太平幸民,有《抱膝吟詠》若干卷,黃溍稱其詩“清新高古有作者風”。 [9] 
嫡母:弘吉剌氏 [10] 
有姐嫁泰不華 [10] 
弟石抹文孫、石抹德孫俱國子學生,嫡弟石抹厚孫以昭信校尉為沿海上副萬户。 [10] 
妻於氏,元朝中奉大夫、湖南道宣慰使於九思次女。 [11] 
二子。 [12] 
參考資料
  • 1.    《元史卷一百八十八·列傳第七十五》:石抹宜孫,字申之。其先遼之迪烈糺人。五世祖曰也先,事太祖為御史大夫,自有傳。也先之曾孫曰繼祖,字伯善,襲父職,為沿海上副萬户。初以沿海軍分鎮台州,皇慶元年,又移鎮婺、處兩州。馭軍嚴肅,平寧都寇,有戰功;且明達政事,講究鹽策,多合時宜。為學本於經術,而兼通名法、縱橫、天文、地理、術數、方技、釋老之説,見稱薦紳間。宜孫其子也。
  • 2.    《元史卷一百八十八·列傳第七十五》:宜孫性警敏,嗜學問,於書務博覽,而長於詩歌。嘗借嫡弟厚孫蔭,襲父職,為沿海上副萬户,守處州。及弟長,即讓其職還之,退居台州。
  • 3.    《新元史卷二百十九·列傳第一百十五》:至正十一年,方國珍起海上,江浙行省檄宜孫守温州。是年,蘄、黃賊自閩犯龍泉,復檄宜孫御之。賊退,處州判官欲盡誅平民詿誤者,龍泉人章溢説宜孫曰:“貧民迫於凍餒,故從賊,誠得一循吏撫之,皆良民。今不出此,而肆行殺戮,是揚湯以止沸也。”宜孫曰:“善”即檄判官勿擅殺。以功擢浙東道宣慰使,守台州。海賊起黃岩,寧海亂民應之,圍台州。宜孫檄章溢以民兵赴援,溢得檄即起曰:“吾鄉非石抹公,人當盡死。此報德之時也。率精鋭數百人抵城下,內外夾擊,賊潰走。頃之,處州屬縣賊並起,宜孫復率所部討之。
  • 4.    《元史卷一百八十八·列傳第七十五》:十七年,江浙行省左丞相達識鐵睦邇承製升宜孫行樞密院判官,總制處州,分院治於處。又以江浙儒學副提舉劉基為其院經歷,蕭山縣尹蘇友龍為照磨,而宜孫又闢郡人胡深、葉琛、章溢參謀其軍事。處為郡,山谷聯絡,盜賊憑據險阻,輒竊發,不易平治。宜孫用基等謀,或搗以兵,或誘以計,未幾,皆殲殄無遺類。尋升同僉行樞密院事。當是之時,天下已多故,所在守將各自為計相保守。於是浙東則宜孫在處州,邁裏古思在紹興為稱首。
  • 5.    《元史卷一百八十八·列傳第七十五》:十八年十二月,大明兵取蘭溪,且逼婺,而宜孫母實在婺城。宜孫泣曰:“義莫重於君親,食祿而不事其事,是無君也;母在難而不赴,是無親也。無君無親,尚可立天地間哉!”即遣胡深等將民兵數萬往赴援,而親率精鋭為之殿。兵至婺,與大明兵甫接,即敗績而還。時經略使李國鳳至浙東,承製拜宜孫江浙行省參知政事,階中奉大夫。
  • 6.    《新元史卷二百十九·列傳第一百十五》:十九年,明將胡大海、耿再成間道攻處州。再成駐兵縉雲之黃龍山,四面斗絕。宜孫遣無帥葉琛屯桃花嶺,參謀林彬祖屯葛渡,鎮撫陣仲亨屯樊嶺,元帥胡深守龍泉,以拒之,士卒皆無鬥志。深棄軍降於大海,且言處州兵弱易攻。大海出兵樊嶺,與再成合攻之。桃花嶺最險,再成繞出其後,連拔桃花、葛渡二塞,遂薄城下。宜孫戰敗,走建寧,收集散卒,攻慶元,復為再成所敗。還建寧,半道遇亂兵,為所害。部將李彥文葬宜孫於龍泉。事聞,贈推誠宣力效節功臣,集賢大學士、榮祿大夫、上柱國,追封越國公,諡忠愍。宜孫幕府士劉基、章溢等皆為明用,獨蘇友龍始終不出。
  • 7.    《牧齋初學集·卷一百一》:蘇伯衡撰繆美列傳雲:上至金華,美從胡公大敗處州胡深元帥軍梅花門外,遂至菱道盡獲其輜重,金華遂降。己亥十一月,復從胡公擊處州軍據樊嶺,其地險隘,眾莫利先登,美率敢死士持梴,魚貫奮擊奪其壁,以入我師。守將石抺參政棄城而竄,分兵略定浮雲,得元帥葉琛,使諭元帥胡深曰:今上,天授也,士之慾立功名者不以此時自附,將誰與僇力。且去年爾之眾戰而大敗,今年我之師不戰而勝,則天意亦可見矣。與其阻險偷生旦夕,孰若改圖可以保富貴也。深然之,出降,龍泉慶元皆平。遂以胡深、葉琛暨劉基入見內,出銀碗、文綺賜之,而遣還金華。按伯衡記繆美説降深事甚詳,其在處州既下、石抺棄城之後,彰彰矣。石抺既遁,深不得已來降,豈有背石抺來降,復獻計取處之事哉。此可以證實錄一時之訛,白仲淵千載之誣。
  • 8.    新元史(民國)柯劭忞編撰-卷二百十九·列傳第一百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1]
  • 9.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八 庚子歲 六月 二十七日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9-11]
  • 10.    黃溍為石抹繼祖撰寫的神道碑記載:娶弘吉剌氏,封武平郡君。子男五人,長宜孫,襲武德將軍沿海上萬户府副萬户。次文孫,次德孫,俱國子學生。次厚孫,今以昭信校尉為沿海上萬户府副萬户,次哈刺。女三人,長適泰不華,英宗龍飛進士第一,今累遷翰林侍讀學士、中奉大夫、知制誥同脩國史。餘在室。
  • 11.    黃溍為於九思撰寫的行狀記載:女三人,長適粘合泰安,次適沿海上副萬户石抺宜孫,次未行。
  • 12.    《危齋先生王希言甫墓誌銘》:石抹宜孫,故括萬夫長也,時以樞密判官鎮括,知先生前為訓𨗳月廩不盡給,立命給之,賴以襄事,諸來致助者,一無所取。中書參政巴延布哈、內台治書李國鳳經略江南,行至括,聞先生之賢,便宜署建德路儒學教授,不就,去隱龍泉山中。元帥胡深擁兵里居以賓師之禮,石抺宜孫亦遣二子往師焉。
  • 13.    石抹宜孫  .龍泉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9-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