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城燈會

鎖定
石城燈會是江西省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江西贛州石城縣在南宋就有燈會活動。石城方言中,燈、丁同音,舞燈有祝願丁口繁盛、丁財兩旺、慶賀吉祥之意。其特點一是燈綵品種多,有馬燈、茶藍燈、龍燈、蓮花燈、板橋燈等。二是製作精美,形象逼真。三是燈綵與音樂舞蹈有機結合。石城縣一九九二年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燈綵之鄉。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文名
石城燈會
遺產編號
Ⅸ-10
申報日期
2006

石城燈會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石城燈會 [1]  所屬地區: 江西 ·贛州·古城縣
遺產編號:Ⅸ-10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贛州市石城縣
遺產級別: 省

石城燈會地理位置

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閩贛兩省武夷山脈中段西麓。因“環山多石,聳峙如城”而得名。石城是長江重要支流贛江的源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徵造就石城在客家民系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據史料記載及大量專家論證,石城是客家民系的搖籃之一,是客家人南遷東進的中轉站。

石城燈會定義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石城燈會寄託着神靈崇拜和火神崇拜。石城燈會主要表達目的是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消災除惡,主要形式為正月初一至十五元霄花燈節和各種節慶,各路神廟菩薩的聖誕喜慶的遊壠、遊塅、遊街等活動。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羣眾都會自發組成許多燈會進村入户表演燈綵。表演時使用的道具有龍燈、獅燈、馬燈等幾十種,除稈龍燈外,其餘燈具均由各色紙張或紗綢經能工巧匠編、扎、畫、剪、貼而成,形象逼真、色彩華麗、巧奪天工。燈會表演時有樂器伴奏,邊唱邊舞,舞蹈動作豐富,風格多樣:龍燈和獅燈以踏、擺、轉為主,並插以武藝,動作粗獷、豪放;茶籃燈和船燈的表演人物有旦、醜之分,其舞蹈動作小旦輕盈、活潑,彩旦滑稽、潑辣,丑旦詼諧、靈活。
石城燈會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寄託着遠古時期人類對於神靈的崇拜和火的崇拜。客家人背井離鄉,條件艱苦,需要一處精神寄託的樂土,而喜慶又熱烈、有神、有火的燈綵便是他們的不二之選。另外,客居他鄉的客家人需以“燈會”的形式凝聚同族,團結力量。因此,石城燈會生根於客家人的生存發展中,成為客家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環。 [5] 
燈會在石城有廣泛的羣眾基礎,據調查,全縣有各種燈隊350餘支,業餘演員5000餘名。流傳於木蘭鄉的板橋燈則是所有男丁均會耍弄。燈王“稈龍燈”在農村中六歲以上男童均會耍弄。婦孺知燈、人人會燈。石城燈會活動深受廣大羣眾喜歡,對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鄉鄰團結、合作、和睦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石城燈會作為客家文化中的一顆燦爛奪目的明珠,對整個石城的客家文化起到了承前啓後的作用。作為民間舞蹈的石城客家燈會,它的豐富內容和表演特色,在我國文化藝術寶庫記載中實屬少見。

石城燈會淵源

石城燈會活動在南唐時期已在民間盛行。“稈龍燈”相傳產生於遠古黃帝時期。相傳黃帝手中有一條神龍,叫“應黃龍”,在黃帝和蚩龍、夸父作戰中,立下赫赫戰功,主宰降雨。後來,每逢遇到乾旱之年,百姓就用稻草紮成“應黃龍”,謂之“稈龍燈”,到田頭地角舞動,以求降雨除災。
“茶籃燈”更有一段美麗的佳話,秦末人劉瑤英,被玉帝封為燈仙,與“通天寨”獵户兒子結為夫妻。偷偷地將天池邊茶樹苗帶下七棵,栽在通天巖邊馬欄裏,成為芳香可口的“通天巖茶葉”。“通天巖茶葉”晉貢朝庭後,皇上品茶,龍心大悦,特贈百葉寶傘一把,命太監帶銀兩千兩送貢茶人返鄉。抵縣時值正月十五,劉瑤英率領男女百姓手執各種象形彩燈,與執百葉寶傘的丈夫載歌載舞。於是,男手拿寶傘,女手提或肩挑茶籃,亦歌亦舞的茶籃燈便傳承了下來。《茶籃燈》正是客家人對生產生活的積累,並加以藝術化。

石城燈會發展

石城燈會產生有其歷史、地域、地理等諸多原因造成的必然。石城燈會的發展正是因為客家人對中原故土的懷念及中原文化傳承的需要,客家人背井離鄉,人地兩生,條件艱苦,需以一種精神予以寄託的需要。而喜慶又熱烈、有神、有火的燈綵是最佳選擇。另外,作客他鄉的客家人需以“燈會”的形式凝聚同族、同村人心,團結力量。木蘭“板橋燈”、濯龍“蛇燈”燈會的舉行,須同姓或一村或幾村人通力合作。
石城燈會生根於客家發展中的重要一環——中轉站,客家人秉承中原文化、並大膽與當地文化、民情民俗結合,形成有自己獨特藝術風格和特色的民俗藝術。石城燈會是一門發展的藝術。隨着時代的發展,燈綵的內容及形式均隨着時代的發展而發展變化。

石城燈會傳承

在石城縣,年紀稍大一點的人,談起燈會活動便津津樂道,永遠都有説不盡的觀燈故事。但是,在年輕人的心目中,延續了千年的民俗燈會活動似乎少了應有的輝煌記憶。隨着石城燈會被成功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石城再次掀起了一股燈會熱。
燈會活動是石城客家文化的一類特色項目,曾走過了一段輝煌的時期,燈會使用的道具有龍燈、獅燈、馬燈等幾十種,燈具經能工巧匠編扎、畫、剪、貼而成,形象逼真、色彩華麗;燈會表演時,有樂器伴奏,邊唱邊舞,舞蹈動作豐富、風格多樣,深受廣大羣眾喜歡。根椐石城燈會表演改編的文藝節目曾多次在國內比賽、展演中獲得佳績。20世紀80年代,融燈、歌、舞、戲於一體的大型燈會戲《花燈仙子》應邀進京演出,並獲得省“玉茗花”戲劇節一等獎;1992年,石城因燈會活動活躍,被省文化廳授予“燈綵之鄉”的稱號。 [2]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江西省石城縣文化館獲得“石城燈會”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3] 

石城燈會現狀

最多時石城全縣有385個燈隊,平均每個村有3個燈隊;到如今,全縣只有三十幾個了,其中還有部分燈隊只能算是‘雜牌軍’,表演技巧和水平很低。石城燈會走過了輝煌時期,如今正面臨嚴峻考驗。隨着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興趣愛好以及人生觀、價值觀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加之外來文化的影響,燈會這一傳統民間藝術受到了強烈的衝擊。挖掘、整理和保護好石城燈會這顆客家文化中的燦爛明珠,對研究客家民俗、民風、信仰等有很高的價值。
為提高石城燈會的知名度,讓更多人認識到保護和傳承石城燈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石城縣在全縣開展大規模的普查活動,全面摸清縣內燈會的發展現狀,用文字、錄音、錄像、照片等形式,將石城燈會的發展淵源、保護價值、燈具製作技藝、燈歌燈調、藝人名錄等資料全面系統地記錄下來。對於一些面臨失傳的燈會表演項目,實施搶救性恢復。
熊斐軍説,石城燈會成功申報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僅僅是一個起步。該縣正準備進一步加大投入,着力培養一批專業燈具製作、燈會表演和節目創編人員,並指定燈會老技師、文藝專幹對民間燈隊進行結對幫扶指導;該縣專門成立了燈綵協會,吸納30多支燈會的120餘名會員參與。該縣加大投入,開始採編《石城燈會》中小學地方課程,開展燈會活動進校園活動,提高青少年對燈會藝術的理解及欣賞能力。待到條件成熟後,該縣還將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扶持一家規模較大的燈會演出公司,重點向外推介石城燈會文化品牌。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