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鎖定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了與美國芝加哥大學、佛羅里達州國際大學、法國國家科學中心、莫斯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山大學、清華大學、暨南大學等國內外著名科研機構及專家團隊的長期合作關係,相關團隊與東盟國家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合作。與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桂林華潤天和藥業有限公司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中藥企業開展廣西重要藥用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工作,為廣西醫藥製造業千億元產業提供重要的科技和技術支撐。
中文名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外文名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Resources Chemistry and Pharmaceutical Molecular Engineering [2] 
成立時間
2001年
機構地址
桂林市七星區育才路15號
主管部門
廣西師範大學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

實驗室圍繞國家中醫藥創新發展戰略需求,瞄準中藥現代化研究中的關鍵藥效物質基礎科學問題,針對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醫藥大健康發展的迫切需求,以藥用資源化學和無機藥物化學研究為基礎,整合多學科研究力量,致力於廣西及中國西南地區的藥用資源研究與開發,主要開展藥用資源的藥效物質基礎與作用機制、藥用資源活性先導物及其金屬藥物化學、藥用資源藥效物質轉運系統與藥物載體研究等三個方向的研究工作。廣泛開展桂十味藥材雞骨草、山豆根、兩面針和雞血藤等50餘種廣西特色民族藥的物質基礎研究。 [2] 
主要研究方向:藥效物質基礎與作用機制、活性先導物及其金屬藥物化學、藥效物質轉運系統與藥物載體。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成就

近五年來,實驗室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學術水平較高的研究成果。先後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50餘項,總經費近1億元,其中國家級項目82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重點項目1項、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項、儀器專項1項。在國際國內刊物上共發表論文750餘篇,其中SCI收錄650餘篇,TOP期刊240篇,JCR一區180篇,二區180篇。其中,已在Nature, Chem., Sci. Adv., Nat. Commun., Nat. Commun., Chem, J. Med. Chem., J. Am.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Commun., Mol. Pharm., Green Chem., Org. Lett., Chem. Eur. J., Inorg.Chem., J. Org. Chem., Anal. Chem., Dalton Trans., Eur. J. Med. Chem.等影響因子3.0以上的國際著名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18篇,在影響因子10.0以上的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篇。獲省級以上科技獎勵14項,包括廣西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1項;廣西自然科學獎一等獎4項、山西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排名第二);廣西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科技進步獎6項、三等獎2項。獲得中國授權發明專利210項。引領廣西師範大學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0.41%的學科範圍,引領藥學學科躋身“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前500強 。 [2]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人才隊伍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63人,其中博士56人,博士生導師30名,教授及研究員共34名;團隊中有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名,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1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名,廣西院士後備培養工程人選2名,廣西“八桂學者”5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4名,廣西優秀專家3名,“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名,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8名,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名,廣西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3名,廣西高校“百人計劃”人選2名。有“天然活性物質的發現、結構改造與功能”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團隊5個 [1]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服務地方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1.產學研合作

2016年度實驗室繼續依託自身的西南民族藥協同中心平台,大力加強與企業間的合作,為企業產品研發、技術創新提供原動力。與製藥企業合作開展產品二次開發,標準升級等研究項目,其中有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巖黃連製劑擴大適應症的二次開發研究》項目,與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青蒿類藥新工藝和新用途的開發》項目。
實驗室利用自身的平台和人才優勢,開展合作研究項目,為企業產品深度開發提供技術支持,為產品標準國際化提供理論數據,並取得重要進展。其中覃江克教授主持的《以松香為原料製備綠色農藥增效劑的開發》項目實施期間,在年處理15噸松香的中試線上完成了松香製備綠色農藥增效劑的中試實驗,建立中試線1條。累計批量處理松香21噸,新增產值158.85萬元、税收26.79萬元、淨利潤43.54萬元,即利税70.33 萬元。在年處理約200噸松香的生產線上完成了松香綠色農藥增效劑的生產性試製,該生產線當年新增產值1513萬元、税收約304萬元、淨利潤約494萬元。
2016年度實驗室系統性研究課題首次設立了“產學研專項”,通過與企業間的合作來加強本實驗室為廣西醫藥企業服務的行動。共設立了三個產學研專項,包括與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基於藥膏化學成分綜合分析的三金片質量標準研究》、與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青蒿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腫瘤活性及其作用機制研究》、與桂林萊茵製藥有限公司合作的《油茶皂素聯產山奈酚等產品的技術研發》。
2017年度完成了由王恆山教授主持,與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項目《三金片浸膏主要化學成分分離鑑定及含量測定用化學對照品純化製備研究》,從三金片浸膏中分離鑑定了20種主要化學成分,建立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體系。完成了項目成果的轉移。將在後續的工作中,完善形成國家藥典的新標準,對三金片系列產品的升級和工藝技術的提升,對該產品的國際化進程產生較大的推進作用。並在該項目完成的基礎上,繼續與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展橫向項目《壯藥材羊開口主要化學成分分離鑑定及含量測定用化學對照品純化製備研究》的研發工作。
2018年度王恆山教授與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繼續開展項目《三金片浸膏主要化學成分分離鑑定及含量測定用化學對照品純化製備研究》的合作研究,並與海南建科藥業有限公司合作開展項目《海南椰油主成分鑑及含測研究》的研發工作。 [3]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2.技術轉移

劉延成教授獲授權的發明專利《一氯·二(2-苯甲酰基吡啶)合鉑(II)及其合成方法和應用》成功轉讓給上海麗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3.成果產業化

按期完成了由潘英明教授主持,與廣西林科院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作的項目《瑤藥銅鑽抗炎產品開發及其臨牀前研究》,項目用銅鑽提取的抗炎成分以複方形式製成了消痛貼,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2項,並達到了中試規模和獲得了產品備案,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消痛貼新產品質量標準,具有良好的市場場景。 [3]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

主任:陳凱先 中科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
副主任:舒紅兵 中科院院士(武漢大學)
梁 宏 教授(廣西師範大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委員:
郭子建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
嶽建民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周 翔 中科院院士(武漢大學)
劉吉開 教授(中南民族大學,傑青)
庾石山 研究員(中國醫科院藥物研究所,傑青、長江)
孔令義 教授(中國藥科大學,傑青、長江)
孫宏斌 教授(中國藥科大學,長江)
楊曉達 教授(北京大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
羅曉東 研究員(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傑青、長江)
毛宗萬 教授(中山大學,傑青)
葉文才 教授(暨南大學,傑青、長江)
丁 克 教授(暨南大學,傑青)
秘書:陳振鋒(廣西師範大學,國家百千萬) [4] 
參考資料
  • 1.    實驗室介紹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引用日期2020-05-13]
  • 2.    實驗室介紹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引用日期2024-02-16]
  • 3.    服務地方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引用日期2024-02-16]
  • 4.    學術委員會  .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引用日期202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