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相對時代

鎖定
相對時代(relative age)是表示不同地層的相對新老關係的時代順序,可以利用地層學的方法而確定。
中文名
相對時代
外文名
relative age
定    義
不同地層相對新老關係的時代順序
確定方法
地層學方法
實    例
志留紀等
應用學科
地質學

相對時代簡介

相對時代(relative age)是表示地層之間相對新老關係的時代順序。相對時代是利用生物地層學的方法確定的。例如,根據一個地層單位所含化石的研究,確定其相對時代為石炭紀石炭紀在地質年表中是代表晚於泥盆紀和早於志留紀的一段時間,所以這一地層單位的時代是相對的。

相對時代發展史

相對時代的劃分是人們從找礦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在十八世紀後期找礦事業促使人們研究成層岩石、含礦層層位、含礦層與其上下岩層形成的時代順序以及不同地區含礦層是否相當等。
開始是根據地層層序律或稱地層疊覆律和岩石性質來劃分建立相對地質時代順序的概念。至1790年A.G.Wernet已進一步補充修改,明確提出了相對地質時代的概念,並依時代順序劃分為原始紀、過渡紀、成層紀,沖積紀(第三紀)、火山紀(第四紀)等五個紀。到十九世紀初,W.Smith在長期野外工作中發現可用化石來劃分和對比地層,以確定地層時代,建立了“化石層序律”的概念,從而為地層學奠定了基礎。
十九世紀初,歐洲有些國家就曾編制過綜合的地質年代表和地層表,但其成果與現今相比有很大差別。長期以來歷經了多次修改,在1881年國際第二屆地質會議決定採用代、紀、世、期、時五級單位,其相應的地層單位則用界、系、統、階、帶五級,迄今無大變動。1959年第一屆全國地層會議根據國際慣例對於地質時代劃分單位作了更為明確和詳細的規定。 [1] 

相對時代時代劃分

相對地質時代劃分單位多采用以下方案,即:、代、、世、期、時。 [1] 

相對時代

地球發展歷史中延續的四十多億年的時期中應劃分為兩大階段,即隱生宙顯生宙

相對時代

代可以劃分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太古代元古代的劃分應考慮地殼運動岩漿活動、特殊沉積物質、岩層變質程度、元古代地層中已發現的化石、同位素年齡等。
古生代起主要是以生物的演化特點為依據,由於動物與植物演化的不一致性,代的劃分一般是以古動物的綱和目的興衰為準,並考慮地殼運動

相對時代

代可進一步劃分為幾個。主要是根據古動物的科和屬的興衰,也考慮地殼運動和古地理變化,常常是紀的初期海侵、中期海大侵、至末期海退。因此劃分紀還應考慮沉積的旋迴性。

相對時代

世是國際通用地質時代表中最小的單位。一個紀可劃分為二個或三個世,分別稱為早世、晚世或早、中、晚世。世的劃分一般是依據古動物的亞科與屬的興衰情況和古植物的屬和種的興衰情況作標誌。同樣也要考慮到地殼運動及沉積間斷沉積旋迴

相對時代

世可進一步劃分為期。期的劃分以生物羣的屬種興衰作標誌。由於在不同生物地理分區內,生物羣區域性的特點、演化速度的差異以及地殼運動在各地表現的不同,故每一世中在世界各地劃分的期勢及每一期延續時間的長短不完全相同。

相對時代

時這一詞沒有固定級別範圍,可較靈活的使用,表示時代、時期和時問。

相對時代噴發巖與侵入岩體相對時代的確定

由於岩漿岩中缺少生物化石,故確定其相對時代多借助於相鄰的或有關的沉積岩層的相對地質時代來確定。當噴發巖呈間隙噴發時,形成夾層,如能確定其下伏和上覆層的化石時代,則噴發巖出現時代的上下限也可間接確定。
對於侵入岩體相對地質時代的確定主要是依圍巖的時代及與圍巖的接觸關係來判斷。侵入接觸時,圍巖比侵入體要老。沉積接觸時,沉積層比侵入體要新。 [1] 
參考資料
  • 1.    陸克政.石油物探地質基礎:石油大學出版社,1988.10: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