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化石層序律

鎖定
化石層序律也稱生物羣層序律,是地質學一條普遍法則,是生物地層劃分、對比的理論依據,最早由英國地質學家威廉·史密斯提出。
中文名
化石層序律
別    名
生物羣層序律
所屬學科
地質學
提出者
威廉·史密斯

目錄

化石層序律簡介

地質學家威廉·史密斯最早提出化石層序律 地質學家威廉·史密斯最早提出化石層序律
史密斯認為:相同岩層總是以同一疊覆順序排列着,並且每個連續出露的岩層都含有其本身特有的化石,利用這些化石可以把不同時期的岩層區分開。通俗地講,就是“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層的時代相同,不同時代的地層所含的化石不同”。利用這條規律,可以根據所含化石的面貌鑑別岩石的年齡。

化石層序律意義

地質歷史上的生物成為古生物,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遺蹟和遺體,它們一般被鈣質、硅質等充填或交代。
18-19世紀,古生物學家與地球科學家通過對不同地質歷史時期的古生物化石的詳細研究,得出了對生物演化的規律性認識:生物演化切割者新,即生物演化的總趨勢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以往出現過的生物類型,在以後的演化過程中決不會重複出現。
化石層序律示意圖 化石層序律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