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層

(一切成層岩石的總稱)

鎖定
地層(stratum)是一切成層岩石的總稱,包括變質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層岩石在內,是一層或一組具有某種統一的特徵和屬性的並和上下層有着明顯區別的岩層。
地層可以是固結的岩石,也可以是沒有固結的沉積物,地層之間可以由明顯層面或沉積間斷面分開,也可以由巖性、所含化石、礦物成分或化學成分、物理性質等不十分明顯的特徵界限分開。
中文名
地層
外文名
stratum
實    質
成層岩石
劃分依據
巖性、形成時間、化石
學    科
地質學
研究意義
記錄地質歷史
見載刊物
《地質學名詞》 科學出版社
公佈時間
1993年 [2] 

地層簡介

地層 地層
相鄰地層之間可以為明顯的層面或沉積間斷所分開,也可以由某些不十分明顯的界線所分開。例如由巖性、礦物及所含化石、物理性質等特徵的變化所導致的界線等。地層可以是固結的岩石,也可以是鬆散的堆積物。
地層和岩層這兩個名詞相似,但地層往往具有特定地質時代的涵義。因為地層是在一定時代形成的,或新或老,每一層或每一組地層都有它自己形成的時代或年齡;而岩層則往往是泛指各種成層的岩石,例如砂岩層、灰岩層等,不必強調時代的概念。舉例來説:這裏的地層是寒武紀的,這就是具有時代概念;又如,這種岩層是含水層,這就是沒有強調它的時代概念。不過,在實際應用時,地層和岩層也可以互相代替,不必嚴格區分。

地層地層表

按地質年代順序排列來描繪某地區或某露頭或某鑽井記錄的巖系柱狀圖(一般附有簡要文字説明),又稱“地層柱狀剖面圖”。有時按順序(上新下老)、相互關係、巖性、化石和厚度等只作文字描述,地層間只用線段分開,而不考慮岩層平均厚度的比例。但通常地層表要求按岩層平均厚度比例繪出,標明各層厚度,以求更具有直觀印象。

地層分類

國際上趨向把地層分為大三類:
①以巖性為主要劃分依據的巖性地層;
②以化石為劃分依據的生物地層;
③以形成時間作劃分依據的時間地層或年代地層。
第②、③類實際上屬一種類型,其劃分和對比具全球同時性。年代地層單位(界、系、統、階)也像生物地層一樣,都以化石作劃分和對比依據。地層一般指成層岩石和堆積物,包括沉積岩、火山岩和由沉積岩以及火山岩變質而成的變質岩。

地層地層層序

地層既然具有時代的概念,所以地層就有所謂上下或新老關係,這叫做地層層序,也就是相當一本書的頁次。如果地層未受到擾動,或未發生逆轉,則愈處於下部的地層愈老,愈處於上部的地層愈新,這種地層順序叫正常層位,這種上新下老的關係叫地層層序律
但是組成地殼的地層是錯綜複雜的,或者因某時代地殼上升造成地層缺失,或者因構造變動如逆掩斷層造成層序顛倒,或者因受變質作用改變了地層的產狀和麪貌。這就如同一本年代久遠的古書已經變成殘篇斷簡,順序混亂,字跡模糊一樣,必須進行一番校訂考證工作,才能理清順序,分章劃段,進行研究。

地層層序劃分

地層也是如此,即使整理出上下順序,又要確定地層時代和劃分出不同等級的階段,這種工作叫做地層的劃分。例如一個地區的地層,可以劃分為幾個界,某一界劃分若干系,某一系又劃分若干組,這就如同一本書包括許多頁,必須把它們分成若干章,章下分節,節下分段是同樣道理。
因為一個地區的全部地層就是該地區地殼歷史發展的“書頁”。地層劃分必須有一定根據,一是以巖性為根據,例如礫岩層、砂岩層、灰岩層、砂頁岩互層等; 二是以生物化石為根據,因為不同時代的地層常含有不同種類的古生物或古生物羣;三是根據沉積旋迴,例如某個時代從海侵到海退,沉積岩層往往表現為從粗到細 (如從礫岩、砂岩、頁岩到灰巖等)、又由細到粗(如從灰巖、頁岩、砂岩到礫岩等) 的有韻律的變化,這種現象稱為一個沉積旋迴。沉積旋迴可以反映海陸變遷及地理環境的變化;四是根據地層接觸關係,如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它們可以反映在沉積過程中地殼的升降運動或褶皺變動(亦稱造山運動);五是根據地層的同位素年齡,特別是對那些缺少化石的古老地層更具有重要意義。

地層地層對比

地層的劃分是指對一個地區的地層進行時代的劃分;如果把不同地區的地層進行層位和時代的比較,則稱為地層對比。根據一個地區的地層劃分,只可瞭解一個地區的地史發展情況;根據幾個地區的地層對比,則可瞭解更廣範圍內的地史發展的共性和差異性,認識廣大地區的地層區域特徵,掌握地層空間分異的規律,換言之,才可能重塑較大地區的或全國的甚至全世界的地殼發展歷史和古地理環境。
地層對比首先是地質時代或層位的對比,對比的主要根據是生物化石。在三個地點的地層中凡含有相同化石的,就可以用點線連接起來,表示它們的層粒(用A、B、C、D表示) 或時代是相同的。地點3缺失B層,可能因地殼抬升沒有沉積,也可能有沉積而被剝蝕掉了。不含化石的地層一般稱為“啞地層”,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用古生物方法進行對比,而利用巖性、沉積旋迴、岩層接觸關係、同位素年齡等進行對比就成為重要方法。
如華北地區 (包括東北南部)在早古生代各地具有相似的穩定沉積環境,所以巖性的橫向變化較小,常具有相似的特徵,如下寒武統的紫紅色頁岩、中寒武統的鮞狀灰巖、上寒武統的竹葉狀灰巖、中奧陶統的純厚塊狀灰巖等,就可以作為對比的標誌之一。不過,近年對微體生物化石和孢子花粉的研究日益深入,有些所謂啞地層不“啞”,可用它們作為劃分和對比地層的重要依據。無論是地層的劃分或對比,都應利用綜合的方法,才能得出更可靠的結果。 [1] 
參考資料
  • 1.    宋春青 主編.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地理卷.瀋陽:瀋陽出版社.1990.第56-57頁.
  • 2.    地層  .911查詢[引用日期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