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洪洲

鎖定
盧洪洲,男,1966年3月24日出生於安徽淮北市,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 [4]  ,主任醫師 [9]  ,二級教授,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兼職教授,內科學博士,留美博士後,內科學博士生導師,護理學博士生導師,博士後流動站站長,公共衞生碩士生導師,國家感染性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10]  。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長江學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現任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 [6]  、深圳市首屆疫情防控公共衞生專家組組長,曾任上海市公共衞生臨牀中心黨委書記 [5]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助理,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兼艾滋病學組組長,中華預防醫學會醫療機構公共衞生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入選美國斯坦福大學2021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2% Scientists 2021)及《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1-2] 
中文名
盧洪洲
出生日期
1966年3月24日
學    歷
博士
教學職稱
教授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執業地點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 [6] 

盧洪洲人物經歷

1988年7月-1994年8月,安徽省淮北市人民醫院,住院醫師、主治醫師;期間於1993年3月-1994年3月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病科進修;
1999年9月-至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主任醫師、二級教授;期間於2000年3月-2005年12月擔任感染科副主任兼黨支部書記;
1999年6月-1999年12月,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援藏專家;
2002年9月-2003年4月,任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助理(掛職);
2004年11月-2012年12月,任上海市公共衞生臨牀中心副主任兼感染科主任;
2012年12月-2021年7月,任上海市公共衞生臨牀中心黨委書記、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助理;
2021年8月至今: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7] 

盧洪洲擅長領域

發熱待查;抗菌藥物合理應用;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呼吸系統感染;結核、肝炎、艾滋病、寄生蟲等感染性疾病的診治。 [1] 

盧洪洲研究方向

感染性疾病的診治與發病機制研究。 [1] 

盧洪洲學術任職

世界衞生組織新發傳染病臨牀診治、培訓、研究合作中心共同主任
世界衞生組織臨牀專家組專家
國家衞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及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家新冠病毒病救治專家組與境外抗疫專家組後方支持團隊成員
美國管理技術大學特聘教授
國家衞生健康委艾滋病、(禽)流感、出血熱、黃熱病、寨卡病毒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病質量控制中心專家組成員
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醫師協會傳染病分會主任委員
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結核學組組長
國家衞生健康委醫藥衞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臨牀醫學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家醫師資格考試臨牀類別試題開發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家衞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傳染病學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兼艾滋病學組組長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專業學組副組長
中華預防醫學會醫療機構公共衞生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衞生學分會臨牀與預防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院協會傳染病醫院分會副主任委員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理事
全國艾滋病臨牀試驗聯盟與全國公共衞生臨牀聯盟召集人
國家抗艾滋病病毒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委員
長江三角洲傳染病防治醫聯體與艾滋病診治創新聯盟召集人
上海市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上海市醫師協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上海市預防醫學會衞生專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及艾滋病性病防治專業委員會理事兼副主任委員
上海市藥學會理事兼藥物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上海市微生物學會醫學真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上海市新發與再現傳染病研究所副所長
上海公衞醫師規範化培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兼呼吸感染防治研究基地副主任
上海市健康管理研究會理事兼體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上海市艾滋病診療中心主任
上海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組長
上海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協會副秘書長
上海市母嬰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禽)流感、埃博拉、黃熱病、寨卡病毒病臨牀專家組組長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兼職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綠色數字化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大熊貓國家公園珍稀動物保護生物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1-2] 

盧洪洲科研課題

承擔課題: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傳染病重大專項;“十二五”和“十三五”新藥創制平台;“863”、“973”(子課題)、七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包括重大研究計劃一項);美國蓋茨基金、美國NIH項目(二項);國家臨牀重點專科、國家衞計委、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衞計委“公共衞生三年行動計劃”(三項)、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及各級黨建課題等54餘項科研課題;負責中國藥物臨牀試驗機構(艾滋病專業組與I期)的研究項目。

盧洪洲教學工作

參加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温州大學蚌埠醫學院華東政法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廣州醫科大學的教學工作。作為班主任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開設《新發傳染病》課程;在復旦大學開設《AIDS》、同濟大學開設《Infectious Diseases》全英文課程。承擔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省級艾滋病師資培訓班、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

盧洪洲發表文章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發表各類論文480餘篇,其中在SCI引用雜誌包括《Nature》、《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論著198篇。 [1] 

盧洪洲著作譯作

主編專業參考書14部。 [1] 

盧洪洲雜誌編委及審稿人

編委任職:擔任《AIDS中文版》雜誌主編;《Radiology of InfectiousDiseases》、《診斷學理論與實踐》、《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微生物與感染》、《中國真菌學雜誌》、《中華臨牀感染病雜誌》、《新發傳染病》、《世界臨牀藥物》副主編;《中華衞生應急電子雜誌》副總編輯;《Journal of antivirals & antiretrovirals》主編;《Drug Discoveries & Therapeutics》執行主編;《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EmergingMicrobes and Infections》、《BioScience Trends》、《Infection International》、《Global Health& Medicine》、《中國抗感染與化療雜誌》、《中華傳染病雜誌》、《中國艾滋病性病》、《內科學理論與實踐》、《臨牀內科雜誌》、《中國抗生素雜誌》等十餘本雜誌的編委。《The Lancet》、《Journal of ClinicalMicrobiology》、《Mycoses》等英文期刊審稿人。默克診療手冊(第18、19、20版感染性疾病章節)主譯。 [1-2] 

盧洪洲獲獎情況及榮譽稱號

2022年2月,當選為2022年度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 [4] 
已獲國家科學技術特等獎、上海科技成果二等獎、上海醫學科技成果一等獎、上海科普教育創新二等獎等10餘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獲專利7項。
先後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中國好醫生)、“白求恩式好醫生”、科學中國人(2016)年度人物、“最美援外醫生”、“影響中國”( 2014年度)科技人物;2021年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第五屆“人民名醫∙卓越建樹”稱號。深圳市國家級領軍人才。
先後榮獲:2014年度“一健康基金”特別獎;2020年度“一健康基金”優秀教師一等獎。全國醫藥衞生系統先進個人、全國抗擊“非典”先進個人、“公衞先鋒”獎、上海市“人道博愛獎”、中國醫藥科技創新人物、團中央與全國學聯“中國大學生跨世紀發展獎勵基金”;“上海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市衞生系統“銀蛇獎”、 “仁心醫者▪上海市傑出專科醫師獎”、“醫務工匠”、文明職工、“創新之星”、“優秀髮明銀獎”;上海市衞生局先進工作者並行政記大功一次、上海市科委“明治乳業科學獎”;美國肝病學會-亞太肝病學會獎、艾滋病國際倡導聯盟“精忠獎”。 [1-2] 
近日法國醫學科學院決定將“夏▪杜”獎(2020)授予中國的盧洪洲教授和陳賽娟院士的跨界合作協同創新團隊,以表彰他們在新冠疫情暴發早期通過病原學和宿主免疫學雙重角度分析了新冠病毒感染後的結局,為疾病的治療和下一步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予定於2020年12月15日巴黎時間15時(北京時間22時)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舉行線上頒獎儀式。 [3] 
2023年10月,盧洪洲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2023》。根據榜單,盧洪洲全球排名第4659,領域為微生物學,同時也是國內學者在這一領域的第3名。 [11] 

盧洪洲出診時間

專家門診時間:週日下午。
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南灣街道布瀾路29號,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門診。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