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馬河

(福建省福州市白馬河)

鎖定
白馬河是福州的一條內河,曾是福州的護城河,源起於福州西湖,於台江區西部流入閩江
中文名
白馬河
外文名
Baima River
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 [1] 
流經地區
福州市
類    型
福州內河
起    始
福州西湖

白馬河簡介

白馬河是福州的一條內河 ,曾是福州的護城河,流經福州市西部。白馬河起始於福州西湖,沿途流過福州老城區西部,支流不多,在台江區西部流入閩江。白馬河與晉安河之間有內河東西河相連。白馬河沿岸有白馬河公園,沿河而建的白馬路橫貫福州市區南北,是福州交通主幹道之一。

白馬河傳説

民間傳説有兩個版本。
一種説法是:閩王王審知的別號是白馬三郎,當年他站在白馬橋上看白馬河流向閩江,波濤洶湧,似萬馬奔騰,所以他站的橋叫白馬橋,橋下的河叫白馬河。
另一種説法是:漢閩越王郢的兒子也叫白馬三郎,喜歡騎白馬、射箭。一次,鼓山腳下鱔溪發洪水,身長3丈的蛟龍興風作浪,沖垮了田園房舍,禍害百姓。白馬三郎用箭射中蛟龍,但不幸被蛟龍的尾巴捲起。白馬三郎與蛟龍搏鬥,一起死了。後人在鱔溪建了白馬王廟紀念白馬三郎。現在白馬王廟和鱔溪潭古蹟還在。因為白馬三郎生前經常站在橋上看白馬河奔騰流向閩江,所以他站的橋就叫白馬橋,橋下的河就叫白馬河。

白馬河景觀

亞熱帶園林:作為內河環繞三山鼎峙的水網,幹流形成三縱三橫的格局,而白馬河便是“三縱”之一,兩岸田園和池塘縱橫交錯。公園中種有榕、竹為主的喬木和灌木近8萬株(叢),其中直徑15釐米-20釐米的大樹600多株,突出亞熱帶特色,輔以雕塑,形成別具一格的園林。
東岸木成林:白馬河東岸,種植蒲葵魚尾葵和美麗針葵等棕櫚科植物,拓成“葵園”。其間選栽24株大榕樹,三面襯托綠籬,中植花竹三角梅等,形成“榕蔭廣場”。延伸的坪地,圍種芒果南洋竹、木芙蓉、桂花、扶桑等,闢成“五福廣場”。廣場中央有一花壇,佔地457平方米,飾以吉祥安康圖案,作為五福模紋花壇,頗具地方民俗文化的風采。附近的場地寬闊,有角建成露天舞池。接着有一片荔枝樹,品種不一,自成“荔園”。為了重現古城的歷史氛圍,擇在原烏石山圖書館舊址,壘砌城堞,拱門上匾書“白馬河公園”。這條帶狀林木綠地,依靠石橋和石階接連一氣,內立5座塑像,特別是雷鋒的塑像,為青少年們所景仰。
西岸花飄香:白馬河西岸,新建的《福州晚報》大樓、省畫院等大廈高樓周邊闢有綠坪、花地和水池,水光林色,令人悦目。黎明橋南側的場地,建有“蘭桂園”,植有桂花、白玉蘭、茶花、含笑、米蘭,四時飄香;又建有一座“古榕廣場”。圍繞鬥池村口一株古榕(樹齡300多年)為中心,襯以綠地和花圃。南伸便有一座“雕塑廣場”,在西新村東側,兼植參天綠木,形成濃蔭茂密的靜雅幽清的園林。內築一個門球場和一丘小阜。最近圍牆重砌,呈“半封閉”式的格局,避免車輛駛入林間甬道。
白馬觀潮:白馬河從台江幫洲路漳江入口處,經義洲白馬橋,穿越新闢的大慶路,北上注入西湖。這條河道至今仍通舟楫。如果端午時節,人們還可在河岸綠林間,觀賞往來龍舟競渡,為民間習俗文化的一大景觀。河水應江潮漲落,古有“白馬觀潮”風光。
2011年元旦前,榕城市民可沿着木棧道,從西湖一直步行到江濱公園。記者2日獲悉,白馬河綜合整治工程進展順利,西門天橋至楊橋路段基本完工,其餘路段將在元旦前全部貫通。屆時,一條長4.86公里的白馬河步行道,直接串起北端的西湖、左海與南端的江濱公園,打造成福州的“十里秦淮”。

白馬河公交線路

乘坐27路、92路、105路、106路、117路、121路、133路、K3路到“白馬河”下車即到。

白馬河歷史沿革

2023年4月29日,“西湖—白馬河—東西河”航線正式開通。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