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茆塘

鎖定
白茆塘,長江支流。位於江蘇常熟東部、陽澄澱泖區西北部,因經白茆鎮而得名,又名白茆港、白茅港、白茆浦,吳越時期為海虞二十四浦之一,最早記載見於宋代史書。 [9]  河道西起常熟城區小東門,向東經常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古裏、支塘、董浜和碧溪新區等,於姚家灘入長江,全長41.3公里,匯流面積583平方公里。 [1] 
白茆塘是常熟境內重要的防洪、排澇、工農業用水、引水、航運河道。與常滸河七浦塘楊林塘瀏河一起,組成陽澄澱泖區5大通江引排河道。 [1] 
中文名
白茆塘
別    名
白茆港
白茆浦
白茆河
白茅港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
地理位置
江蘇省常熟市
流經地區
江蘇省常熟市
發源地
常熟市虞山鎮小東門
主要支流
肖涇
白古河
河    長
41.3 km
流域面積
583 km²
平均流量
68.6 m³/s
河    口
江蘇省常熟市姚家灘白茆口

白茆塘幹流概況

白茆塘河道走向

白茆塘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白茆塘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白茆塘,位於常熟市境內,河道西起常熟虞山鎮小東門的護城河 [5]  ,向東南流,向東經常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古裏、支塘、董浜和碧溪新區等,於姚家灘(河口常熟、太倉交界)入長江,全長41.3公里(一説長41千米,其中閘外段1.8千米 [9]  )(一説白茆閘以下的河口段長5.3公里 [5]  ),中途至大嘴頭、鮎魚口,先後與蘇家滃、大滃交匯;抵白茆鎮,納尤涇,轉向東流;到顧家灣,接山涇後折向東北3在支塘鎮與鹽鐵塘相交,再經白茆閘,過北新閘。匯流面積583平方公里。 [1-2]  [5] 
白茆塘起點常熟市小東門附近一段 白茆塘起點常熟市小東門附近一段
白茆塘古裏鎮一段 白茆塘古裏鎮一段
白茆塘白茆鎮一段 白茆塘白茆鎮一段
白茆塘支塘鎮一段1 白茆塘支塘鎮一段1
白茆塘董浜鎮一段 白茆塘董浜鎮一段
白茆塘白茆節制閘一段 白茆塘白茆節制閘一段
白茆塘在姚家灘(白茆口)匯入長江 白茆塘在姚家灘(白茆口)匯入長江

白茆塘河道特徵

白茆塘大部分河段河底寬度24~35米(一説15米~60米)、河底高程-2.8~0.0米(鎮江吳淞標高,下同),城區段較窄,白茆新閘上下游引河底寬67~75米、底高程-1.5米。 [1]  [9] 

白茆塘水文特徵

白茆塘屬太湖水系,是陽澄澱泖河網內具有行洪、排澇、供水和航運等功能的骨幹河道,實際防洪標準二十年一遇至三十年一遇;設計排澇標準十年一遇、排澇流量68.6立方米每秒、排澇水位4米,積水和排澇面積均為553.87平方千米。 [9] 
河道比降小,水流平緩,遷回盪漾,部分河道無固定流向。由於北瀕長江、南接太潮及境內大小湖蕩的引泄調節,常年正常水位較穩定,來落不超過1米。 [4] 

白茆塘主要支流

沿線有東環河、肖涇、大滃、尤涇、連涇、三涇、鹽鐵塘、橫瀝塘、建新塘等骨幹支河10多條,大大小小支河共計62條。 [1]  其河道與東環河、鹽鐵塘相交,主要支河有環城河、肖涇、白古河、王江滃、大滃、嚴涇、尤涇、三涇、湖漕、裏睦塘、橫瀝塘、南港塘、建新塘、橫塘市河等。 [9] 
鹽鐵塘,為調節人江各河水量的重要河道。相傳是2000多年前西漢吳王劉濞為運輸鹽鐵而開鑿,歷代續有疏浚。河道走向大致與長江並行,西起沙洲楊舍鎮,東抵吳淞江。在常熟境內,福山一段已淤塞。自耿涇以東,河道漸具規模,至趙市鎮附近,穿過海洋涇,流向東南,在梅李、珍門、董浜、支塘諸鎮,分別與常滸河、徐六涇、金涇、白茆塘相交,經窯鎮進人太倉境界。境內河長27.9公里,底寬8~10米。 [3] 
蘇家滃,又名蘇家洪。起於昆承湖東蘇家溺口,向東流,穿張家港,經大瀚村折向北流,在大嘴頭人白茆塘。全長9.1公里,底寬15米,為藕渠、古裏等地的主要引泄、航運河道。 [3] 
支流大滃江在常熟高新區匯入白茆塘 支流大滃江在常熟高新區匯入白茆塘
大滃,又名大洪、大滃江。起於昆承湖東的大瀚口,向東流,過北閘橋,轉向東,北流,過高西村,在鮎魚口入白茆塘。全長10.3公里,底寬25米,為蘆蕩、藕渠、古裏、唐市、白茆等地的主要引泄、航運河道。 [3] 
尤涇,又名尤涇塘。南接張家港,連通七浦塘,向北經唐市鎮至三塘趾,折而向東經石涇附近,又折向北,在白茆鎮人白茆塘。其中三塘趾至石涇段,也稱山涇。石經至白茆鎮段,也稱連涇。尤涇全長11.3公里,底寬一般30~50米,承泄唐市、白茆等地之水,南流匯於七浦塘,北流匯入白茆塘,為唐市一帶的主要航道。 [3] 
山涇,又名三涇。南起山涇村,與七浦塘通連,向北經李市鎮,至顧家灣入白茆塘。全長8.8公里。李市鎮以南底寬6~8米,李市鎮以北底寬10米。山涇南部水流歸七浦塘,北部水流歸白茆塘,為任陽、白茆等地主要引泄、航運河道。 [3] 
支流東環河與白茆塘交匯處 支流東環河與白茆塘交匯處
環城河,呈弧形環抱常熟舊城。起於大東門外的總管廟,接常滸河,連青墩塘,向南穿白茆塘,經橫涇塘,折向西、通元和塘。全長4公里,底寬8~15米,為調節各河道水量和航運的主要河道。 [3] 
東三環河,隨着常熟城區的擴展,21世紀初又闢新河,長9.2公里,起於戈莊附近的張家港航道,向東北穿白茆塘、青墩塘至陳涇口匯常滸河,成為城周放射狀各河調節水量和溝通航運的主要河道。 [11] 

白茆塘流域概況

白茆塘地處平原與低窪圩區,地面高程3.5米~4.8米,以鹽鐵塘為界,以西河段位於陽澄圩區,以東河段為濱江平原。鹽鐵塘以西兩岸地勢相對低窪,圩區主要分佈在三涇以西,分佈有紅旗圩、衞東圩、草蕩圩、蘇白圩、塢丘圩、大蕩圩等,地面高程大多在3.5~4.2米,三涇以東地面高程多在4~5米;鹽鐵塘以東地勢相對較高,地面高程一般在5~6米。 [1]  [9] 
白茆塘橫貫古裏鎮全境。該鎮是著名的江南魚米之鄉,榮獲“中國羽絨服裝名鎮”“中國市場名鎮”“國家衞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五大國家級榮譽稱號。素有“天下常熟,書香古裏”之稱。
古裏鎮流傳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白茆山歌”,反映了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並傳唱至今。瞿氏鐵琴銅劍樓,是享譽海內外的中國清代四大藏書樓之一,位於古裏鎮中心,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所藏珍本、善本書籍十幾萬冊。紅豆山莊是明末柳如是的居住地。世界名企波司登生產的羽絨服已連續9年全國銷量領先,佔據國內防寒服市場的近半壁江山。
白茆塘流過古裏鎮,又人支塘鎮,該鎮為江南名鎮,人才輩出。近代徐兆瑋,清末進士,其虹隱樓藏書2萬餘冊,抄錄校勘書籍甚多,其編纂《重修常昭合志》,參與修浚白茆塘等水利工程。現代核物理學家王淦昌參與研製了原子彈、氫彈,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現代有化工、塑料、印刷、食品等企業數百家。支塘羊肉素享盛名,還有華東最大的食品城。 [9] 

白茆塘治理開發

白茆塘河道治理

白茆塘流域多系低田,十年九荒,歷代治太湖水利者無不重視治理,其中,宋代知府范仲淹,元代吳王張士誠,明代户部尚書夏原吉、巡撫周忱、知府況鍾和巡撫海瑞,清代巡撫林則徐和丁日昌均主持過疏浚。
民國元年(1912年),浚支塘東勝橋至河口段,長約17.24千米,裁彎8處,浚深7尺許,底寬5丈,面寬10丈、10餘丈不等。開浚時,為便航運,而去舊閘,水線雖直,但潮來挾泥沙而來,潮去卻泥沙不去,不久,沿塘干支各河又漸淤塞。民國十二年(1923年),浚支塘以上冬青樹墳段,長約5裏。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採用徵工辦法,開浚白茆西市梢至支塘申新收花處一段,長7.4千米,底寬10米,面寬28米,自普通水位浚深至3米,邊坡比1:3。
1972年10月,常熟、吳縣、崑山三縣先後投入民工41342人,拓浚白茆西市梢至北港塘口段,長17.88千米,底寬35米,底高程-0.7米左右,邊坡比1:2~1:2.5,截彎3處,開挖土方193萬立方米,白茆和支塘市鎮建駁岸1158米。
2002年春,疏浚白茆鎮尤漕至老閘段,長21.5千米。疏浚標準:尤漕至三涇口,長3.9千米,底寬35米,底高程一0.5米;三涇口至南渡橋長9.6千米,底寬29米,底高程一-1.5米;南渡橋至老閘長7.7千米,底寬24米,底高程一2.8米,邊坡比均為1:3.在底高程變化的連接處,有100米漸變段。支塘市鎮段局部適當截彎,並建護岸,河底拓寬至40米~50米。
2002~2006年,人江口河道裁彎取直,自張家巷至龍王廟段河道成一線。設計閘上游段河長2.1千米,標準為底寬67米,底高程-1.5米,邊坡比1:3,兩岸青坎寬5米、高程4.5米,堤頂寬3米、高程5.5米,堤頂建2.5米寬泥結碎石路面。閘下游段河長448米,標準為底寬75米,底高程-1.5米,邊坡比1:3,青坎寬10米、高程5.7米,堤頂寬6米、高程8.7米,邊坡比1:2。閘上游建護岸擋牆6千米,閘下游建框格漿砌塊石護岸。2004年秋,疏浚龍王廟至河口段,長1.37千米。開挖土方拋入長江岸灘。河底寬75米,底高程-1.5米,邊坡比1:3。 [9] 
白茆塘自清同治八年(1869年)疏浚後,40年未浚治,北渡橋以下,成弱流-線,可涉行人。辛亥(1911年)大水,東南圩區遭淹。民國元年(1912年),縣民政長丁祖蔭報省批准疏浚。省派方還主持工程,周秉清任技術官,縣行政公署委陶惟砥為總理,有關市、鄉公所職員為助理員,於民國2年春測量,秋開浚,歷一年工竣。浚支塘東勝橋至河日段,長5176.5丈(17.255公里),裁彎8處,深7尺許,底寬5丈,面寬14丈、10餘丈不等,計土方13.5萬立方米。夫工數90萬以上,所費銀201919.994元,其中省撥盛氏捐款10萬元,省撥3萬元,常熟癸丑年帶徵經費3萬元,地方税項下4萬元及原存白茆守閘經費1919.994元。開浚後,沿塘各鄉均受益。開浚時,為便航運而拆去舊閘,水線雖直,但潮來時挾沙泥同來,潮落時沙泥不去,不久,沿塘千支各河又漸形淤塞。
民國12年,又浚支塘以上冬青樹墳-段,長約5裏。省仍派方還為工程專員,縣成立工程處施工,於2月6日開始築壩.戽水、挖浚,春,工竣。工程費由省補助2萬元,縣水利項下支2.5萬元。
民國21年,支塘至白茆一段淤塞日甚。太湖流域水利委員會派工程師測量,並擬定甲、乙兩種計劃:“甲法為支塘一段裁彎取直,乙法為就老河形疏浚”,省建設廳孫廳長主用甲法,委縣建設局長王伊曾任主任,着手開浚。後由於縣內對甲乙兩種計劃爭持不決,致未實施。民國22年,縣行政會議議決採用乙種方案。經徵工浚河委員會議決採取徵工辦法,開浚白茆西市梢至支塘申新收花處一段。長7.4公里,底寬10米,面寬28米,自普通水位起浚深3米,坡度1:3,計土方13.2萬立方米,用間接費1.1萬元。民國25年,河口建閘,河道淤墊減緩,後不再經常浚治。
建國後,1972年,因白茆塘上游過水斷面均在230平方米以上,而白茆尤漕至東張北港塘段,河面狹窄,水流遷回曲折,最狹處過水斷面僅100平方米,決定拓寬,以暢水流。年初,國家先投資25萬元,用於改建5座橋樑和部分土方工程。秋,經蘇州地區正式批准拓浚工程。
10月中旬,成立白茆塘拓浚工程指揮部,由常熟、吳縣、崑山三縣組成,劉永清任總指揮,董啓豪、曹靖波、姜殿正(崑山縣).薛為璋(吳縣)任副總指揮,三縣民工共41342人。12月2日正式開工,拓浚白茆鎮西市梢至北港塘口段和閘外裁彎3處,長17.88公里。12月底土方工程竣工,河底寬35米,高程-0.7米左右,坡度1:2~1.25,計土方193萬立方米.1973年1月8日,由蘇州地區魯軍、高鳳喈等會同指揮部及各縣團長、工程技術人員驗收,常熟施工段質量為最優。白茆和支塘市鎮段又建駁岸1158米,大寨橋建扇形護坡40米,湖漕塘口建幹砌塊石護坡93米,又新建練涇橋、支塘長橋、白茆大橋、蔣家橋和擴建南、北渡橋及大陽橋,國家共投資123萬元,補助糧食53.5萬公斤。1月16日開壩放水。 [6] 

白茆塘圩堤建設

河道穿越圩區段兩岸都築有圩堤,兩岸共長41.8千米,堤防標準:頂寬1.5米~3米,頂高程4.5米~5.3米,邊坡比1:1.5~2。右岸建有圩口閘7座、排灌站9座,左岸建有圩口閘5座、排灌站10座。 [9] 

白茆塘涵閘工程

白茆塘與東環河交匯處的白茆塘樞紐 白茆塘與東環河交匯處的白茆塘樞紐
白茆塘樞紐工程,位於白茆塘起點小東門下游4.5公里,白茆塘與東環河的交匯處,採用節制閘、泵站合建佈置,節制閘採用雙孔10米鋼閘門,泵站採用3台套豎井貫流泵,總規模為45立方米/秒,配套建設防洪調度中心,批覆概算投資10201.25萬元。該樞紐是常熟城區防洪大包圍體量最大的骨幹防洪建築物。 [10] 
舊白茆閘 舊白茆閘
五代十國的吳越時期在白茆塘人長江口處即建閘控制,歷史上幾易閘址,屢建、屢修、屢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太湖水利委員會勘察規劃,揚子江水利委員會傅汝霖等人實地定址,孫世輔、湯傳新設計,揚子建業公司承建,於1936年建成新閘,5孔,總淨寬37.3米,鋼筋混凝土結構閘柱高大穩重,橫樑雕有云紋,雄偉壯麗。翌年秋,閘遭日軍炮擊,部分構件毀損。淪陷期管理不善,任潮水出沒,上下游衝成深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整修恢復運行。1975年大修,改建成消力池,增建弧形導流牆、魚道。2000年鑑定為四類病閘。 [9] 
新白茆閘 新白茆閘
2002年冬,在老海城處重建白茆閘,新閘外移1.75千米,5孔,中孔12米,4個邊孔8米,總淨寬44米。最大排水流量452立方米每秒,最大引水流量505立方米每秒。老閘區已建成遺址公園,列為常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白茆塘航道航運

白茆塘航道

白茆塘航道,1990年代為7級航道,自白茆口一洙草浜,航道長40.62公里。 [8]  規劃五級,根據《常熟航道網規劃》,未來航道將自古裏鮎魚口至城區段改道,沿大滃接通申張線。 [9] 

白茆塘港口

白茆港,位於市境東北,界太倉,白茆塘過此入江。舊時是本地長江漁船出入停泊之口。港內河寬水深,港口距崇明及蘇北岸口較近,往來常熟的船舶,多趨近通過該港,颱風季節也常有避風船進港。淪陷期間,一度為滬常間客、貨交通港埠。後滬常內河、公路交通恢復,進港船舶減少。民國31年,當地房屋被土匪燒燬十之八九,港口漸趨冷落。建國後,蘇州地區通往蘇北的大米,曾在本港設庫中轉。1960年代以來,南通、崇明、海門等地所需石料大部在此轉運。1974年拓浚港口長4公里,能通過500~1000噸位船隊。1975年縣聯運指揮部在港口設中轉站,出口石料年約20萬噸。港口近年來新興造船、拆船工業,兩岸現有造船廠3家(1家屬太倉縣),拆船廠1家,共有船台24個,能製造1000噸級鋼質船或拆解萬噸級輪船。另有裝卸碼頭、各式起重機械及水位自動測報站。1985年到港船舶11800艘,吞吐物資主要是石料407000噸,樹枝8000噸。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