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花山柰

鎖定
白花山柰(Kaempferia candida Wall.)是姜科山柰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根莖塊狀,根粗。先開花,後出葉;葉片長橢圓形,葉面淡綠色,葉背紫色;葉柄短,頭狀花序,有花,春季直接自根莖發出;苞片紫褐色,花萼管一側開裂;花冠裂片線形,白色,花時平展,唇瓣藍紫色,近圓形,裂片頂端急尖,下垂;藥隔呈魚尾狀,4月開花。
雲南(瀾滄)生於海拔1100米的山地。緬甸、柬埔寨亦有分佈。
該種花美麗,芳香,可供觀賞;亦可供藥用,能治跌打損傷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中文名
白花山柰
拉丁學名
Kaempferia candida Wall.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姜目
姜科
山柰屬
白花山柰
命名者及年代
Wall.,1830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

白花山柰形態特徵

根莖塊狀,根細長,末端膨大。葉未詳。穗狀花序有6-8朵花,先葉開放,無總花梗;苞片橢圓形,長5-7釐米,白色,頂端具美麗的玫瑰紅色;花萼長2.5釐米,3裂;花冠管長為萼的一倍,裂片披針形,長2.5釐米,後方的1枚兜狀,並具小尖頭;側生退化雄蕊直立,倒卵形,白色,基部黃色,長3.5釐米;唇瓣反折,圓楔形,長約4釐米,頂端2裂至1/3處,白色,中央有2條黃色的條紋;花葯隔附屬體2裂。花期5月。

白花山柰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100米的山地。

白花山柰分佈範圍

雲南(瀾滄)緬甸、柬埔寨亦有分佈。

白花山柰繁殖方法

用塊莖繁殖。收穫時選健壯,無病蟲害及未受凍害的沙姜作種,晾乾表皮水汽後,在室內或室外貯藏均可。室內貯藏的方法是:在乾燥處,用幹細沙和姜分層堆藏,堆放時底部先鋪一層沙再分層放種麥,如此層層堆放,堆高100釐米即可;室外貯藏的方法是:在乾燥處挖寬約100釐米,深50釐米,長隨貯種數量而定的坑,先將坑內墊上一層沙再放種姜,一層沙一層種美,這樣依次進行,高約34釐米,上蓋細沙13-17釐米,最後蓋草或塑料薄膜,以防冬春雨雪浸入坑內引起爛種。

白花山柰栽培技術

白花山柰整地

選温暖、陽光充足、土地濕潤,便於排、灌水的地方種植;土壤以疏鬆、肥沃的沙質壤上和壤上為好。將土地深翻整細耙平,開133釐米寬的高畦後,每公頃施堆肥22500幹克左右,油渣、過磷酸鈣各600-750千克於畦面上,施肥後再翻土一次,耙細整平,待打窩栽種。

白花山柰栽種

於4月中旬栽種為最佳,用窩栽或廂上開橫溝栽種均可,但以窩裁為好。將種姜按其自然分叉狀況,分成單丫栽種。在廂上按行窩距27釐米*27釐米挖窩,深16釐米左右,每窩栽種姜3個,按品字形排放,每公頃用種量3000幹克左右,栽後每公頃施人畜糞水30000千克左右於窩中,然後蓋土將廂平整齊,蓋土厚度10釐米左右,否則土蓋薄了,山柰塊莖生長瘦小,鬚根增多,影響產量和質量。 [1] 

白花山柰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