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羽扇賦

鎖定
《白羽扇賦》是唐代大臣張九齡創作的辭賦。這是一篇典型的託物喻志的抒情小賦。前半部分極寫白羽扇出身之低微,效用之平凡;後半部分,作者以漢將韓信在未央宮被殺而自喻,表達對唐玄宗的忠忱。全賦語言哀婉,情志堅貞,託物言志,借物抒情,表現了作者高超敏鋭的藝術功力。
作品名稱
白羽扇賦
作    者
張九齡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辭賦

白羽扇賦作品原文

白羽扇賦
開元二十四年夏,盛暑。奉敕使大將軍高力士賜宰臣白羽扇,某與焉,竊有所感,立獻賦曰:
當時而用,任物所長。彼鴻鵠之弱羽,出江湖之下方,安知煩暑,可致清涼?豈無紈素,彩畫文章?復有修竹,剖析毫芒。提攜密邇,搖動馨香,惟眾珍之在御,何短翮之敢當?而竊思於聖後,且見持於未央。伊昔皋澤之時,亦有云霄之志,苟效用之得所,雖殺身之何忌?肅肅白羽,穆如清風,縱秋氣之移奪,終感恩於篋中。 [1] 

白羽扇賦註釋譯文

白羽扇賦詞句註釋

⑴敕:指皇帝詔書。
⑵)弱羽:禽鳥翅下之羽毛。
⑶紈素:精緻潔白的細組。
⑷毫芒:猶毫末,謂極細。
⑸密邇:密佈緊湊。
⑹翮(hé):羽根,指鳥翅。
⑺而:《文粹》作“與”。
⑻見持:被挾制。未央:漢宮名。此句作者以漢將韓信自喻。
⑼肅肅白羽:出自《詩經·小雅·鴻雁》“肅肅其羽”。肅肅,鳥羽振動聲。
⑽穆如:淳和。 [2] 

白羽扇賦白話譯文

開元ニ十四年夏,盛暑,奉皇帝命今由大將軍高力士賜給宰臣白羽扇。我也在賞賜中,對於此事私下有感,立即獻賦曰:
適時而用,用物所長。那鴻鵠纖細的羽毛,出自江河湖澤之下。不知酷暑,製成羽扇可致清涼。難道沒有潔白細絹,又沒有彩畫綢錦。又用修長之竹,制開解析為細微之毫芒。緊密排列製作為扇,搖動便生馨香。只有那些珍奇異寶才被皇宮收藏,水鳥的羽毛怎敢登大雅之堂。內心對聖明之君感恩戴德,卻被後宮挾持流放。昔日在沼澤為鳥之時,亦有騰飛雲霄之志。如果效勞、任用適得其所,即使殺身又有何妨?白羽肅肅振動,清和之風如皇上之英明。即使秋天到來,奪其所用,被藏在釐中猶感恩不盡。 [2] 

白羽扇賦創作背景

此賦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夏。那時張九齡正因牛仙客事件忤玄宗意,恐玄宗摒斥他,便借玄宗賜白羽扇的機會,獻《白羽扇賦》,以期用哀婉而矢志不移之情,引起玄宗對他的信任。 [2]  [3] 

白羽扇賦作品鑑賞

白羽扇賦整體賞析

這是一篇典型的託物喻志的抒情小賦。此賦巧妙地把自己過去的受重用及今朝受排擠,以及對唐玄宗的忠忱都用羽扇的貼切之喻寫出來,但玄宗昏聵不辨忠奸,最終還是捐棄了張九齡。
賦的前半部極寫白羽扇出身之低微,效用之平凡。以“鴻鵠之弱羽”“江湖之下方”敍寫白羽扇微賤的身世;以“安知煩暑,可致清涼,豈無紈素,彩畫文章”鋪敍其平凡並不出眾的功用;喻示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賦的後半部分,作者以漢將韓信在未央宮被殺而自喻,表達對玄宗的忠忱。復以羽扇自比昔日雖有“雲霄之志”,但效用得所,殺身亦無忌。最後以點睛之筆,表達對玄宗的感恩戴德之情:“縱秋氣之移奪,終感恩於篋中”。
全賦通篇沒有言及作者自己,然而,作者對皇帝盡忠效力之情,被摒斥之悲慨,溢於言表。語言哀婉悽絕,情志至死不移。託物言志,借物抒情,表現了作者高超敏鋭的藝術功力,同時也流露出了對封建皇帝的愚忠思想。 [2] 

白羽扇賦名家點評

中國韻文學會賦學研究會原理事長馬積高賦史》:“傳為班婕妤的《團扇詩》中有‘捐棄篋笥中,思情中道絕’之句以發其被遺棄的怨情。九齡此賦翻其意,言效用得所,固殺身不忘;即被棄捐,尚且感恩。這是封建時代忠臣的很高的思想境界。我們並不讚賞這種建立在個人思遇的基融上的忠心,但作者在這樣狹小的篇幅裏,既寫了扇的本身,又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其善於立言的本領卻是值得學習的。” [3] 

白羽扇賦作者簡介

張九齡(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景龍(唐中宗年號,707—710)初年進士。唐玄宗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是唐朝有名的賢相。開元二十四年(736)為李林甫所譖,罷相。其《感遇詩》以格調剛健著稱。有《曲江集》。 [4]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7-12)全唐文[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2002
  • 2.    魏耕原.歷代小賦觀止[M].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50-352
  • 3.    馬積高.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76-277
  • 4.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