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

鎖定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寫作者對青年友人王倚的熱忱招待以及他的古道熱腸表示盛情讚歎,因詩中有着發自內心的真情而感人至深。全詩語言平易,情感深摯。
作品名稱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盛唐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古詩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作品原文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1
麟角鳳觜世莫識2,煎膠續絃奇自見3
尚看王生抱此懷,在於甫也何由羨。
且遇王生慰疇昔4,素知賤子甘貧賤5
酷見凍餒不足恥6,多病沈年苦無健7
王生怪我顏色惡8,答雲伏枕艱難遍9
瘧癘三秋孰可忍10,寒熱百日相交戰11
頭白眼暗坐有胝12,肉黃皮皺命如線13
惟生哀我未平復14,為我力致美餚膳15
遣人向市賒香粳16,喚婦出房親自饌。
長安冬菹酸且綠17,金城土酥靜如練18
兼求富豪且割鮮19,密沽斗酒諧終宴。
故人情義晚誰似20,令我手腳輕欲漩21
老馬為駒信不虛22,當時得意況深眷23
但使殘年飽吃飯24,只願無事常相見。 [1]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註釋譯文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詞句註釋

  1. 遇:一作“過”。
  2. 麟角鳳觜:喻罕見之物。識:一作“辨”。
  3. 煎膠續絃:《十洲記》:鳳麟洲,在西海中央洲,專生鳳、麟,數百成羣,仙家煮鳳嘴、麟角,作成膠,此膠能連接斷絃和折劍。
  4. 疇昔:往日。
  5. 賤子:杜甫自稱。
  6. 凍餒:飢寒交迫。
  7. 沉年:終年。
  8. 顏色惡:病容枯槁。
  9. 伏枕:卧牀。
  10. 瘧癘:瘧疾。
  11. 寒熱:忽冷忽熱,俗稱打擺子。
  12. 胝:褥瘡。
  13. 命如線:言性命如一線系之,危在旦夕。
  14. 生:指王倚。平復:康復。
  15. 餚膳:飯菜。
  16. 香粳:稻的一種。
  17. 菹:酸菜,醃菜。
  18. 金城:唐縣名,屬京兆府,至德二載,改名興平。土酥:本地產的酥酪。酥,奶酪。
  19. 富豪:一作“畜豕”,即豬。
  20. 義:一作“味”。
  21. 漩:一作“旋”。
  22. 老馬為駒:《詩經·小雅·角弓》:“老馬反為駒,不顧其後。”信:一作“總”。
  23. 深眷:深深眷戀。
  24. 殘年:晚年。 [2]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白話譯文

人世間不知麟角鳳觜的奇異妙用, 把它合煎為膠續絃接金後,才發現其神奇的力效。
還能看見王先生抱有這種煎膠續絃的奇志高懷, 這種高尚的心境,對於我杜甫來説,怎能攀及?
今日此去拜訪王先生,答謝他往日對我的關照,以慰已之夙願, 他一向瞭解我是甘於貧賤的。
慘遇受凍捱餓的我,不以為貧賤是羞恥的事, 長年多病偏偏就是不見好轉,實在令人頭疼。
王先生看見我面部顏色不好感到奇怪,我回答説長期卧病,使我受盡了艱難。
瘧疾病害了一秋,此苦誰人能夠忍受? 百日之中,病體忽冷忽熱,像打仗一樣互相交替。
我現在是頭髮白了,眼睛視物不清,屁股都坐起了老繭,面黃肌瘦,皮膚起皺,生命如絲線一樣細微。
只有王先生同情我身體尚未康復,為我盡力送來美味的飯菜。
派人到集市賒來香粳,呼喚妻子出房,自己進廚房親手為我準備飯菜。
長安冬天的醃菜又酸又綠,金城土產的酥色白如練。
同時又去尋找豪豬宰殺食鮮,以鬥買酒,那親密的勁頭,使宴席始終充滿了和諧友好的氣氛。
人到晚年,誰能像故人這樣地看重情義? 真讓我感動得手腳輕捷地想要旋轉。
老馬可以變成幼駒,此言確實不假,此時的我已得意忘老,何況我蒙受着王先生深深地關懷和照顧。
只是讓我的餘年能夠吃飽飯,只希望無事得與先生常相見。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時杜甫居長安下杜城,生計艱難,又患瘧疾,病後走訪王倚,受到款待,寫詩以致謝忱。 [2]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作品鑑賞

此詩讚嘆王倚對作者的熱忱招待,因詩中表現出發自內心的真情而感人至深。
王倚跟杜甫在此之前並無深交,家境也不富裕,見杜甫來訪,顏色很不好,問知是打了三個來月的擺子,身體很瘦弱,十分同情,便打發人去賒購好米,又叫妻子親自做菜備飯,割鮮沽酒,特產俱呈,竭盡全力,盛情款待,這令深諳“人生冷暖、世態炎涼”的杜甫大為感動,不覺手腳輕旋,沉痾為之頓起。對王倚古道熱腸的盛情讚歎,就是對末世薄俗的鄙薄,懂得了這一點,就不覺詩人對一飯之德未免感激過分、對王生未免稱許過當了。
全詩詩句平易,可知王倚並不是詩流。 [3]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4]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16
  • 2.    韓成武 張志民.杜甫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3-85
  • 3.    陳貽焮.杜甫評傳(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96-197
  • 4.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