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鎖定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為友人趙炎所畫的粉畫山水的題畫詩。此詩通過對一幅山水壁畫的傳神描敍,再現了畫工創造的圖景,再現了觀畫者的心理活動,表現出詩人神與物遊的審美情趣,篇末表達了詩人嚮往出世的願望。詩人把對畫家的讚美、畫的內容和自己看畫的感受,交織在一起,寫得情景交融而又層次分明,視野開闊,氣勢磅礴,表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手法。
作品名稱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作    者
李白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古詩
類    型
題畫詩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作品原文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1
峨眉高出西極天2,羅浮直與南溟連3
名公繹思揮彩筆4,驅山走海置眼前5
滿堂空翠如可掃,赤城霞氣蒼梧煙6
洞庭瀟湘意渺綿7,三江七澤情洄沿8
驚濤洶湧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
征帆不動亦不旋9,飄如隨風落天邊。
心搖目斷興難盡10,幾時可到三山巔11
西峯崢嶸噴流泉,橫石蹙水波潺湲12
東崖合沓蔽輕霧13,深林雜樹空芊綿14
此中冥昧失晝夜15,隱几寂聽無鳴蟬16
長松之下列羽客17,對坐不語南昌仙18
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曆落青雲士19
訟庭無事羅眾賓,杳然如在丹青裏20
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21 [1]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註釋譯文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詞句註釋

  1. 趙炎:李白友人。少府:縣尉之別稱。粉圖:即在粉牆上所繪之圖。
  2. 峨眉:山名。也作峨嵋。在四川峨眉縣西南。有山峯相對如蛾眉,故名。西極:西方極遠之處。屈原離騷》:朝發軔於天津兮,夕餘至乎西極。此句言畫中之山像峨眉山那樣雄偉高峻。
  3. 羅浮:山名。在廣東增城、博羅、河源等縣間。長達二百餘里,峯巒四百餘座,為粵中名山。南溟:即南海。此句言畫中之山如羅浮山那樣橫亙至海。
  4. 名公:指著名的畫家。公,一作“工”。繹思:推究思考。繹,蠶抽絲。此句言畫家作畫時,精心構思。
  5. “驅山”句:這裏用的是擬人手法,把畫山畫水,説成把山驅趕到畫面中,讓海水走入畫面中。走,這裏是使動用法,即使山走。
  6.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縣。蒼梧:山名,即湖南寧遠境內的九疑山。此句言畫中山嶽雲蒸霞蔚,煙霧繚繞。
  7. 洞庭:即洞庭湖。瀟湘:指湖南湘江。緲綿:悠遠隱約。此句言畫中江、湖望去悠遠隱約。
  8. 三江七澤:概指江河湖澤。“洄沿:謂水流上下回旋。逆流而上曰洄,順流而下曰沿。全句意謂畫面中的水流上下回旋。
  9. “征帆”句:言畫面中的舟船停滯不前,好像失去回家的時間。迷,喪失。
  10. 心搖目斷:謂因欣賞畫面而心情激動,因凝神而看不見畫面。
  11. 三山:説中的海上仙山,蓬萊、瀛洲、方丈。
  12. “橫石”句:謂亂石橫卧,流水急促,波浪起伏。蹙,迫促。潺湲,水流聲。
  13. 合沓:重疊。
  14. 芊綿:草木蔓延叢生貌。
  15. 冥昧:本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這裏指陰暗。
  16. 隱几:伏在几案上。
  17. 羽客:指神仙或方士。
  18. 南昌仙:西漢時南昌尉梅福。《水經注》:漢成帝時,九江梅福為南昌尉,後一旦舍妻子去九江,傳雲得仙。這裏藉以美稱畫主人當塗尉趙炎。
  19. 妙年:青春年少。年,一作“齡”。歷落:灑脱不拘。青雲士:本喻指位高名顯的人,這裏稱譽趙炎仕途順暢。
  20. 杳然:昏暗;深遠。
  21. “若待”二句:謂趙炎如果在仕途上功成名遂後再去隱居,那就失去隱逸的意義。武陵桃花,指陶淵明所描繪的桃花源境界。這裏借指隱居之處。 [2]  [3]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白話譯文

畫中之山,如峨眉挺拔於西極之天,如羅浮之山與南海相連。
此畫工真是一位善於推思的能工巧匠,用彩筆驅趕着高山大海置於我的眼前。
滿堂的空靈蒼翠如可掃,赤城的霞氣和蒼梧的嵐煙,彷彿可從畫中飄浮而出。
洞庭瀟湘的美景意境深遠,我之情意隨着三江七澤之水而回返往復。
那洶湧的波濤要流向何處?而江海上孤舟一去而無歸日。
船上的征帆不動亦不旋,好像隨風漂落至天邊。
我心搖目斷,逸興難盡。不知何時此舟才可到海中三仙山?
西峯山勢崢嶸,瀑布噴射,山下巨石橫斜,溪流蜿蜒曲折,水聲潺潺。
東崖岩層疊嶂,雲遮霧障,林深樹密,草木繁盛。
在此深山之中,歲月不知,晝夜難分。我憑几獨坐,靜得連一聲蟬鳴也聽不到。
在長松之下,有仙人數位,對坐不語,南昌仙人梅福也似列坐其中。
趙炎夫子如南昌仙尉,正當妙年華品,為磊落青雲之士。
庭中訟息,政簡無事,與眾賓客在堂中宴坐,杳然如畫中之神仙。
此乃五色圖畫,並不足珍;還是真山真水最好,可以遠離世塵,端居全身。
有朝一日我功成之後,將拂衣而去,而武陵的桃花在含笑等着我。 [3]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天寶十四載(755年)作者遊當塗時。當塗,唐屬江南東道宣州,今為安徽馬鞍山市屬縣。趙炎,即趙四,天寶中為當塗縣尉,與李白過從甚密,李白詩中有《送當塗趙少府赴長蘆》、《寄當塗趙少府炎》等詩,均是贈趙炎之作。 [2]  [3]  [4]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作品鑑賞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整體賞析

李白題畫詩不多,此篇彌足珍貴。此詩通過對一幅山水壁畫的傳神描敍,再現了畫工創造的奇蹟,再現了觀畫者複雜的情感活動。他完全沉入畫的藝術境界中去,感受深切,並通過一枝驚風雨、泣鬼神的詩筆予以抒發,震盪讀者心靈。
從“峨眉高出西極天”到“三江七澤情洄沿”是詩的第一段,從整體着眼,概略地描述出一幅雄偉壯觀、森羅萬象的巨型山水圖,讚歎畫家妙奪天工的本領。這裏的“繹思”或可相當於今日所謂的“藝術聯想”。“搜盡奇峯打草稿”,藝術地再現生活,這就需要“繹思”的本領,揮動如椽巨筆,於是達到“驅山走海置眼前”的效果。這一段,對形象思維是一個絕妙的説明。峨眉的奇高、羅浮的靈秀、赤城的霞氣、蒼梧(九嶷)的雲煙、南溟的浩瀚、瀟湘洞庭的渺綿、三江七澤的紆迴。幾乎把天下山水之精華薈萃於一壁,這是十分壯觀,非常有氣魄的。當然,這決不是一個山水的大雜燴,而是經過匠心經營的山水再造。這似乎也是李白自己山水詩創作的寫照和經驗之談。
這裏詩人用的是“廣角鏡頭”,展示了全幅山水的大的印象。之後,開始搖鏡頭、調整焦距,隨着讀者的眼光朝畫面推進,聚於一點:“驚濤洶湧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征帆不動亦不旋,飄如隨風落天邊。”這一葉“孤舟”,在整個畫面中真是渺小了,但它畢竟是人事啊,因此引起詩人無微不至的關心:在這洶湧的波濤中,它想往哪兒去呢?何時才回去呢?這是無法回答的問題。“征帆”兩句寫畫船極妙。畫中之船本來是“不動亦不旋”的,但詩人感到它的不動不旋,並非因為它是畫船,而是因為它放任自由、聽風浪擺佈的緣故,是能動而不動的。蘇東坡寫畫船是“孤山久與船低昂”(《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從不動見動,令人稱妙;李白此處寫畫船則從不動見能動,別是一種妙處。以下緊接一問:這樣信船放流,可幾時能達到那遙遠的目的地──海上“三山”呢?那孤舟中坐的彷彿成了詩人自己,航行的意圖也就是“五嶽尋仙不辭遠”的意圖。“心搖目斷興難盡”寫出詩人對畫的神往和激動。這時,畫與真,物與我完全溶合為一了。
鏡頭再次推遠,讀者的眼界又開廓起來:“西峯崢嶸噴流泉,橫石蹙水波潺湲,東崖合沓蔽輕霧,深林雜樹空芊綿。”這是對山水圖景具體的描述,展示出畫面的一些主要的細部,從“西峯”到“東崖”,景緻多姿善變。西邊,是參天奇峯夾雜着飛瀑流泉,山下石塊隆起,綠水縈迴,泛着漣漪,景色清峻;東邊則山崖重疊,雲樹蒼茫,氣勢磅礴,由於崖嶂遮蔽天日,顯得比較幽深。“此中冥昧失晝夜,隱几寂聽無鳴蟬。”一蟬不鳴,更顯出空山的寂寥。但詩人感到,“無鳴蟬”並不因為這只是一幅畫的原因;“隱几(憑着几案)寂聽”,多麼出神地寫出山水如真,引人遐想的情狀。這一神來之筆,寫無聲疑有聲,與前“孤舟不動”二句異曲同工。以上是第二段,對畫面作具體描述。
以下由景寫到人,再寫到作者的觀感作結,是詩的末段。“長松之下列羽客,對坐不語南昌仙。”這裏簡直令人連寫畫寫實都不辨了。大約畫中的松樹下默坐着幾個仙人,詩人説,那怕是西漢時成仙的南昌尉梅福吧。然而緊接筆鋒一掉,直指畫主趙炎為“南昌仙人”:“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曆落青雲士。訟庭無事羅眾賓,杳然如在丹青裏。”趙炎為當塗少府(縣尉的別稱,管理一縣的軍事、治安),説他“訟庭無事”,謂其在任政清刑簡,有諛美主人之意,但這不關宏旨。值得注意的倒是,趙炎與畫中人合二而一了。沈德潛批點道:“真景如畫”,這其實又是“畫景如真”所產生的效果。全詩到此止,一直給人似畫非畫、似真非真的感覺。最後,詩人從幻境中清醒過來,重新站到畫外,產生出複雜的思想感情:“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他感到遺憾,這畢竟是畫,在現實中很難有這樣的好去處。但詩人認為有。於是,他想名山尋仙去。而且要趁早,如果等到像魯仲連、張子房那樣功成身退(天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再就桃源歸隱,是太晚了,不免會受到“武陵桃花”的奚落。這幾句話對於李白,實在反常,因為他一向推崇魯仲連一類人物,以功成身退為最高理想。這種自我否定,實在是憤疾之詞。詩作於長安放還之後,安史之亂以前,帶有那一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這樣從畫境聯繫到現實,固然賦予詩歌更深一層的思想內容,同時,這種思想感受的產生,卻又正顯示了這幅山水畫巨大的藝術感染力量,並以優美藝術境界映照出現實的污濁,從而引起人們對理想的追求。
這首題畫詩與作者的山水詩一樣,表現大自然美的宏偉壯闊一面;從動的角度、從遠近不同角度寫來,視野開闊,氣勢磅礴;同時賦山水以詩人個性。其藝術手法對後來詩歌有較大影響。蘇軾的《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等詩,就可以看作是繼承此詩某些手法而有所發展的。 [4]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名家點評

嚴羽評《李太白詩集》:通篇皆賦題目,只此是達胸情。始知作詩貴本色,不貴著色(末四句下)。
謝榛《四溟詩話》:屈原曰:“眾人皆醉我獨醒”,王績曰“服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左思曰“功成不受爵,長揖歸舊廬”,太白曰“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王、李二公,善於翻案。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寫畫似真,亦遂驅山走海,奔輳腕下。“杳然如在丹青裏”,又以真為畫,各有奇趣。康樂之模山範水,從此另開生面。
王闓運《王闓運手批唐詩選》:與杜《崑崙圖》對看,此覺散漫。
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明雋清圖,頓得象外之趣(“此中冥昧”二句下)。 [5]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作者簡介

李白像 李白像 [6]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説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峯。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7]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93
  • 2.    鬱賢皓 編選.李白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98-201
  • 3.    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95-297
  • 4.    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270-272
  • 5.    陳伯海.唐詩匯評(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633-634
  • 6.    李白故里鄧小平親筆題詞  .人民網.2009-10-16[引用日期2014-04-13]
  • 7.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25